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正本 正本的意思
zhèngběn

正本

简体正本
繁体
拼音zhèng běn
注音ㄓㄥˋ ㄅㄣ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běn,(1) 草木的根。【例句】: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例句】: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 草的茎,树的干。【组词】:草本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组词】:本部。本体。(5) 原来。【组词】:本来。本领。(6) 自己这方面的。【组词】: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

基本含义

指正确的本源或根本。

正本的意思

正本 [zhèng běn]

1. 备有副本的图书,别于副本的称正本。

[ original(of a document); ]

2. 文书或文件的正式的一份。

[ reserved copy(of a library book); ]

3. 从根本上进行整顿。

[ rectify; put in order; ]

4. 够本儿。

[ make enough money to cover the cost; break even; ]

正本 引证解释

⒈ 端正其本源、根本。

《淮南子·主术训》:“不正本而反自然,则人主逾劳,人臣逾逸。”
《汉书·董仲舒传》:“元者辞之所谓大也,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
《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方纔説的是男人粧女人败坏风俗的,如今説个女人粧男、节孝兼全的来正本。”

⒉ 谓书籍的正本。别于副本而言。

《唐六典·秘书监》“皆率其属而修其职” 唐 李林甫 注:“凡四部之书,必立三本,曰正、副本、贮本,以供进内及赐人。”
宋 郭若虚 《图书见闻志》卷一:“点检供御图书,选三馆正本书万卷,实之祕监以进御。”

⒊ 作为正式依据的文书或文件。

⒋ 犹言偿本,够本。本,谓本钱。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一折:“这一交直是哏,亏折了难正本。”
《前汉书平话》卷上:“我王何忧,虽折军五万,须要正本。”

⒌ 谓正题。

李文元 《婚事》:“莲妞 一看娘要开正本了,忽然挺直了身子,霎时间脸上烘烘起来。”


国语词典

正本 [zhèng běn]

⒈ 根究本源。

《淮南子·主术》:「不正本而反自然,则人主逾劳,人臣逾逸。」
《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

⒉ 书籍或文件的原本,相对于副本而言。

《魏书·卷六二·李彪传》:「正本蕴之麟阁,副贰藏之名山。」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叙国朝求访》:「选三馆正本书万卷。」

复本 副本

⒊ 还本、够本。

《董西厢·卷一》:「傥或明日见他时分,把可憎的媚脸儿饱看了一顿,便做受了这恓惶也正本。」


正本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原来释义:⒈开始的时候;从前:现在的日子比原来好多了。⒉属性词。起初的;没有经过改变的:按原来的计划执行。他还住在原来的地方。⒊表示发现真实情况:原来是你。我说夜里怎么这么冷,原来是下雪了。
    • 2.
      本来释义:⒈属性词。原有的:本来面貌。本来的颜色。⒉原先;先前:他本来身体很瘦弱,现在很结实了。我本来不知道,到了这里才听说有这么回事。⒊表示理所当然:本来就该这样办。
    • 3.
      原本释义:⒈底本;原稿(区别于传抄本)。⒉初刻本(区别于重刻本)。⒊翻译所根据的原书。⒋原来;本来:他原本是学医的,后来改行搞戏剧。

正本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副本释义:⒈著作原稿以外的誊录本:《永乐大典》副本。⒉藏书中一种书有数本,一本为正本,其余的为副本。⒊文件正本以外的其他本:照会的副本。
    • 2.
      复本释义:收藏的同一种书刊不止一部或文件不止一份时,第一部或第一份以外的称为复本。

正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元释义:⒈事物的开始。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玉英》:“谓一元者,大始也。”《汉书·董仲舒传》:“《春秋》谓一元之意,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元者辞之所谓大也。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⒉汉《三统历》法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年为一元。《汉书·律历志上》:“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与一元终。经岁四千五百六十,灾岁五十七。”⒊宋 邵雍 把世界从开始到消灭的一个周期叫做一元。一元有十二会,一会有三十运,一运有十二世,一世有三十年,故一元共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年。见所著《皇极经世·观物篇一》。《朱子语类》卷二四:“到得一元尽时,天地
    • 2.
      三本释义:⒈三个根本。 礼的三本。指天地、先祖、君师。⒉三个根本。治国之三本。指德、功、能。⒊古时内府藏书,图籍各备正本、副本、贮本,合称三本。⒋三个本源。
    • 3.
      中台释义:⒈内台。古代天子会诸侯时,为诸侯所设的台。分内外台,内台比外台尊贵。⒉即尚书省。⒊旧时演戏,例由次要演员先演开场戏,而后才由主要演员演出正本戏,称为中台。⒋星名。⒌汉代以来,以三台当三公之位,中台比司徒或司空,后遂成为司徒或司空的代称。
    • 4.
      乖牾释义:同“乖迕”。明 周圣楷《张居正本传》:“礼官所裁宗藩条例,多刻意抑损,且乖牾不可训。”《清史稿·刑法志一》:“维时各部院则例陆续成书,苟与刑律相涉,馆员俱一一釐正,故鲜乖牾。”
    • 5.
      借书留真释义:指借别人的书,抄写后留下正本,把抄本还给别人。
    • 6.
      副本释义:⒈著作原稿以外的誊录本:《永乐大典》副本。⒉藏书中一种书有数本,一本为正本,其余的为副本。⒊文件正本以外的其他本:照会的副本。
    • 7.
      名以正体释义:用名称来正本体。
    • 8.
      对同释义:旧时公文用语。谓校对及纠正讹误,使副本与正本文字相同。
    • 9.
      尝汤戏释义:清 习俗,筵宴中要献过汤才开始演戏。 “尝汤戏”指正本以外先演的短戏。
    • 10.
      正本清源释义: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晋书·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
    • 11.
      正本澄源释义:犹正本清源。
    • 12.
      正状释义:指原告状子的正本。
    • 13.
      正籍释义:⒈文籍的正本。与“副籍”相对。⒉指赋税。
    • 14.
      澄源正本释义:犹正本清源。
    • 15.
      端本澄源释义:犹正本清源。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 16.
      箴警释义:规谏警戒。 宋 阮阅《诗话总龟后集·达理》:“时其言有躰而无用,故为是诗以箴警之,庶其闻之而有发也。”《明史·李贤传》:“景泰 二年二月上正本十策,曰勤圣学,顾箴警,戒嗜慾,絶玩好,慎举措,崇节俭,畏天变,勉贵近,振士风,结民心。”
    • 17.
      缩印版释义:缩印版一般是原著书本较厚大,不便于携带而推广的一种。一般来说缩印版是指印刷的纸张和字体按比例变小,从而把正本书缩小印刷而成的新刊物。和原著的排版、内容基本一致。
    • 18.
      附见释义:谓见于正本的附录或正传的附传。

正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元释义:⒈事物的开始。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玉英》:“谓一元者,大始也。”《汉书·董仲舒传》:“《春秋》谓一元之意,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元者辞之所谓大也。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⒉汉《三统历》法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年为一元。《汉书·律历志上》:“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与一元终。经岁四千五百六十,灾岁五十七。”⒊宋 邵雍 把世界从开始到消灭的一个周期叫做一元。一元有十二会,一会有三十运,一运有十二世,一世有三十年,故一元共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年。见所著《皇极经世·观物篇一》。《朱子语类》卷二四:“到得一元尽时,天地
    • 2.
      三本释义:⒈三个根本。 礼的三本。指天地、先祖、君师。⒉三个根本。治国之三本。指德、功、能。⒊古时内府藏书,图籍各备正本、副本、贮本,合称三本。⒋三个本源。
    • 3.
      中台释义:⒈内台。古代天子会诸侯时,为诸侯所设的台。分内外台,内台比外台尊贵。⒉即尚书省。⒊旧时演戏,例由次要演员先演开场戏,而后才由主要演员演出正本戏,称为中台。⒋星名。⒌汉代以来,以三台当三公之位,中台比司徒或司空,后遂成为司徒或司空的代称。
    • 4.
      乖牾释义:同“乖迕”。明 周圣楷《张居正本传》:“礼官所裁宗藩条例,多刻意抑损,且乖牾不可训。”《清史稿·刑法志一》:“维时各部院则例陆续成书,苟与刑律相涉,馆员俱一一釐正,故鲜乖牾。”
    • 5.
      借书留真释义:指借别人的书,抄写后留下正本,把抄本还给别人。
    • 6.
      副本释义:⒈著作原稿以外的誊录本:《永乐大典》副本。⒉藏书中一种书有数本,一本为正本,其余的为副本。⒊文件正本以外的其他本:照会的副本。
    • 7.
      名以正体释义:用名称来正本体。
    • 8.
      对同释义:旧时公文用语。谓校对及纠正讹误,使副本与正本文字相同。
    • 9.
      尝汤戏释义:清 习俗,筵宴中要献过汤才开始演戏。 “尝汤戏”指正本以外先演的短戏。
    • 10.
      正本清源释义: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晋书·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
    • 11.
      正本澄源释义:犹正本清源。
    • 12.
      正状释义:指原告状子的正本。
    • 13.
      正籍释义:⒈文籍的正本。与“副籍”相对。⒉指赋税。
    • 14.
      澄源正本释义:犹正本清源。
    • 15.
      端本澄源释义:犹正本清源。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 16.
      箴警释义:规谏警戒。 宋 阮阅《诗话总龟后集·达理》:“时其言有躰而无用,故为是诗以箴警之,庶其闻之而有发也。”《明史·李贤传》:“景泰 二年二月上正本十策,曰勤圣学,顾箴警,戒嗜慾,絶玩好,慎举措,崇节俭,畏天变,勉贵近,振士风,结民心。”
    • 17.
      缩印版释义:缩印版一般是原著书本较厚大,不便于携带而推广的一种。一般来说缩印版是指印刷的纸张和字体按比例变小,从而把正本书缩小印刷而成的新刊物。和原著的排版、内容基本一致。
    • 18.
      附见释义:谓见于正本的附录或正传的附传。

正本造句

1.我们必须在思想上正本清源,才能去除一些不正确的价值判断。

2.国内任何保障性住房都得正本清源。

3.正本清源的反义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4.如果要完全消弭工程绑标的弊端,就必须正本清源地从制度面下手才行。

5.我们必须正本清源,把颠倒了的理论是非重新颠倒过来。

6.公司内部弊病丛生,他虽想要正本清源地加以改革,却无法克服来自各方面的许多阻挠。

7.人人养成守法观念,才是正本清源,维护社会治安的好方法。

8.正本清源的工作是艰巨复杂的,必须下大力气抓好。

9.正本清源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10.正本清源的近义词是端本正源、正本澄源。

11.正本店买的,都可以教你怎么开店!送全套教程,装修素材。

12.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正本清源,把全班的思想统一起来。

13.对于目前的流窜贩问题工商局应正本清源地予以解决。

14.绿色建筑需要正本清源。

15.想要助他步上正途,唯有断绝他跟不良朋友的往来,才是正本清源的好方法。

16.如今社会风气败坏,想要移风易俗,唯有正本清源,从心灵改革着手。

17.正本清源、修身守德乃治本之策。

正本(zhengb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正本是什么意思 正本读音 怎么读 正本,拼音是zhèng běn,正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正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