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字学 字学的意思
xué

字学

简体字学
繁体字學
拼音zì xué
注音ㄗˋ ㄒㄩㄝ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ì,(1)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汉字。字符。字母。字典。字句。字里行(háng )间。字斟句酌。(2)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组词】:草字。篆字。颜字。柳字。欧字。赵字。(3) 书法的作品。【组词】:字画。字幅。(4) 字的音。【组词】:字正腔圆。(5) 人的别名,亦称“表字”,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字号”。(6) 合同,契约。【组词】:字据。(7) 旧时称女子出嫁。【组词】:待字闺中。(8) 生子,乳,爱。【例句】:字乳(生育)。字孕(怀孕)。

xué,(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组词】: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例句】: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3) 掌握的知识。【例句】: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组词】:学说。哲学。数学。小学(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基本含义

字学是指对汉字的研究和学习。

字学的意思

字学 [zì xué]

1. 小学,文字学。

3. 关于书法的学问。

字学 引证解释

⒈ 小学,文字学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文字》:“故《説文》至今为字学之宗。”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 段成式 ﹞牧 庐陵 日,常游山寺。读一碑文,不识其间两字……客有以此两字遍諮字学之众,实无有识者。”
元 陆友 《研北杂志》卷下:“晋 宋 人书法妙絶,未必尽晓字学……又 韩择木 八分以擅名,谓之不识字,是也。”

⒉ 关于书法的学问。

唐 王建 《赠太虚卢道士》诗:“书卖八分通字学,丹烧九转定人年。”
《宣和书谱·王邃》:“大抵字学之玅, 晋 人得之为多,而 王 氏之学尤盛焉。”


国语词典

字学 [zì xué]

⒈ 文字学或文字学理。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二·文字》:「故说文至今为字学之宗。」
元·陆友《研北杂志·卷下》:「丹阳葛鲁卿论书云:『晋宋人书法妙绝,未必尽晓字学。』」


字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湾子释义:犹一带。《西游记》第八四回:“正行时,忽见那隅头拐角上一湾子人家,人家门首掛着个灯笼儿。”康濯《我的两家房东》:“他们这一湾子的青年们……一谈起识字学习什么的,就都希望着买个字典。”
    • 2.
      书学释义:⒈犹典籍。⒉学习书法和字学;学习书法和字学的学校。⒊关于汉字书法的理论。
    • 3.
      初文释义:文字学上称同一个字的初期写法,多是独体字。与“后起字”相对而言。
    • 4.
      删正释义:修改使正确。 宋 林逋《诗匠》诗:“诗流有匠手,万象片心通……《唐律》如删正,斯人合立功。”《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初,帝以字学伪舛,欲删正之。”
    • 5.
      印章学释义:考古学的一个部门。收集整理古代印章,考释印文,研究印章形制的变革。除与古文字学、篆刻学密切相关外,对研究古代文书制度、官制和地名的变迁,以及鉴别历史文件的真伪,都有一定的帮助。
    • 6.
      右文说释义:文字学上一种从声符求字义的学说。形声字大都声旁在右。
    • 7.
      后起字释义:文字学上指同一个字的后起写法。与“初文”对言。如“趾”和“暮”是“止”和“莫”的后起字。
    • 8.
      大徐释义:指 北宋 文字学家 徐铉。
    • 9.
      字学释义:⒈小学,文字学。 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文字》:“故《説文》至今为字学之宗。”南唐 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 段成式 ﹞牧 庐陵 日,常游山寺。读一碑文,不识其间两字……客有以此两字遍諮字学之众,实无有识者。”元 陆友《研北杂志》卷下:“晋 宋 人书法妙絶,未必尽晓字学……又 韩择木 八分以擅名,谓之不识字,是也。”⒉关于书法的学问。唐 王建《赠太虚卢道士》诗:“书卖八分通字学,丹烧九转定人年。”《宣和书谱·王邃》:“大抵字学之玅,晋 人得之为多,而 王 氏之学尤盛焉。”
    • 10.
      字素释义:术语,是由语音学里的“音位”类推到文字学的。
    • 11.
      着称释义:⒈著名,出名。《后汉书·窦武传》:“武 少以经行著称,常教授於大泽中,不交时事,名显 关 西。”《新唐书·王璠传》:“仪宇峻整,著称于时。”清 俞樾《茶香室续钞·麻沙》:“然则 宋 时麻沙版之著称,特以其多耳,非为精美也。”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一节:“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⒉犹命名。给予名称。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颍水》:“秦始皇 十七年灭 韩,以其地为 潁川郡,盖因水以著称者也。”刘师培《文说》:“且文苑之英,字学多疏,率尔操觚,缘饰附
    • 12.
      许慎释义:(约58—约147)东汉文字学家。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曾任太尉南阁祭酒等职。著有《说文解字》,分析字形,说明字义和读音,为中国第一部成系统的字书,为后世研究文字、编辑字典的重要依据。
    • 13.
      语文学释义:偏重从文献和书面语的角度研究语言文字的学科。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校勘学等。广义的语言学也包括语文学。
    • 14.
      说文解字释义: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典。 东汉许慎著。十四卷,并有叙目一卷。首创部首排检法,分列540个部首,收录9 353个篆字,重(chóng)文(异体字)1 163字,对每个字的字形、字义作了分析解释,有的字还以读若的办法注了读音。是研究中国文字学的重要著作。
    • 15.
      资禀释义:⒈天资,禀赋。宋 苏辙《除尚书右丞诸公免书》:“某家世寒陋,资禀冥烦。”《水浒传》第六一回:“有出人英武,凌云志气,资禀聪明。”《清史稿·选举志二》:“拟仿照同文馆例,於 上海 添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选近郡年十四岁以下资禀颖悟、根器端静之文童,聘西人教习。”⒉规定发给的粮米。《新唐书·裴胄传》:“初,李兼 尝罢 南昌 卒千餘人,收资稟为月进,胄 白罢之。”《旧唐书》作“资粮”。
    • 16.
      逸字释义:⒈指草书字。《宣和画谱·刘正夫》:“正夫 喜书学,多作行法……晚年间作逸字,独藏于家。”⒉谓散逸的诗文。宋 晁补之《胡戢秀才效欧阳公集古作琬琰堂》诗:“詔畀千金访遗逸,遗文逸字往往出。”⒊指脱字。胡朴安《中国文字学史》第三编:“经典相承之字,偏旁所从,及注义及序例中之字,而不见于部中者,学者谓之逸字。”
    • 17.
      郭沫若释义:(1892—1978)中国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开贞,四川乐山人。1914年去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1918年开始写诗,1921年出版诗集《女神》,表现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创造新世界的时代精神,并与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研究,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并创作爱国主义的历史剧《屈原》。1949年后著有历史剧《蔡文姬》等和多部诗集,主编《中国
    • 18.
      鄦学释义:指文字学。东汉 许慎 著有《说文解字》,故称。郑文焯《鹤道人论词书》:“余治经小学及 墨 家言二十餘年,考 鄦 学则著有《説文引羣説故》二十七卷,《六书转注旧艺》四卷,自谓发前人所未发。”参见“许学”。

字学(zixu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字学是什么意思 字学读音 怎么读 字学,拼音是zì xué,字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字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