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拜稽首 [zài bài qǐ shǒu]
1. 古代行跪拜礼时,拜了又拜,叩头至地,表示高度尊敬。
再拜稽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辞释义:犹三让。《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 三辞,从命,曰:‘重耳 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章表》:“昔 晋文 受册,三辞从命,是以 汉 末让表,以三为断。”
- 2.
下拜释义:《左传·僖公九年》:“王使 宰孔 赐 齐侯 胙,曰:‘天子有事于 文、武,使 孔 赐伯舅胙。’齐侯 将下拜。”杨伯峻 注:“下拜者,降于两阶之间,北面再拜稽首……此为当时臣对君之礼。”后指跪下而拜。《史记·孟尝君列传》:“冯驩 结轡下拜。”唐 宋之问《扈从登封告成颂》:“万方俱下拜,相与乐昇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八回:“王伯丹 见是先生来了,倒也知道敬重,亲自迎了出来,先行下拜。”
- 3.
主君释义:⒈对一国之主的称呼。《墨子·贵义》:“且主君亦尝闻 汤 之説乎?”《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乐羊 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也,主君之力也。’”唐 元结《元谟》:“或曰公知圣人之道。天子闻之,咨而问焉。公谢曰:‘臣生自山野……主君所问,臣安能知?请説所闻,惟主君听之。’”唐 李商隐《重有感》诗:“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⒉指诸侯互相聘问的主国之君。《周礼·秋官·司仪》:“宾继主君,皆如主国之礼。”《礼记·聘义》:“使者聘而误,主君弗亲饗食也,所以愧厉之也。”孔颖达 疏:“来聘使者行聘之时礼有错误
- 4.
奉扬释义:颂扬;宣扬。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重耳 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宋 司马光《翰林学士礼部侍郎除三司使制》:“岂朕所以嫗煦抚循之未至,将有司奉扬宣佈之未称与?何其设心之勤而收效之寡也。”明 宋濂《给事中安统除兵部尚书诰》:“非有奋厉之才,练达之知,不足以奉扬威武,毘赞机密者矣。”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十二章:“义军龚行天讨,奉扬大汉威灵。”
- 5.
显命释义:对上天旨意或天子诏命的美称。语本《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 三辞,从命,曰:‘重耳 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孔子家语·弟子行》:“若逢有德之君,世受显命,不失厥名。”三国 魏 曹植《庆文帝受禅表》:“陛下以明圣之德,受天显命,良辰即祚,以临天下。”金 王若虚《臣事实辨上》:“孙安国 亦谓 皓 罪为逋寇,虐过 辛 癸,梟首素旗,不足谢寃魂,而优以显命仍加宠锡,非伐罪弔民之义。”
- 6.
樽酒释义:⒈杯酒。《易·坎》:“樽酒簋贰,用缶。”唐 杜甫《客至》诗:“盘飱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⒉代指酒食。唐 罗隐《谗书·后雪赋》:“梁王 咏叹斯久,撤去樽酒。相如 竦然,再拜稽首。”
- 7.
私面释义:⒈古谓使者非因公事而以私人身份见国君。《周礼·秋官·司仪》:“及礼,私面,私献,皆再拜稽首,君答拜。”郑玄 注:“私面,私覿也。”孙诒让 正义:“《聘义》亦云:‘宾私面私覿。’面与覿为二。此经及《左传》直以私覿为私面者,以覿面义同通称。”《左传·昭公六年》:“﹝ 楚 公子 弃疾 ﹞辞不敢见。固请,见之,见如见王,以其乘马八匹私面。”参见“私覿”。⒉谓居官者以私事相见;私自会见。《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权 遣 瑾 使 蜀 通好 刘备,与其弟 亮 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太平广记》卷四三九引 唐 薛用
- 8.
膺受释义:⒈承受。 《书·君陈》:“惟予一人膺受多福。”孔 传:“惟我一人亦当受其多福。”《逸周书·克殷》:“武王 再拜稽首,膺受大命,革 殷,受天明命。”《汉书·王莽传上》:“膺受元命,豫知成败。”《晋书·刘毅传》:“膺受嘉祥。”《新唐书·崔祐甫传》:“公卿大臣膺受宠禄。”宋 叶适《上光宗皇帝札子》:“陛下严祗寅威,足以膺受付託。”⒉犹禀受。汉 蔡邕《太尉乔公碑》:“膺受纯性,诞有特表,岐嶷而超等,揔角而逸羣。”《楚辞·天问》“撰体胁鹿,何以膺之”宋 朱熹 集注:“天撰十二神鹿,一身、八足、两头,独何膺受此形体乎
- 9.
隆显释义:⒈犹丕显,显扬。语本《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重耳 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汉书·王莽传中》:“﹝ 王莽 ﹞又曰:‘赤世计尽,终不可强济。皇天明威,黄德当兴,隆显大命,属予以天下。’”按,隆显大命,即丕显休命。⒉高贵显赫。《隋书·李密传》:“光荣隆显,举朝莫二。”《旧唐书·李宗闵等传论》:“宗閔、嗣復,承宗室世家之地胄,有文学政事之美名,徊翔清华,出入隆显。”
- 10.
雉经释义:自缢。雉,通“絼”。《国语·晋语二》:“驪姬 退,申生 乃雉经於 新城 之庙。”《礼记·檀弓上》“再拜稽首乃卒”汉 郑玄 注:“既告 狐突,乃雉经。”孔颖达 疏:“雉,牛鼻绳也。申生 以牛绳自縊而死也。”清 顾炎武《答徐甥公肃书》:“强者鹿鋌,弱者雉经。”《花月痕》第四四回:“一霎火光秽除蝉蜕,廿年孽债魂断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