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 [xìn líng jūn]
1. 其封地在信陵的一国公子。信陵,魏地名,故城在今河南省宁陵县西北。
例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汉·贾谊《过秦论》
英[the son of a high official whose feoff is in XinLing;]
信陵君 引证解释
⒈ 战国 魏安厘王 异母弟,名 无忌,封 信陵君。礼贤下士,有食客三千人。 大梁 夷门 监者 侯嬴 老而贤明, 信陵君 ‘从车骑,虚左,自迎’ 侯生,至家,奉为座上客。 魏安厘王 二十年, 秦 围 赵 邯郸,赵 求救于 魏,信陵君 用 侯嬴 计,使 如姬 窃得兵符,击杀将军 晋鄙,夺得兵权,救 赵 却 秦。后留 赵 十年,归 魏,率五国之兵大破 秦 军,直至 函谷关。终因谗毁,为 魏王 所忌,乃谢病不朝。见《史记·魏公子列传》。
引郭沫若 《<虎符>后话》:“汉高祖 是崇拜 信陵君 的, 信陵君 假使有后,他照理会加以封赠。”
亦省称“信陵”。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屡获 信陵 虚左之德,又无 侯生 可述之美。”
唐 王昌龄 《答武陵田太守》诗:“曾为 大梁 客,不负 信陵 恩。”
国语词典
信陵君 [xìn líng jūn]
⒈ 战国魏无忌的称号。参见「魏无忌」条。
信陵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交释义:地位高的人与地位低的人交往。《易·繫辞下》:“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管子·大匡》:“贵人子处华、下交、好饮食,行此三者有罪无赦。”《史记·魏公子列传赞》:“然 信陵君 之接巖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清 陈梦雷《绝交书》:“老年兄以桑梓鉅望,道貌冲和,折节下交,每以远大相许。”
- 2.
人虾释义:相传 明 朝灭亡后,有一遗老宣称要为亡 明 殉节,但又不肯自杀。于是自称效法 信陵君,嗜酒狎妓。谁知长久不死,人却变得驼背弯腰。被人取笑为“人虾”。见 清 袁枚《新齐谐》卷六。后用以嘲讽没有骨气而又自欺欺人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六回:“但可惜他不曾变做人虾;如果也变了人虾,就没有这段公案了。”
- 3.
信陵释义:见“信陵君”。
- 4.
受教释义:接受教诲。《战国策·魏策四》:“信陵君 曰:‘无忌 谨受教。’”南朝 梁 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况 昉 受教君子,将二十年。”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平原君 豁然而寤,起再拜受教。”郭沫若《断断集·答马伯乐教授》:“这是我虔诚地期待着受教的一个问题。”
- 5.
四公子释义:⒈指战国时齐孟尝君、赵平原君、楚春申君、魏信陵君。 ⒉指唐周曾、王玢、姚憺、韦清。⒊指明末清初方以智、冒襄、陈贞慧、侯方域。
- 6.
四豪释义:指 战国 时 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 四人。
- 7.
屠门释义:⒈肉市。 《南史·何胤传》:“至於晨鳧夜鲤,不能不取备屠门。”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怨怒》:“昔 侯嬴 邀 信陵君 车骑过屠门,而 信陵 为之执绥,此岂辱公子耶?”清 阎尔梅《歌风台》诗:“重过屠门颁铁卷,亲呼酒媪赐金钱。”清 鲁一同《卖耕牛》诗:“原头草尽不得食,牵牛蹢躅屠门来。”廖仲恺《留诀内子》诗:“我身虽去灵明在,胜似屠门握杀刀。”⒉复姓。汉 有 屠门少,见《汉书·王莽传下》。
- 8.
平原君释义:⒈战国 赵武灵王 子,惠文王 弟,名 胜,封于 平原,故号 平原君。相 惠文王 及 孝成王。秦 围 邯郸,危急,用 毛遂 计,与 楚 定纵约,又求救于 魏 信陵君,使 赵 转危为安。喜宾客,食客多至数千人,太史公 称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唐 高适《邯郸少年行》:“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常如云;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 平原君。”⒉泛指尚义重士的在位者。明 边贡《赠尚子》诗:“浩歌翩然却归去,眼底谁是 平原君?”
- 9.
春申君释义:战国 楚 人 黄歇(?--公元前238年)的封号。 考烈王 元年出为相,封为 春申君,赐 淮北 地十二县;后改封于 江 东。曾救 赵 却 秦,攻灭 鲁国。相 楚 二十五年,有食客三千。与 齐 孟尝君、赵 平原君、魏 信陵君 齐名,史称 战国 四君子。考烈王 死,为 李园 所杀。《韩非子·奸劫弑臣》:“楚庄王 之弟 春申君 有爱妾曰 余。”《史记·春申君列传》:“考烈王 元年,以 黄歇 为相,封为 春申君。”
- 10.
春陵释义:春申君 和 信陵君 的并称。
- 11.
牵惹释义:⒈犹缠绵。前蜀 尹鹗《临江仙》词:“昔年於此伴萧娘,相偎佇立,牵惹叙衷肠。”⒉招引;牵动。宋 王寀《蝶恋花·梨花》词:“翠袖年年寒食泪,为伊牵惹愁无际。”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柳丝长咫尺情牵惹,水声幽彷彿人呜咽。”清 陈维崧《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词:“今古事,堪悲诧;身世恨,从牵惹。”⒊牵扯,牵连。《朱子语类》卷十六:“当如此做,又被那如彼底心牵惹,这便是不实,便都做不成。”茅盾《子夜》十:“可不是么,竹斋,他们就在 陇 海 线上分个雌雄也算了罢,何必又牵惹到共党遍地的 湖南省 呢?”
- 12.
相国寺释义:历史上著名的寺院。在河南开封市内。原为战国信陵君故宅。北齐时建,名大建国寺,后毁。唐睿宗(相王)重建,改名大相国寺。习称相国寺。清乾隆时(1766)重建。现有牌楼、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相国霜钟”为开封八景之一。
- 13.
袖椎释义:亦作“袖鎚”。袖中暗藏铁椎。魏安禧王 二十年,秦 围 赵,魏 使 晋鄙 领兵救 赵,鄙 按兵不动。魏 公子 信陵君 以计盗兵符,用 夷门 隐士 侯生 策,使“朱亥 袖四十斤铁椎,椎杀 晋鄙”,夺其军,进击 秦 兵,解 邯郸 之围。事见《史记·魏公子列传》。后遂用为典故。唐 李白《博平郑太守见访却之武陵立马赠别》诗:“仍要鼓刀者,乃是袖鎚人。”明 刘基《结袜子》诗:“袖椎夺兵符,救 赵 蜚英声。”
- 14.
蹐跼释义:局促;拘束。南朝 梁 刘潜《为安成王让江州表》:“六轡沃若,不策玄黄之马;九成轮奂,无求拥肿之材。何则,蹐跼之路已穷,梁栋之用斯闕。”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阿稚》:“自愧山野不文,颇形蹐跼。”郭沫若《虎符》第三幕:“如姬 愈平淡自若,信陵君 仍蹐跼无言。”
- 15.
边旁释义:⒈靠近边界的地方。《尔雅·释诂下》“疆、界、边、卫、圉,垂也”晋 郭璞 注:“疆埸、竟界、边旁、营卫、守圉,皆在外垂也。”⒉犹旁边。《敦煌变文集·董永变文》:“董仲 长年到七岁,街头由喜(游戏)道边旁。”清 杨潮观《信陵君义葬金钗》:“幸喜得扬兵西上,奈怕强 秦 似虎狼,仍袖手在边旁。”沙汀《催粮》:“那个等在边旁的 刘老三 忽然烦躁起来。”一本作“旁边”。⒊犹偏旁。明 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其楷书笔法似 沉度,而草书则从 张颠 怀素,间杂以篆籀边旁。”
- 16.
退废释义:黜退不用。 明 许三阶《节侠记·谋归》:“我常闻大臣退废,当闭门谢过,不宜交通宾客。”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凡宫人年老及有罪退废者,发此局(浣衣局)居住。”《东周列国志》第一○二回:“吕不韦 知 信陵君 退废,始復议用兵。”
- 17.
魏公子释义:⒈指信陵君。 ⒉指魏文帝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