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志 [yán zhì]
1. 指诗歌。语出《书·舜典》:“诗言志。”
言志 引证解释
⒈ 指诗歌。
引语出《书·舜典》:“诗言志。”
唐 王洙 《东阳夜怪录》:“去文 不才,亦有两篇言志奉呈。”
言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舆大夫释义:指主管诸侯副车的七大夫。春秋 时,侯伯出行有副车七乘,每车有一大夫主管,故称。《左传·僖公十年》:“郤芮 曰:‘币重而言甘,诱我也。’遂杀 丕郑、祁举 及七舆大夫:左行 共华、右行 贾华、叔坚、騅顓、纍虎、特宫、山祁。”孔颖达 疏:“《周礼·大行人》云:‘侯伯七命,贰车七乘。’贰即副也。每车一大夫主之,谓之七舆大夫。”一说指主管兵车的舆帅七人。孔颖达 疏引 服虔 云:“上军之舆帅七人,属 申生 者。”亦省作“七舆”。北周 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二:“帐幕参三顾,风流盛七舆。”
- 2.
三遗矢释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 使者既见 廉颇,廉颇 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 使还报王曰:‘廉将军 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 以为老,遂不召。”后以“三遗矢”指体弱多病。清 赵翼《哭果毅阿公病殁于军》诗:“可怜病到三遗矢,犹自身衝百战场。”姚雪垠《言志篇·辞岁》诗:“又是一年辞旧岁,银灯白髮醉颜红。幸无每饭三遗矢,尚有平生百练功。”
- 3.
云榭释义:高耸入云的楼台。 唐 许敬宗《奉和圣制登三台言志应制》:“中天表云榭,载极耸崑楼。”唐 陆龟蒙《和袭美馆娃宫怀古》之三:“几多云榭倚青冥,越 燄烧来一片平。”宋 林光朝《送别陈侍郎应求知泉州》诗:“十年杯酒开云榭,一样官衔过 洛阳。”
- 4.
伏辕释义:⒈伏在车辕上。指拉车。唐 窦庠《酬谢韦卿二十五兄俯赠辄敢书情》诗:“荆山 璞在终应识,楚国 人知不是狂。莫恨伏辕身未老,会将筋力事 王良。”姚雪垠《言志篇》:“老马伏辕征路远,晓窗愁杀白头翁。”⒉指拉车的马。比喻常人。宋 梅尧臣《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诗之一:“吾祖入 吴 市,应龙非伏辕。”
- 5.
借物抒情释义:借物抒情,是描写抒情手法之一,也称作“托物言志”或“写物寄意”,就是通过对某种具体事物的描写来寄托某种感情、志趣、思想观点。
- 6.
兴喻释义:⒈打比方。⒉指诗歌创作手法的兴与比。兴为托物言志,喻为取他物作比况。
- 7.
凉德释义:⒈薄德,缺少仁义。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虢 多凉德,其何土之能得!”《周书·王轨传》:“皇太子仁孝无闻,復多凉德,恐不了陛下家事。”清 方苞《书杨维斗先生传后》:“汉、唐、宋、明 舍二三谊主而外,乱政凉德,姧人败类,无世无之。”⒉后世多用为王侯的自谦之词。南朝 陈 徐陵《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岂在余凉德,书不尽言。”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凉德惭先哲,徽猷慕昔皇。”《清史稿·世祖纪二》:“朕以凉德,承嗣丕基,十八年於兹矣。”
- 8.
削阶释义:贬降官阶。唐 崔湜《春日赴襄阳途中言志》诗序:“景龙 二年,余自门下平章事削阶授 江州 员外司马。”金 王若虚《<新唐书>辨下》:“萧復 以擅发京畿观察使储粟,削阶停职。”
- 9.
千箱释义:形容丰年储粮之多。唐太宗《秋暮言志》诗:“已获千箱庆,何以继熏风。”唐 欧阳詹《送王式东游序》:“何述万乘之都,千箱之年,有故人而适远,无巵酒以叙别,男儿巵酒之不致,亦何论他日之浮沉哉!”宋 范仲淹《稼穑惟宝赋》:“闢五土之时,披沙岂异;载千箱之处,照乘攸同。”参见“千仓万箱”。
- 10.
同裘释义:《论语·公冶长》记 子路 言志,有“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之言,《北齐书·唐邕传》记 显宗 对太后称赞 唐邕 之才,且亲解所服青鼠皮裘以赐之,曰:“朕意在车马衣裘与卿共弊。 ”后遂以“同裘”为臣子受帝后恩宠之典。
- 11.
咏言释义:⒈犹言吟诗,作诗。 ⒉犹永言,吟咏。语本《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汉傅毅《舞赋》:“臣闻歌以咏言,舞以尽意。是以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其形。”唐权德舆《唐故漳州刺史张君集序》:“开卷三復,追怀旧故,咏言击节,髣髴如闻。”⒊指诗歌。
- 12.
园林楹联释义:园林中的匾额和楹联,有的写景,有的抒情,写景的托物言志,抒情的只抒胸臆,还有的既写景又抒情。
- 13.
客容释义:客人的容貌颜色。 《左传·昭公十七年》:“晋侯 使 屠蒯 如 周,请有事于 雒 与 三涂。萇弘 谓 刘子 曰:‘客容猛,非祭也。其伐 戎 乎?’”唐 白居易《初除户曹喜而言志》诗:“置酒延贺客,客容亦欢欣。”明 高叔嗣《初秋谷司仆杏山别业》诗:“田庐元自接,谈笑竟相从。是日当农暇,秋风动客容。”
- 14.
宾荣释义:亦作“賔荣”。宾客的荣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诗》以言志,志诬其上而公怨之,以为宾荣,其能久乎?”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酬酢以为宾荣,吐纳而成身文。”宋 王安石《贺钤辖柴太保启》:“属关掌於支郡,阻面庆於賔荣。”
- 15.
幽冤释义:⒈深冤。唐 崔湜《景龙二年春日赴襄阳途中言志》诗:“天道何期平,幽冤终见明。”前蜀 杜光庭《马尚书醮词》:“故杀误伤,虑构幽冤之咎。”⒉指蒙受深冤的人。《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五》:“今减常膳十日,以谢幽冤。”
- 16.
播田释义:种田,种植。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后稷 长於 邰 土,播田五穀。”南朝 梁元帝《言志赋》:“闻 夏王 之铸鼎,重 农皇 之播田。”丁玲《水》:“你做了二十年长工,播田、种地、打杂,抬轿,你还没有饿死,已经算你的运气。”
- 17.
月荚释义:古代传说的一种瑞草。相传 尧 时“有草荚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一曰历荚。”见《竹书纪年》卷上。因数荚多少,可知月的日数,故又称月荚、月蓂。唐 许敬宗《奉和秋暮言志应制》:“月荚生还落,云枝似復非。”
- 18.
枚马释义:⒈汉 代著名辞赋家 枚乘、司马相如 的并称。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汉 初词人,顺流而作,陆 贾 扣其端,贾谊 振其绪,枚 马 同其风,王 扬 骋其势。”唐 崔湜《景龙二年赴襄阳途中言志》诗:“入掌 迁 固 笔,出参 枚 马 词。”⒉借指才华出众的人。宋 司马光《和孙器之清风楼》:“贤侯宴 枚 马,歌鼓事繁华。晚吹来千里,清商落万家。”清 孙廷铨《咏史》:“一时宾客多 枚 马,不遣雄文悟 孝王。”
- 19.
校覆释义:⒈犹评论。 南朝 梁简文帝《与刘孝仪令》:“酒阑耳熟,言志赋诗,校覆忠贤,榷扬文史,益者三友,此寔其人。”⒉复查。《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二年》:“糊名校覆,务於精当;而考官不諭朕意,过抑等第,欲自明絶私,甚无谓也!”
- 20.
求禄释义:求取俸禄。《南齐书·乐志》:“《伎録》云:‘求禄求禄,清白不浊。清白尚可,贪污杀我!’”唐 皇甫冉《送田济之扬州赴选》诗:“家贫不自给,求禄为荒年。”唐 元稹《和乐天初授户曹喜而言志》:“感君求禄意,求禄殊众人。上以奉颜色,餘以及亲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