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宿昔 宿昔的意思

宿昔

简体宿昔
繁体
拼音sù xī
注音ㄙㄨˋ ㄒ一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宿

sù xiǔ xiù,(1) 住,过夜,夜里睡觉。【组词】:住宿。留宿。露宿。宿舍(shè)。宿营。(2) 年老的,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例句】:宿将(经验丰富的老将)。宿儒。名宿。(3) 平素,素有的。【组词】:宿愿。宿志。宿疾。宿敌。宿心。(4) 隔夜的,隔年的。【例句】:宿雨(昨夜的雨)。宿根。宿草。(5) 姓。 ◎ 夜。【组词】:一宿。两宿。 ◎ 星座。【组词】:星宿。

xī,(1) 以前,从前。【组词】:昔者。昔人。往昔。今昔对比。(2) 同“夕”,夜。

基本含义

很久以前的时光

宿昔的意思

宿昔 [sù xī]

1. 从前;往常。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唐·张九龄《照镜见白发》

[ in the past; ]

2. 指很短的时间。

宿昔而死。

[ in a short period; ]

3. 一向;向来。

[ usually; ]

宿昔 引证解释

⒈ 从前;往日。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惧不能寧,惟所与共为治者,君宜知之。”
唐 张九龄 《照镜见白发》诗:“宿昔青云志,蹉跎白髮年。”
清 曹寅 《春日过顾赤方先生寓居》诗:“即此相逢犹宿昔,频来常带杖头钱。”

⒉ 经久;经常。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於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於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
汉 王充 《论衡·感虚》:“师旷 能鼓《清角》,必有所受,非能质性生出之也。其初受学之时,宿昔习弄,非直一再奏也。”

⒊ 犹年老。

《文选·谢朓<和王主簿季哲怨情>诗》:“徒使春带赊,坐惜红颜变。平生一顾重,宿昔千金贱。”
李周翰 注:“宿昔谓衰老时也。”

⒋ 夜晚;夜里。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文选·阮籍<咏怀>之四》:“携手等欢爱,宿昔同衣裳。”
李善 注引《广雅》:“宿,夜也。”
吕向 注:“昔,夜也。”
宋 孔平仲 《续世说·企羡》:“梁 何思澄 终日造謁,每宿昔,作名纸一束,晓,便命驾,朝贤无不悉狎。”

⒌ 犹旦夕。比喻短时间之内。

《韩非子·奸劫弑臣》:“卓齿 之用 齐 也,擢 湣王 之筋,悬之庙梁,宿昔而死。”
三国 魏 曹丕 《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诗:“与君结新婚,宿昔当别离。”
宋 司马光 《招子骏尧夫》诗:“离羣纔宿昔,跂佇心已痗。”
清 钱谦益 《后饮酒》诗之三:“驱车出 春明,办严不宿昔。”


国语词典

宿昔 [sù xī]

⒈ 往日。

《汉书·卷五四·苏建传》:「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⒉ 夜晚。

《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⒊ 时常、经久。

汉·王充《论衡·感虚》:「其初受学之时,宿昔习弄,非直一再奏也。」

⒋ 比喻时间不是很长。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一》:「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端。」


宿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丝发释义:⒈如丝之发。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三》:“宿昔不梳头,丝髮被两肩。”⒉犹丝毫。形容细微。《后汉书·南匈奴传》:“往者虽有和亲之名,终无丝髮之効。”《魏书·律历志上》:“臣年垂七十,日就衰頽,恐一朝先犬马,竟无丝髮之益。”宋 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尝自谓於圣人之道,有丝髮之见焉。”明 唐顺之《送邑令李龙罔擢户部主事序》:“丝髮无耗於国,而百万有益於民者,凡四五条。”⒊指细微事物。《晋书·庾羲传》:“臣受恩奕世,思尽丝髮。”宋 范仲淹《奏上时务书》:“以进药石为虚言,以陈丝髮为供职。”清 唐
    • 2.
      反覆释义:⒈亦作“反復”。 重复再三;翻来覆去。《易·乾》:“终日乾乾,反復道也。”朱熹 本义:“反復,重復践行之意。”《孟子·万章下》:“君有大过则諫,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后汉书·陈蕃传》:“言及反覆,诚辞恳切。”殷夫《放脚时代的足印》诗:“春给我一瓣嫩绿的叶,我反复地寻求着诗意。”⒉变化无常。《诗·小雅·小明》:“岂不怀归,畏此反覆。”朱熹 集传:“反覆,倾侧无常之意也。”汉 桓宽《盐铁论·和亲》:“反復无信,百约百叛。”宋 苏轼《罢徐州往南京寄子由》诗之四:“岁月如宿昔,人事几反覆。”明 王琼《双溪杂记
    • 3.
      夙昔释义:也作宿昔。从前;昔时。
    • 4.
      容鬓释义:容颜鬓发。 唐 杜甫《早花》诗:“直苦风尘暗,谁忧容鬢催。”唐 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诗:“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鬢改。”唐 李益《盐州过胡儿饮马泉》诗:“莫遣行人照容鬢,恐惊憔悴入新年。”
    • 5.
      尘轨释义:尘世的轨辙。 犹言世途。南朝 宋 王僧达《答颜延年》诗:“君子耸高驾,尘轨实为林。”南朝 梁 任昉《答何徵君》诗:“宿昔仰高山,超然絶尘轨。”唐 宋之问《自洪府舟行直书其事》诗:“贵身贱外物,抗跡远尘轨。”
    • 6.
      屈体释义:⒈谓降低身分。汉 桓宽《盐铁论·褒贤》:“万乘之主,莫不屈体卑辞重币请交,此所谓天下名士也。”宋 苏轼《张文定公墓志铭》:“自将相公卿宿贵之人,皆争屈体以收礼后辈。”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宿当不妨,但少牀榻;不嫌屈体,便可藉藁。”⒉犹屈膝。指屈服、投降。《北齐书·颜之推传》:“嗟将相之骨鯁,皆屈体於犬羊。”唐 李白《赠新平少年》诗:“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金瓶梅词话》第四九回:“请巡按屈体求荣。”⒊弯曲身躯。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於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
    • 7.
      属昔释义:犹宿昔,以前。
    • 8.
      灵明释义:⒈指太阳的御者 羲和。汉 焦赣《易林·噬嗑之鼎》:“三足孤乌,灵明为御。”⒉神灵,神明。唐 韩愈《祭湘君夫人文》:“伏以祠宇毁顿,凭附之质,丹青之饰,暗昧不圭,不称灵明。”⒊明洁无杂念的思想境界。南朝 梁 江淹《效阮公诗》之四:“宿昔秉心誓,灵明将见期。”宋 苏辙《劝子瞻修无生法》诗:“除却灵明一一空,年来丹灶漫施功。”明 屠隆《綵毫记·仙翁指教》:“须要外示放旷,内宝灵明,必能返轡上清,逍遥碧落。”⒋通灵明敏。明 王守仁《<大学>问》:“何谓心?身之灵明,主宰之谓也。”明 张居正《答西夏直指耿楚侗书
    • 9.
      絶甘分少释义:拒绝甘美的食物,与众人分享少量的东西。谓自己不图享受,待人优厚。《汉书·司马迁传》:“以爲 李陵 與士大夫絶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颜师古 注:“自絶旨甘,而與衆人分之,共同其多少也。”唐 王维《与工部李侍郎书》:“宿昔貴公子常下交布衣,盡禮髦士,絶甘分少,致醴以飯,汲汲于當世之士,常如不及。”清 钱谦益《李长蘅墓志》:“長蘅 事母,色養甚備,敬其長兄,撫其弟妹若姪,絶甘分少,皆人所難能者。”亦作“絶少分甘”。《孝经援神契》:“母之於子也,鞠養殷勤,推燥居濕,絶少分甘。”宋均 注:“少則自
    • 10.
      识视释义:辨认。 晋 干宝《搜神记》卷一:“因伏伺,见鳧,举罗张之,但得一双舄。使尚书识视,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穀水》:“开阳门 始成,未有名。宿昔有一柱来在楼上。琅琊 开阳县 上言,县南城门一柱飞去。光武皇帝 使来识视,良是,遂坚缚之,刻记年月日以名焉。”
    • 11.
      青云志释义:喻指远大的志向。唐 张九龄《照镜见白发》诗:“宿昔青云志,蹉跎白髮年。”五代 李中《秋夕书事寄友人》诗:“未遂青云志,那堪素髮侵。”

宿昔(sux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宿昔是什么意思 宿昔读音 怎么读 宿昔,拼音是sù xī,宿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宿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