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宗 [tái zōng]
1. 指佛教的天台宗。
台宗 引证解释
⒈ 指佛教的天台宗。
引《聊斋志异·蒋太史》:“﹝ 蒋太史 ﹞为人篤嗜内典,一意台宗,虽早登禁林,尝有出世之想。”
台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千实相释义:诸法实相的意思。 三千是天台宗称一切诸法之语,亦是很多的意思。
- 2.
三惑释义:⒈指酒、色、财三种惑人之物。⒉佛教天台宗所说的三种妄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
- 3.
三点释义:⒈旧时以更计时,一夜五更,每更分三点。⒉指古印度婆罗谜字体表示i-的字母。原写作不纵不横的三个点,后在吐火罗语中作三个“c”字形,故称“三点”。佛教借此三点不纵不横的三角关系,以喻教义。一般指《涅槃经》所说的“三德”: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天台宗亦因以指空、假、中。
- 4.
三科拣境释义:天台宗的独特观行方法。即天台宗于圆顿止观十境中的第一阴入界境,拣出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三科之境以明观境。
- 5.
三观释义: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另:佛教语,天台宗的基本教义之一。谓从事物缘起中观悟空、假、中三谛。
- 6.
东土九祖释义:佛教天台宗在 中国 承传的九位祖师。对西天二十四祖而言。九祖为: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惠威、玄朗、湛然。参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一节。
- 7.
中边释义:⒈《四十二章经》:“佛所言説,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佛家因以“中边”指中观与边见(包括空、假等)。天台宗认为,“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见 隋 智顗《摩诃止观》卷五。宋 陆游《累日倦甚不能觞客睡起戏作》诗:“晚知古佛中边语,正合 蒙庄《内外篇》。”明 丁鹤年《逃禅室述怀十六韵》:“谈玄分上下,味道悉中边。”⒉内外,表里。宋 苏轼《东坡诗话·评韩柳诗》:“所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若中边皆枯澹,亦何足道。”冰心《往事二》八:“父亲说:‘和人群大陆隔绝,是怎样的一种牺牲,这情绪
- 8.
五时释义:⒈谓春、夏、季夏、秋、冬五个时令。 泛指一年四季。《吕氏春秋·任地》:“五时见生而树生,见死而穫死。”高诱 注:“五时,五行生杀之时也。”陈奇猷 校释:“五时者,春、夏、秋、冬、季夏也。本书《十二纪》,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而於《季夏》之末别出中央土一节,是以木、火、金、水、土五行配属春、夏、秋、冬四季,即所谓五时也。”《隋书·王劭传》:“伏愿远遵先圣,於五时取五木以变火,用功甚少,救益方大。”⒉佛教语。天台宗谓佛陀从成道至涅槃所说之法,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即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和法华涅
- 9.
八圆释义:佛学常见词汇,天台宗谓圆教之法有教、理、智、断、行、位、因、果等八种圆融。
- 10.
八宗释义:⒈佛教用语。 指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个在中国弘传的佛教宗派。⒉在日本弘传的俱舍宗、成实宗、律宗、三论宗、华严宗、天台宗、真言宗八个宗派。
- 11.
兼但对带释义:天台宗用语。
- 12.
削剔释义:删除。 清 龚自珍《<阐告子>附记》:“予年二十七,著此篇。越十五年,年四十二矣,始读 天台宗 书,喜少作之闇合乎道,乃削剔芜蔓存之。”
- 13.
十乘观法释义:天台宗为进修初住所实际熏修的十种观行法门。
- 14.
华严释义:⒈《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简称。有三种译本。⒉佛教语。天台宗所说“五时”教之一。指释迦牟尼成道之初在菩提树下所说的大乘无上法门。因其高深,解悟者少。⒊指华严宗所说的大乘境界。
- 15.
台宗释义:指佛教的天台宗。
- 16.
台家释义:⒈指天台宗。清 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四:“《楞严》翻译在 武后 时,千年以来皆被台家拉去作一心三观。”⒉犹官家。指皇帝。《宋书·竟陵王诞传》:“既出,诞 主衣 庄庆、画师 王强 语 饶:‘汝今年败,汝姊误汝。官云小人辈敢持臺家逼我。’”宋 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今臺家詔敕用黄,故私家避不敢用。”⒊旧指国家或政府。《南史·陈伯之传》:“臺家府库空竭,无復器仗,三仓无米。”宋 范成大《围田叹》诗之四:“臺家水利有科条,膏润千年废一朝。”
- 17.
台教释义:指天台宗。
- 18.
圆教释义:佛教 天台宗、华严宗 等自谓贯通诸经,调和各宗,不偏不倚,圆满无缺,因称圆教。
- 19.
天台四教释义:指天台宗之判教。
- 20.
妙法院释义:本天台宗门迹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