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 [qīng yī]
1. 黑色的衣服。
例青衣小帽。
英[ black cloth; ]
2. 汉以后卑贱者衣青衣,故称婢仆、差役等人为青衣。
英[ maid; ]
3. 指评剧角色之一。扮演庄重的中年或青年妇女,因穿青衫而得名。
英[ the demure middle-aged or young female character type in Chinese operas; ]
青衣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帝王、后妃的春服。
引《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子居青阳……驾仓龙,载青旂,衣青衣,服仓王。”
郑玄 注:“皆所以顺时气也。”
《隋书·礼仪志七》:“﹝皇后﹞青衣,青罗为之,制与鞠衣同。”
⒉ 青色或黑色的衣服。 汉 以后,多为地位低下者所穿。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 辛道度 ﹞游学至 雍州城 四五里,比见一大宅,有青衣女子在门。
引度 诣门下求飧。”
《梁书·侯景传》:“后 景 果乘白马,兵皆青衣。”
唐 刘禹锡 《和乐天诮失婢榜者》:“新知正相乐,从此脱青衣。”
《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 李元 ﹞正观玩间,忽见一青衣小童,进前作揖。”
⒊ 指穿青衣或黑衣的人。(1)指侍女、宫女。
引三国 魏 曹操 《与太尉杨彪书》:“有心青衣二人,长奉左右。”
《北史·后妃传序》:“青衣、女酒、女饗、女食、奚官女奴视五品。”
(2)婢女;侍童。 汉 蔡邕 《青衣赋》:“噭噭青衣,我思远逝,尔思来追。”
南朝 梁 费旭 《和肃记室〈春日有所思〉》:“芳树发春暉, 蔡子 望青衣。”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许汉阳》:“汉阳 束带上岸投謁,未行三数步,青衣延入内厅,揖坐云:‘女郎等易服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神女》:“遥见小车来,二青衣夹随之。”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红粉能诗者多,青衣能诗者最少。”
(3)指乐工。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封台》:“八角鼓乃青衣数辈,或弄絃索,或歌唱打諢,最足解颐。”
《红楼梦》第十三回:“两班青衣按时奏乐。”
(4)指役吏,差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齐天大圣》:“神取方版,命笔,不知何词,使青衣执之而去。”
⒋ 指儒生。
引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三:“李抱玉 主课青衣,胄名奏授祭酒。”
⒌ 明 清 时生员名目之一。
引《明史·选举志一》:“先以六等试诸生优劣,谓之岁考……一二等皆给赏,三等如常,四等挞责,五等则廩、增递降一等,附生降为青衣,六等黜革。”
《清史稿·选举志一》:“﹝考列﹞五等,廩停作缺。原停廩者降增,增降附,附降青衣,青衣发社,原发社者黜为民。”
⒍ 指青衣旦。传统戏曲脚色行当。主要扮演性格刚烈、举止端庄的青年或中年女性。表演上着重唱功。因所扮人物大都穿青素褶子而得名。如《祭江》里的 孙尚香,《三击掌》里的 王宝钏,《宇宙锋》里的 赵艳容 便是。
引老舍 《四世同堂》二四:“她能唱青衣,但拿手的是花旦。”
⒎ 指 青衣神。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山不甚高,绵延有九山头,故又名 九顶,旧名 青衣山。详“青衣神”。
引青衣,蚕丛氏 之神也。”
⒏ 霉菌的一种。
引章炳麟 《五无论》:“微菌溼生,则有青衣白醱之属,欲去之者,惟得起洁浄心。不得起损害心,斯岂尽人能然者?”
国语词典
青衣 [qīng yī]
⒈ 青色的衣服。多为古代低阶文官或卑贱者所穿的衣服。
⒉ 便服。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换了一身青衣,教一个丫鬟随了。」
例如:「青衣小帽」。
⒊ 春服。
引《礼记·月令》:「载青旗,衣青衣,服仓玉。」
⒋ 婢女。
引《三国演义》第八回:「少顷,二青衣引貂蝉艳妆而出。」
《红楼梦》第六八回:「只得遣人去贾府传旺儿来对词。青衣不敢擅入,只命人带信。」
⒌ 国剧中的脚色。大都穿著黑色衣服,故称为「青衣」。多是扮演贞静端庄的贤淑女子,表情稳重,偏重唱工。
青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庭释义:⒈古代庙堂前阶下正中部分。为朝会或授爵行礼时臣下站立之处。《管子·中匡》:“管仲 反入,倍屏而立,公不与言;少进中庭,公不与言。”《礼记·檀弓上》:“孔子 哭 子路 於中庭。”陈澔 集说:“哭於中庭,於中庭南面而哭也。不於阼阶下者,别於兄弟之丧也。”阼阶、堂前东阶。⒉厅堂正中;厅堂之中。《汉书·朱买臣传》:“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謁。”唐 李商隐《齐宫词》:“永寿 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復印中庭。”《宣和遗事》前集:“红袖调筝於屋侧,青衣演舞於中庭。”⒊庭院;庭院之中。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
- 2.
乌帽释义:⒈黑帽。唐时贵族戴乌纱帽,后来上下通用。乌纱帽后来成为闲居的常服。简称乌纱。⒉忠烈青衣乌帽。--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 3.
假嗓释义:⒈亦称“ 假嗓子 ”。⒉非自然的嗓音,发音时,与真嗓相比喉孔缩小,部位抬高,气流变细。京剧中青衣、花旦、小生等角色常用之。 巴金 《家》二九:“因为在他们的公馆里也有人常常叫了卖唱的瞎子进来,用他的假嗓唱这一类的小调。” 张天翼 《路》:“‘不许嚷!嚷就开枪!’ 昌大爷 把假嗓子都叫出来了。”
- 4.
列拜释义:依次叩拜。唐 韩愈 《乳母墓铭》:“时节庆贺,輒率妇孙列拜进寿。”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许汉阳》:“青衣引上阁一层,又有青衣六七人,见 汉阳 列拜。”
- 5.
前引释义:在前头引导。晋 陶潜《搜神后记》卷二:“前后骑从数十人,别有青衣二人执节前引,呵殿而至。”《宋书·礼志五》:“案天文毕昴之中谓之天街,故车驾以罼罕前引。”《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押赴市曹处斩。但见犯由前引,棍棒后随,前街后巷,这番过后几时回?”
- 6.
合散释义:⒈聚合消散;聚集分离。《文选·贾谊<鵩鸟赋>》:“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李善 注引《鹖冠子》:“同合消散,孰识其时。”汉 焦赣《易林·解之咸》:“登几上车,驾駟南游。合散从横,燕 秦 以强。”宋 沉括《梦溪笔谈·象数二》:“故因其合散分为数段,每段以一色名之,欲以别算位而已。”⒉统一与分裂。宋 叶适《<龙川集>序》:“同甫 既修皇帝王霸之学,上下二千餘年,考其合散,发其祕藏。”⒊配制药散。《南史·宋纪上·武帝》:“﹝帝﹞见童子数人皆青衣,於榛中擣药。问其故,答曰:‘我王为 刘寄奴 所射,合散傅之。’”
- 7.
坐科释义:在科班学戏:他幼年坐科学艺,习青衣。
- 8.
坤旦释义:旧时称演青衣、花旦等旦行脚色的女演员。
- 9.
大渡河释义:岷江 支流。古名 渽水,一名 沫水。在 四川 西南部。上游为 大金川,南流至 甘孜藏族自治州 丹巴,会 小金川,称 大渡河。至 乐山县 会 青衣江,入 岷江。全长九百馀公里。1863年(同治 二年)5月 石达开 所率太平军在 大渡河 紫打地(安顺场)失败。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强渡 安顺场 渡口和夺取 大渡河 铁索桥。
- 10.
宿齿释义:年高;年高之人。 《晋书·武陔传》:“陔 以宿齿旧臣,名位隆重。”《隋书·苏威传》:“房公威 器怀温裕,识量弘雅,早居端揆,备悉国章,先皇旧臣,朝之宿齿。”王闿运《严通政庶母任氏寿颂序》:“家推宿齿,礼絶青衣。”
- 11.
小嗓释义:京剧、昆曲等戏曲中花旦、青衣、小生演唱时的嗓音。
- 12.
小嗓儿释义:京剧、昆曲等戏曲中小生、花旦、青衣演唱时的嗓音。
- 13.
尚小云释义:(1902-1976)京剧演员。名德泉,字绮霞,河北南宫人。幼入北京三乐科班学艺。初习武生,后改青衣。功底深厚,兼演刀马旦戏。唱腔以刚劲见长,世称“尚派”。代表作有《二进宫》、《梁红玉》、《昭君出塞》等。1937年创办荣春社科班。曾任陕西省京剧院院长。
- 14.
应奉释义:⒈侍奉。唐 范摅《云溪友议》卷三:“荆宝 有小青衣曰 玉簫,年才十岁,常令祗候,侍於 韦兄,玉簫 亦勤於应奉。”《敦煌曲子词·内家娇》:“除非却应奉君王,时人未可趋颜。”⒉指供给。宋 苏辙《乞裁损待高丽事件札子》:“然自其始通及今屡至,其实何益於事?徒使 淮 浙 千里,劳於供亿,京师百司,疲於应奉。”⒊宋 代专为宫廷进奉财赋的官署应奉局的省称。宋 吴坰《五总志》:“王黼宣和 初入居宰路……乃復开边隙,置应奉,以持禄固位。”《宋史·食货志上一》:“政和 以来,创为应奉,始废湖为田。”
- 15.
微辄释义:微辄祭奠十八岁年少轻衁,猫之物语,靡惘清杀,青衣不锈,流年未卜。
- 16.
思咎释义:反省过失。《旧唐书·太宗纪下》:“﹝ 贞观 十五年六月﹞己酉,有星孛于太微,犯郎位。丙辰,停封 泰山,避正殿以思咎,命尚食减膳。”《宋史·苏轼传》:“﹝ 神宗 ﹞手扎移 軾 汝州,有曰:‘苏軾 黜居思咎,閲岁滋深,人材实难,不忍终弃。’”明 沉德符《野获编·礼部·仕宦谴归服饰》:“比来闻朝士得谴斥削者,皆小帽青衣。虽曰贬损思咎之意,恐未妥。”
- 17.
愧荷释义:犹感荷。谓受惠承情而感愧不安。唐 裴铏《传奇·孙恪》:“﹝女﹞指青衣谓 恪 曰:‘少有所须,但告此辈。’恪 愧荷而已。”宋 苏轼《答孙志康书》:“故因循至今,遂辱专使,手书累幅,愧荷深矣。”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龙君执爵而向客曰:‘寡人所怜女,未有良匹,愿累先生,先生倘有意乎?’生离席愧荷,唯唯而已。”
- 18.
捣药释义:⒈舂捣药材。 《南史·宋纪上·武帝》:“﹝武帝﹞明日復至洲,里闻有杵臼声,往覘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於榛中擣药。”南唐李煜《病中书事》诗:“月照静居唯擣药,门扃幽院只来禽。”⒉古代传说月中有白兔捣药。⒊鸟名。
- 19.
擣药释义:⒈舂捣药材。 《南史·宋纪上·武帝》:“﹝ 武帝 ﹞明日復至洲,里闻有杵臼声,往覘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於榛中擣药。”南唐 李煜《病中书事》诗:“月照静居唯擣药,门扃幽院只来禽。”⒉古代传说月中有白兔捣药。晋 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擣药。”唐 李白《朗月行》:“白兔擣药成,问言与谁餐?”⒊鸟名。
- 20.
旦角释义:旦2,有时特指青衣、花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