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虑 [zhì lǜ]
1. 精神;思想。
3. 指志愿。
志虑 引证解释
⒈ 精神;思想。
引《周礼·考工记·弓人》:“凡为弓,各因其君之躬志虑血气。”
郑玄 注:“又随其人之情性。”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侍中、侍郎 郭攸之、费禕、董允 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宋 叶适 《陈叔向墓志铭》:“君既与 魏益之 游,每恨志虑昏而无所明,记忆烦而不足赖。”
⒉ 指志愿。
引明 陈子龙 《郡斋春日》诗:“物候感迁化,志虑空蹉跎。”
志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夐异释义:远不同于一般;大不相同。 宋 张淏《云谷杂记》卷三:“太宗 天资超絶,识见夐异,非 秦 汉 以下帝王所可及。”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释道·道家两府》:“其官称本与朝士夐异,而侍宸视待制亦正四品而已。”清 魏源《复何竹芗同年论会计书》:“志虑远大,夐异乎俗史之所为。”
- 2.
德意释义:布施恩德的心意。 《周礼·秋官·掌交》:“道王之德意志虑,使咸知王之好恶。”宋 岳飞《奏招曹成不服乞进兵札子》:“比年羣盗竞作,朝廷务广德意,多命招安。”宋 陈亮《义乌县减酒额记》:“是固所以宣天子之德意,而入民之骨髓也。”《清史稿·礼志九》:“降者膝行诣坛下,俛首乞命,经略宣上德意,量加赏賚。”欧阳予倩《李秀成》第三幕:“这件袍赐给你,你要体朕的德意。”
- 3.
志治释义:谓志虑清晰。
- 4.
志虑忠纯释义:志虑:志向和心思。 志向和心思都忠诚纯洁。
- 5.
精思释义:⒈精力和思虑。《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虽竭精思,欲开忠信,辅人主之治,则人主必有按剑相眄之跡,是使布衣不得为枯木朽株之资也。”宋 曾巩《拟辞免修五朝国史状》:“此臣所以穷日夜,惫精思,不敢忘须臾,志在於斯文。”明 方孝孺《悯知赋哀叶廷振》:“疲精思於编简兮,驰志虑於遗文。”⒉精心思考。汉 王充《论衡·超奇》:“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后汉书·张衡传》:“衡 乃拟 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諫。精思傅会,十年乃成。”《新唐书·虞世南传》:“﹝ 虞世南 ﹞与兄 世基 同受学於 吴 顾野王 餘
- 6.
经济特科释义:清 末戊戌变法失败后特设的一种科举考试科目。由内外大臣荐举通晓时务者,以策论试时事。《清史稿·选举志四》:“庚子,京师搆乱,乘舆播迁。两宫怵於时局阽危,亟思破格求才,以资治理。二十七年,皇太后詔举经济特科,命各部、院堂官及各省督、抚、学政保荐,有志虑忠纯、规模閎远、学问淹通、洞达 中 外时务者,悉心延揽。”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八篇:“南亭亭长 为 李宝嘉,字 伯元 ……尝被荐应经济特科,不赴,时以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