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海舶 海舶的意思
hǎi

海舶

简体海舶
繁体
拼音hǎi bó
注音ㄏㄞˇ ㄅㄛ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ǎi,(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组词】: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2) 用于湖泊名称。【组词】:青海。中南海。(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组词】: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组词】:人山人海。火海。(5) 漫无目标地。【组词】:海骂。海找。(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组词】:海棠。(7) 特指中国上海。【组词】:海派。(8) 姓。

bó, ◎ 航海的大船。【例句】:船舶(对船的通称)。巨舶。海舶。舶来品(指外国输入的货物)。

基本含义

海上的船只,也指远航的船只。

海舶的意思

海舶 [hǎi bó]

1. 海船。特指外国船。

海舶 引证解释

⒈ 海船。

《梁书·王僧孺传》:“﹝ 南海郡 ﹞海舶每岁数至。”
唐 白居易 《送客春游岭南二十韵》:“牙檣连海舶,铜鼓赛江神。”
《清史稿·食货志一》:“以及创铁路,改邮传,设电局,通海舶。”

⒉ 特指外国船。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海舶,外国船也。每岁至 广州、安邑,师子国 船最大。”
陈毅 《广东》诗:“海舶百年来祸患,謫人歷代富篇章。”


海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倭国释义:我国古代对 日本 的称呼。 《后汉书·孝安帝纪》:“永初 元年……冬十月,倭国 遣使奉献。”《旧唐书·东夷传》:“倭国 者,古 倭奴国 也。去京师一万四千里,在 新罗 东南大海中。”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海舟》:“倭国 海舶,两傍列櫓手栏板抵水,人在其中运力。”
    • 2.
      南海舶释义:古代称航行至我国口岸进行贸易的外国商船为“南海舶”。
    • 3.
      大翁释义:对海船上舵手的尊称。明 陶宗仪《辍耕录·长年》:“吾乡称舟人之老者曰长老……《古今诗话》谓 川峡 以篙手为三老,乃推一船之最尊者言之耳。因思海舶中以司柁曰大翁,是亦长老、三老之意。”
    • 4.
      引目释义:⒈古时获准销售的货物凭单。开列有品种、份量等。《元典章新集·户部·盐法》:“诸衙门并行铺之家,卖讫官盐,限五日赴所属州司县缴纳引目。”《明史·食货志四》:“商人鬻毕,即以原给引目赴所在官司缴之。”《续文献通考·征榷三》:“引目有新旧之混淆,商灶有奸良之杂沓。”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 北宋 ﹞海舶出发前必须到市舶司登记,领取公据或公凭、引目。”⒉举目。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二:“恂如 悄声,还引目四顾,生怕有人偷听了去。”
    • 5.
      抽买释义:宋 代对海舶输入商货,禁榷品由官府全部收买,非禁榷品除抽分一部分外,又收购商货的十分之三至十分之六,称抽买。明 初对国外贡舶免税,但收购附搭商货十分之六。清 代对外来市舶概行征税,无抽买规定。
    • 6.
      捕逐释义:追捕。 唐 元稹《唐庆万年县令》:“是以前代惟京令得与御史丞分进道路,以其捕逐之急也。”清 马建忠《巴黎复友人书》:“论海疆事宜……有巡海封口,追还海舶、捕逐海盗以及禁贩黑奴之款。”
    • 7.
      注辇释义:古国名。故地在今 印度 科罗曼德耳 海岸。宋 大中祥符 八年曾遣使来 中国 通好。自十一世纪前期至十五世纪前期,同 中国 保持悠久的友好关系。宋 欧阳修《答圣俞白鹦鹉杂言》诗:“海中洲岛穷人迹,来市 广州 纔八国。其间 注輦 来最稀,此鸟何年随海舶?”参阅《宋史·外国传五·注辇》。
    • 8.
      海舶释义:⒈海船。《梁书·王僧孺传》:“﹝ 南海郡 ﹞海舶每岁数至。”唐 白居易《送客春游岭南二十韵》:“牙檣连海舶,铜鼓赛江神。”《清史稿·食货志一》:“以及创铁路,改邮传,设电局,通海舶。”⒉特指外国船。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四》:“海舶,外国船也。每岁至 广州、安邑,师子国 船最大。”陈毅《广东》诗:“海舶百年来祸患,謫人歷代富篇章。”
    • 9.
      纲首释义:负责纲运之商人首脑。宋 朱彧《萍州可谈》卷二:“甲令: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餘人,以巨商为纲首、副纲首、杂事。”金 元好问《续夷坚志·张童入冥》:“寺有一僧 吕 姓者,年未四十,仪表殊伟,曾上州作纲首。”《元典章·户部八·市舶》:“於上先行开写贩去物货,各各名件觔重若干,仰纲首某人亲行填写。”
    • 10.
      罗刹石释义:⒈江中险石名。 在钱塘江中。据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载:秦望山附近有大石崔嵬,横接江涛,商船海舶经此,多为风浪所倾,因呼为“罗刹石”。⒉江中险石名。在今安徽贵池附近长江中。
    • 11.
      舶趠风释义:指梅雨结束夏季开始之际强盛的季候风。宋 苏轼《舶趠风》诗序:“吴中 梅雨既过,颯然清风弥旬;岁岁如此,湖人谓之舶趠风。是时海舶初回,云此风自海上与舶俱至云尔。”清 赵翼《纪事》诗:“今年六月舶趠风,十日不断声大啸。”
    • 12.
      藻思释义:做文章的才思。晋 陆机《文赋》:“或藻思綺合,清丽千眠。”唐 钱起《和万年成少府寓直》:“赤县新秋夜,文人藻思催。”清 刘大櫆《<海舶三集>序》:“翩然而藻思翔,蔚然而鸿章著。”
    • 13.
      贩易释义:贩卖;交易。 《新唐书·食货志五》:“每司九人,补於吏部,所主纔五万钱以下,市肆贩易,月纳息钱四千,岁满受官。”《宋史·食货志下八》:“凡海舶欲至 福建、两 浙 贩易者,广南 舶司给防船兵仗,如诣诸国法。”清 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其 甘肃省 嘉峪关 设监督一员,专司内地往 準回 贩易之税。”

海舶(haib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海舶是什么意思 海舶读音 怎么读 海舶,拼音是hǎi bó,海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海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