木桩 [mù zhuāng]
1. 桩或柱,尤指修篱笆所用的桩或柱。
英[spile;]
木桩 引证解释
⒈ 木头桩子。
引明 唐顺之 《咨总督都御史胡》:“密票令 朱仁 埋木桩於下流浅狭处,以断贼船走海之路。”
阿·吾甫尔 《暴风》:“几个年青小伙子们沿着田埂钉木桩。”
国语词典
木桩 [mù zhuāng]
⒈ 插在地上的短木。
木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伏桩释义:埋设木桩。
- 2.
傍牌释义:⒈盾牌。⒉以喻推托或掩饰的借口。⒊古代兵营周围扎以木桩,以障敌骑,称傍牌。
- 3.
函枋释义:横排的木桩。枋,两柱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穀水》:“晋 元康 二年十一月二十日,改治石巷水门,除竖枋,更为函枋,立作覆枋。”
- 4.
刺刑释义:用一根削尖的木桩立于土中,受刑者坐在尖端上面,让这根长棒从受刑者的肛门插入,从嘴或胸部穿出。
- 5.
吊楼释义:⒈后部用支柱架在水面上的房屋。 也叫吊脚楼。⒉山区的一种木板房或竹房子,下面用木桩做支柱,用梯子上下。
- 6.
干兰释义:亦作“干阑”。亦作“干栏”。我国古代流行于 长江 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一种原始形式的住宅,即用竖立的木桩构成底架,建成高出地面的一种房屋。今西南某些地区还继续使用。
- 7.
志桩释义:刻上尺度的木桩。 用以测量水位之高低。《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五月十四日》:“江 汉 水势俱盛大,以 皇华馆 誌桩量之,江 水已长三丈矣。”
- 8.
悬棺释义: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属崖葬中的一种。在悬崖上凿数孔钉以木桩,将棺木置其上;或将棺木一头置于崖穴中,另一头架于绝壁所钉木桩上。人在崖下可见棺木,故名。悬棺葬工程艰险,耗资大,主要在贵族中盛行。
- 9.
打桩释义:把木桩、石桩等砸进地里,使建筑物基础坚固。
- 10.
揭橥释义:标志。 揭:本作楬(jié),小木桩。橥(zhū):木签。
- 11.
摇动释义:⒈(-∥-)摇东西使它动:摇得动。摇不动。用力摇动木桩。⒉摇摆:柳枝在水面上摇动。⒊动摇:人心摇动。信念从未摇动。
- 12.
星桩释义:密布的木桩。《续资治通鉴·宋度宗咸淳八年》:“时 元 军增守益密,水路连锁数十里,列撒星桩,虽鱼虾不得度。”
- 13.
暗桩释义:植立于水中而不露出水面的木桩。
- 14.
木头橛子释义:短木桩。喻指僵化死板。
- 15.
木岸释义:编排木桩,填以土石的堤防。
- 16.
木杙释义:木桩。
- 17.
木标释义:作标志的木桩。
- 18.
木橛释义:短木桩。
- 19.
杙地释义:钉木桩于地。
- 20.
架槽释义:农村简易水利设施。 用竹木桩作架,上设板槽引水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