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绩 [shū jì]
1. 特出的政绩、功绩。
殊绩 引证解释
⒈ 特出的政绩、功绩。
引《晋书·良吏传·王宏》:“﹝ 宏 ﹞为 汲郡 太守……在郡有殊绩。”
《宋书·南郡王义宣传》:“师护 虽无殊绩,洁己节用,通怀期物,不恣羣下。”
唐 白居易 《除李逊京兆尹制》:“赏其殊绩,擢在大藩。”
殊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分器释义:⒈古代天子把宗庙所藏的宝器分与诸侯和宗室为世守之物,谓之“分器”。亦指分得的宝器等。《左传·定公九年》“得宝玉大弓”晋 杜预 注:“弓玉,国之分器,得之足以为荣,失之足以为辱。”《明史·周定王橚传》:“诸宗皆没,府中分器宝藏尽沦於巨浸。”⒉指才能,才具。《北史·赵煚赵芬等传论》:“二 赵 明习故事,当世咸推,及居端右,无闻殊绩。故知人之分器,各有量限,大小云异,不可相踰。”
- 2.
劳课释义:对官吏劳绩的考核。《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八年》:“衢州 无他虞,齐总 无殊绩,忽此超奬,深骇羣情,若 总 必有可録,愿明书劳课,然后超资改官,以解众疑。”
- 3.
端右释义:指宰辅重臣。亦特指尚书令。晋 葛洪《抱朴子·汉过》:“当涂端右阉官之徒,操弄神器,秉国之钧,废正兴邪,残仁害义。”《周书·赵善传》:“虽位居端右,而逾自谦退。”《隋书·赵煚赵芬等传论》:“二 赵 明习故事,当世所推;及居端右,无闻殊绩。”《资治通鉴·晋简文帝成安二年》:“元相之重,储傅之尊,端右事繁,京牧任大。”胡三省 注:“端右,尚书令也。”
- 4.
通怀释义:谓互相交流情意,抒发胸怀。《宋书·南郡王义宣传》:“师护 虽无殊绩,洁己节用,通怀期物,不恣羣下。”《资治通鉴·唐高宗武德元年》:“今日以前,咸共刷荡,使至以后,彼此通怀。”清 梅曾亮《闲园诗》序:“下不能径达其情於上,上不能明示其意,惟郡守之职当其枢,可以通怀虑微,抒德导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