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伶 [liú líng]
1. 西晋沛国(今安徽淮北一带)人,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曾任建威参军。爱好老庄哲学,作品以《酒德颂》最有名。
刘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贤释义:⒈指魏晋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个名士。 ⒉指东汉袁秘、封观、陈端、范仲礼、刘伟德、丁子嗣、张仲然七人。⒊佛教指调心顺道的七个阶次或七贤人。⒋泛指七位贤人。
- 2.
五君释义:指 魏 晋 时名士 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向秀。
- 3.
伯伦七辈释义:指 晋 刘伶 等竹林七贤。亦借指隐逸之士。
- 4.
伯伦释义:晋 刘伶 的字。
- 5.
俯观释义:从上往下看。旧题 汉 苏武《诗四首》之四:“俯观 江 汉 流,仰视浮云翔。”晋 刘伶《酒德颂》:“俯观万物扰扰焉,如 江 汉 之载浮萍。”
- 6.
刘伶酒释义:《晋书·刘伶传》:“刘伶 字 伯伦,沛国 人也……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鍤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后以“刘伶酒”、“刘伶鍤”为纵酒放达的典实。
- 7.
刘伶病酲释义:晋刘伶嗜酒如命的事。
- 8.
刘伶锸释义:见“刘伶酒”。
- 9.
刘参军释义:晋 刘伶 曾仕建威参军,因称 刘参军。
- 10.
刘灵释义:即 晋代 的 刘伶。
- 11.
厝意释义:注意;关心。《晋书·刘伶传》:“未尝厝意文翰,惟著《酒德颂》一篇。”《魏书·崔光传》:“初,永平 四年,以黄门郎 孙惠蔚 代 光 领著作,惠蔚 首尾五载,无所厝意。”《南史·谢弘微传》:“建昌 国禄本应与北舍共之,国侯既不厝意,今可依常分送。”梁启超《复友人论保教书》:“夫国计民命,即不厝意,试问栋折榱崩,孰免倾压。”
- 12.
壶公释义:传说中的仙人。所指各异。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汝水》:“昔 费长房 为市吏,见 王壶公 悬壶於市,长房 从之,因而自远,同入此壶,隐沦仙路。”唐 王悬河《三洞珠囊》:“壶公 谢元,歷阳 人。卖药於市,不二价,治病皆愈。”《云笈七籤》卷二八引《云台治中录》:“施存,鲁 人。夫子弟子,学大丹之道……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变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谓曰‘壶公’。”明 高启《鹤瓢》诗:“壶公 本解飞腾术,丁令 寧为濩落材!”清 杨守知《咂嘛酒歌》:“刘伶 大笑 阮籍 哭,直欲跃入 壶公
- 13.
嵇刘释义:三国 魏 嵇康 和 晋 刘伶 的并称。 两人均嗜酒,故以喻指酒友。
- 14.
幕天席地释义:以天作幕,以地作席。 形容性情豁达旷放。也指露宿野外。晋刘伶《酒德颂》:“幕天席地,纵意所如。” 宋林正大《括沁园春》词:“纵幕天席地,居无庐室,以八荒为域,日月为扃。”
- 15.
浪死释义:徒然死去;白白送死。 前蜀 贯休《行路难》诗:“九有茫茫共 尧 日,浪死虚生亦非一。”宋 梅尧臣《尝正仲所遗拨醅》诗:“世无功名多浪死,刘伶 阮籍 于今传。”《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七年》:“﹝ 王薄 ﹞又作《无向辽东浪死歌》以相感劝,避征役者多往归之。”胡三省 注:“浪死,犹言徒死也。”
- 16.
清谈派释义:六朝时期崇尚虚无、空谈名理的一种思想流派,他们多用 老 庄 思想解释儒家经义,摈弃世务,专谈玄理,以 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 竹林七贤为其代表。
- 17.
熟视无覩释义:经常看到却像不曾看见一样。形容对眼前的事物不关心或漫不经心。语本 晋 刘伶《酒德颂》:“静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覩 泰山 之形。”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視之若無覩也。”梁启超《灭国新法论》:“此事今初起點,論國事者皆熟視無覩焉。”亦作“熟視無睹”。郭沫若《天地玄黄·悼闻一多》:“然而有权责的人却充耳不闻,熟视无睹,不仅不依从人民的意愿,反而倒行逆施,变本加厉。”
- 18.
穨顔释义:犹衰颜。容颜衰老。清 姚鼐《一青仲孚往金陵访属耕南三丈消息》诗:“城中前辈尽穨颜,混迹 刘伶 尚闭关。”
- 19.
竹林七贤释义:魏晋间七个名士,即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常游会于竹林,故名。
- 20.
纵诞释义:恣肆放诞。 《后汉书·窦融传》:“融 在宿卫十餘年,年老,子孙纵诞,多不法。”唐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淳于棼 ﹞曾以武艺补 淮南 军裨将,因使酒忤帅,斥逐落魄,纵诞饮酒为事。”明 刘基《沁园春》词:“笑 杨雄 寂寞,刘伶 沉湎,嵇生 纵诞,贺老 清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