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马调 马调的意思
diào

马调

简体马调
繁体馬調
拼音mǎ diào
注音ㄇㄚˇ ㄉㄧ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ǎ,(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组词】: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2) 大。【组词】:马蜂。马勺。(3) 姓。

diào tiáo zhōu, ◎ 朝,早晨。【例句】:《广韵·平尤》:“调,朝也。”

基本含义

指人们以马为媒介,通过调动马的力量来完成某项任务。比喻利用外力或借助他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马调的意思

马调 [mǎ diào]

1. 即马吊。

3. 指清代同治年间马如飞所创的苏州弹词唱腔。当时苏州弹词以俞(俞秀山)调和马(马如飞)调最为流行。马擅长演唱《珍珠塔》,爽利清劲,率直如说白,编写弹词开篇很多,影响颇大。

马调 引证解释

⒈ 即马吊。参见“马吊”。

清 蒲松龄 《日用俗字·赌博》:“后来又兴打马调,官宦塌胯满堂朝。”

⒉ 指 清 代 同治 年间 马如飞 所创的苏州弹词唱腔。当时苏州弹词以俞( 俞秀山 )调和马( 马如飞 )调最为流行。 马 擅长演唱《珍珠塔》,爽利清劲,率直如说白,编写弹词开篇很多,影响颇大。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他们从小学唱那小调,本来就是七字句的有韵之文;并且那小调之中,有一种 马如飞 撰的叫做‘马调’,词句之中,很有些雅驯的。”
清 葛元煦 《沪游杂记·青楼二十六则》:“‘马调’惟唱书用此, 同治 初 马如飞 所创调,无餘韵,仿佛説白。”


国语词典

马调 [mǎ diào]

⒈ 一种苏州弹词唱腔流派。为清同治年间马如飞所创。其腔调质朴、爽利,韵味深长,可大段叙事,一气呵成,而叠句式的唱腔亦为其特色之一。对后来弹词唱腔的发展影响很大,不少流派的唱腔即从其衍变而成。


马调(mad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马调是什么意思 马调读音 怎么读 马调,拼音是mǎ diào,马调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马调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