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师教 师教的意思
shījiào

师教

简体师教
繁体
拼音shī jiào
注音ㄕ ㄐ一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ī,(1) 教人的人。【组词】:老师。导师。师傅。师生。师徒。师德。良师益友。好(hào )为人师。(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组词】:工程师。医师。技师。(3) 效法。【组词】:师法古人。(4) 榜样。【组词】:师范。(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组词】:师母。师兄。师弟。师妹。(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组词】:法师。禅师。(7) 军队。【组词】:会师。出师。(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组词】:师长。师座。(9) 一国的首都。【组词】:京师。(10) 姓。

jiào jiāo,(1) 指导,训诲。【组词】: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2) 使,令。【例句】:风能教船走。(3) 指“宗教”。【组词】:教士。教主。教皇。教堂。(4) 姓。(1) 传授。【组词】:教课。你教给我做。

基本含义

指向师傅学习,接受教导。

师教的意思

师教 [shī jiào]

1. 指学校教育。

[education of school;]


师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舍释义:⒈古以三十里为一舍。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 围 原,命三日之粮。原 不降,命去之。退一舍而 原 降。”《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退三舍辟之”晋 杜预 注:“一舍三十里。”宋 杨万里《阻风泊钟家村离英州已三日才行二十里》诗之二:“惭愧风师教款曲,为分一舍作三程。”⒉泛指较远的距离。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则你那金牌虎符旁边列,见官人远离一舍。”⒊指日月星辰运行中所处的一个位置。《史记·天官书》:“五星皆从而聚于一舍,其下国可以礼致天下。”汉 王充《论衡·虚变》:“且言星徙三舍者何谓也,星三徙
    • 2.
      受业释义:指接受老师教给的知识。 学生有时也用于在老师面前自称。
    • 3.
      在三释义:《国语·晋语一》:“‘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唯其所在,则致死焉。”韦昭 注:“三,君、父、师也。”后以“在三”为礼敬君、父、师的典故。
    • 4.
      家馆释义:旧时设在家里的教学处所,聘请教师教自己的子弟。
    • 5.
      师恩难忘释义:老师教导过的恩情,难忘记。
    • 6.
      旁行书释义:横写的文字。古泛指外国文字。《新唐书·隐逸传·陆羽》:“﹝ 陆羽 ﹞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新唐书·西域传下·康》:“﹝ 康 人﹞习旁行书。”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八:“人年七八十,幸身康宁,当退藏一室,早睡晏起,繙贝多旁行书,与三生结愿。”
    • 7.
      遐苗释义:犹远裔。唐 《新罗国故两朝国师教谥朗空大师白月栖云之塔碑铭》:“大师法讳 行寂 ,俗姓 崔 氏,其先 周 朝之 尚父 遐苗, 齐国 之 丁公 远裔。”
    • 8.
      避就释义:⒈避开与趋就。 《庄子·盗跖》:“夫欲恶避就,固不待师,此人之性也。”成玄英 疏:“夫欲之则就,恶之则避,斯乃人物之常情,不待师教而后为之哉。”宋 苏轼《思堂记》:“君子之於善也,如好好色,其於不善也,如恶恶臭,岂復临事而后思,计议其美恶而避就之哉。”清 赵执信《行十八滩中》诗:“篙师工避就,色授颐指挥。”⒉回避迁就。《魏书·高允传》:“至如 高允 者,真忠臣矣。朕有是非,常正言面论,至所不乐闻者,皆侃侃而説,无所避就。”唐 苏鹗《苏氏演义》卷上:“但《论语》云:邦君树塞门。树犹屏也。不言君,但言邦,此皆

师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舍释义:⒈古以三十里为一舍。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 围 原,命三日之粮。原 不降,命去之。退一舍而 原 降。”《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退三舍辟之”晋 杜预 注:“一舍三十里。”宋 杨万里《阻风泊钟家村离英州已三日才行二十里》诗之二:“惭愧风师教款曲,为分一舍作三程。”⒉泛指较远的距离。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则你那金牌虎符旁边列,见官人远离一舍。”⒊指日月星辰运行中所处的一个位置。《史记·天官书》:“五星皆从而聚于一舍,其下国可以礼致天下。”汉 王充《论衡·虚变》:“且言星徙三舍者何谓也,星三徙
    • 2.
      受业释义:指接受老师教给的知识。 学生有时也用于在老师面前自称。
    • 3.
      在三释义:《国语·晋语一》:“‘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唯其所在,则致死焉。”韦昭 注:“三,君、父、师也。”后以“在三”为礼敬君、父、师的典故。
    • 4.
      家馆释义:旧时设在家里的教学处所,聘请教师教自己的子弟。
    • 5.
      师恩难忘释义:老师教导过的恩情,难忘记。
    • 6.
      旁行书释义:横写的文字。古泛指外国文字。《新唐书·隐逸传·陆羽》:“﹝ 陆羽 ﹞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新唐书·西域传下·康》:“﹝ 康 人﹞习旁行书。”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八:“人年七八十,幸身康宁,当退藏一室,早睡晏起,繙贝多旁行书,与三生结愿。”
    • 7.
      遐苗释义:犹远裔。唐 《新罗国故两朝国师教谥朗空大师白月栖云之塔碑铭》:“大师法讳 行寂 ,俗姓 崔 氏,其先 周 朝之 尚父 遐苗, 齐国 之 丁公 远裔。”
    • 8.
      避就释义:⒈避开与趋就。 《庄子·盗跖》:“夫欲恶避就,固不待师,此人之性也。”成玄英 疏:“夫欲之则就,恶之则避,斯乃人物之常情,不待师教而后为之哉。”宋 苏轼《思堂记》:“君子之於善也,如好好色,其於不善也,如恶恶臭,岂復临事而后思,计议其美恶而避就之哉。”清 赵执信《行十八滩中》诗:“篙师工避就,色授颐指挥。”⒉回避迁就。《魏书·高允传》:“至如 高允 者,真忠臣矣。朕有是非,常正言面论,至所不乐闻者,皆侃侃而説,无所避就。”唐 苏鹗《苏氏演义》卷上:“但《论语》云:邦君树塞门。树犹屏也。不言君,但言邦,此皆

师教造句

1.王老师教了一辈子的书,家里一贫如洗。

2.小明反应相当敏捷,只要老师教过的,他都能举一反三。

3.师教育学生,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4.教学比武,青年教师教学才艺展示后生可畏。

5.师教导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头有尾,坚持不懈。

6.师教育我们只有学而不厌,才能攀登科学文化知识的高峰。

7.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教学相长,学生能学得更好,老师教的水平也能得到提高。

8.陈老师教育小蒋要努力学习,不要玩世不恭。

9.师教我们一定要具有见贤思齐的精神。

10.师教导我们要做一个言行一致的好孩子。

11.师德是一种修养;师德是一种品德;师德师一种优良传统;师德师教师的根本。

12.学校是教师教书的场所,同时也是育人的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张丽莉老师展现了纯洁无私的大美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

13.个别同学上课迟到,影响老师教学。

14.师教我们怎样观察人物的外貌。

15.体育课上,李老师教大家如何掷标枪。

16.师教导我们不能擅自拆开别人的信件。

17.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张老师教学的一大特点。

18.老师是我们的再生父母!爹娘生养我们老师教育了我们。

19.师教导我们要像蜜蜂一般勤快,要像磐石一样坚持自己的目标,要像大风浪中的帆船不惧困难。

20.张老师教学方法灵活多变,课堂气氛很活跃。

师教(shij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师教是什么意思 师教读音 怎么读 师教,拼音是shī jiào,师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师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