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盛 [dǐng shèng]
1. 正当兴旺发达或强壮。
例天子春秋鼎盛。——《汉书·贾谊传》
英[in a period of great prosperity; at the height of power and splendour;]
鼎盛 引证解释
⒈ 兴盛;昌盛。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经典礼章,跨 周 轢 汉,唐 虞 之文,其鼎盛乎!”
《红楼梦》第一一五回:“王夫人 道:‘现今府上復又出了差,将来不但復旧,必是比先前更要鼎盛起来。’”
朱自清 《那里走·我们的路》:“如大华饭店和云裳公司等处的生涯鼎盛。”
⒉ 正当壮年。
引《汉书·贾谊传》:“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如是。”
《南史·孔靖传》:“皇太子春秋鼎盛,圣德日躋,废立之事,臣不敢闻。”
《明史·卢洪春传》:“陛下春秋鼎盛,诸症皆非所宜有。”
国语词典
鼎盛 [dǐng shèng]
⒈ 正值壮盛。
引《宋史·卷二九九·张洞传》:「陛下春秋鼎盛,初嗣大统,岂宜久屈刚健,自比冲幼之主。」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长兄年力鼎盛,万不可蹉跎自误。」
近壮盛
反没落 衰退
鼎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牢释义:古代祭祀时,用三鼎盛牛、羊、豕三牲称三牢。 《周礼·秋官·掌客》:“牵三牢,米百筥,醯醢百瓮,皆陈。”《史记·秦本纪》:“﹝ 文公 ﹞十年,初为 鄜畤,用三牢。”
- 2.
向中释义:谓近午。 比喻鼎盛时期。
- 3.
哥窑释义:宋代名窑。 位于今浙江龙泉市小梅镇大窑村。以烧青瓷著称。传说南宋建窑者章生一所烧的窑为哥窑,其弟章生二所烧的窑为弟窑。龙泉青瓷始于五代,发展于北宋,至南宋进入鼎盛时期。
- 4.
宋词释义:宋代的词。 现存有1 300多位作者的20,000多首词。词发展到宋代,不仅完全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而且在意境、形式、技巧等方面都达到鼎盛时期,取得与诗抗衡的地位。以晏殊、晏几道、周邦彦、李清照、吴文英为代表的精致细腻和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汪洋恣肆交相辉映,使词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 5.
搁臂释义:明清时期,文房用品的制作达到了鼎盛时期,各种文房用具一应俱全,搁臂就是文人必备的一种用具,一般以玉、檀木、竹子为材料制作而成,也有象牙和瓷质的材料。
- 6.
春秋释义:⒈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泛指岁月:苦度春秋。⒉指人的年岁:春秋正富(年纪不大,将来的日子很长)。春秋已高。春秋鼎盛。⒊(Chūnqiū)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经过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⒋(Chūnqiū)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编年史《春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 7.
春秋鼎盛释义: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 比喻正当壮年。
- 8.
椿龄释义:祝人长寿之词。 唐 吴筠《步虚词》之七:“緜緜庆不极,谁谓椿龄多。”宋 范仲淹《老人星赋》:“君著明德,天陈瑞星,会兹鼎盛,荐乃椿龄。”宋 司马光《庆文公八十会口号》序:“亲邀相车,就宴甲第,跪斟芳醑,仰祝椿龄。”参见“椿年”。
- 9.
英哲释义:⒈亦作“英喆”。才能和识见卓越的人。三国 魏 阮籍《清思赋》:“内英哲与长年兮,笞离伦与膺贾。”晋 左思《魏都赋》:“英喆雄豪,佐命帝室。”《旧唐书·魏元忠传》:“知己难逢,英哲罕遇。”明 张居正《答山东抚院李渐菴言吏治河漕》:“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所望海内英哲,共助不逮。”鲁迅《坟·文化偏至论》:“惟超人出,世乃太平。苟不能然,则在英哲。”⒉贤明;才能和识见卓越。《宋书·庐陵王义真传》:“故 庐陵王 含章履正,英哲自然。”清 曾国藩《<国朝先正事略>序》:“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 汉 之
- 10.
钟鸣鼎食释义: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故用“钟鸣鼎食”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唐王勃《滕王阁序》:“阎闾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鼎:古代炊具。
- 11.
隆长释义:⒈大而久长。明 李东阳《求退录·奏为老病陈情仰祈天鉴恳乞致仕事》:“仰惟陛下春秋鼎盛,福履隆长,绍统有年。”⒉高而长。《人民日报》13:“但他那隆长的鼻子,特别是那一双炯炯发光照人肺腑的眼睛,却显示出 粟裕 将军胆大心细、机警灵活的特性。”
- 12.
香客如流释义:形容寺院很繁华,进庙上香的人很多,犹如流水,反映了寺庙香火鼎盛。
- 13.
鸿祚释义:鼎盛的王业;经久不衰的国运。
- 14.
鼎盛释义:正当兴盛或强壮的时候。《汉书 贾谊传》:“天子春秋鼎盛,行仪未过,德泽有加焉。”
- 15.
鼎盛中华释义:鼎盛中华,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永远吉祥、如意,象征着我们在党的统治下鼎城千秋。
鼎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牢释义:古代祭祀时,用三鼎盛牛、羊、豕三牲称三牢。 《周礼·秋官·掌客》:“牵三牢,米百筥,醯醢百瓮,皆陈。”《史记·秦本纪》:“﹝ 文公 ﹞十年,初为 鄜畤,用三牢。”
- 2.
向中释义:谓近午。 比喻鼎盛时期。
- 3.
哥窑释义:宋代名窑。 位于今浙江龙泉市小梅镇大窑村。以烧青瓷著称。传说南宋建窑者章生一所烧的窑为哥窑,其弟章生二所烧的窑为弟窑。龙泉青瓷始于五代,发展于北宋,至南宋进入鼎盛时期。
- 4.
宋词释义:宋代的词。 现存有1 300多位作者的20,000多首词。词发展到宋代,不仅完全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而且在意境、形式、技巧等方面都达到鼎盛时期,取得与诗抗衡的地位。以晏殊、晏几道、周邦彦、李清照、吴文英为代表的精致细腻和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汪洋恣肆交相辉映,使词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 5.
搁臂释义:明清时期,文房用品的制作达到了鼎盛时期,各种文房用具一应俱全,搁臂就是文人必备的一种用具,一般以玉、檀木、竹子为材料制作而成,也有象牙和瓷质的材料。
- 6.
春秋释义:⒈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泛指岁月:苦度春秋。⒉指人的年岁:春秋正富(年纪不大,将来的日子很长)。春秋已高。春秋鼎盛。⒊(Chūnqiū)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经过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⒋(Chūnqiū)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编年史《春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 7.
春秋鼎盛释义: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 比喻正当壮年。
- 8.
椿龄释义:祝人长寿之词。 唐 吴筠《步虚词》之七:“緜緜庆不极,谁谓椿龄多。”宋 范仲淹《老人星赋》:“君著明德,天陈瑞星,会兹鼎盛,荐乃椿龄。”宋 司马光《庆文公八十会口号》序:“亲邀相车,就宴甲第,跪斟芳醑,仰祝椿龄。”参见“椿年”。
- 9.
英哲释义:⒈亦作“英喆”。才能和识见卓越的人。三国 魏 阮籍《清思赋》:“内英哲与长年兮,笞离伦与膺贾。”晋 左思《魏都赋》:“英喆雄豪,佐命帝室。”《旧唐书·魏元忠传》:“知己难逢,英哲罕遇。”明 张居正《答山东抚院李渐菴言吏治河漕》:“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所望海内英哲,共助不逮。”鲁迅《坟·文化偏至论》:“惟超人出,世乃太平。苟不能然,则在英哲。”⒉贤明;才能和识见卓越。《宋书·庐陵王义真传》:“故 庐陵王 含章履正,英哲自然。”清 曾国藩《<国朝先正事略>序》:“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 汉 之
- 10.
钟鸣鼎食释义: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故用“钟鸣鼎食”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唐王勃《滕王阁序》:“阎闾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鼎:古代炊具。
- 11.
隆长释义:⒈大而久长。明 李东阳《求退录·奏为老病陈情仰祈天鉴恳乞致仕事》:“仰惟陛下春秋鼎盛,福履隆长,绍统有年。”⒉高而长。《人民日报》13:“但他那隆长的鼻子,特别是那一双炯炯发光照人肺腑的眼睛,却显示出 粟裕 将军胆大心细、机警灵活的特性。”
- 12.
香客如流释义:形容寺院很繁华,进庙上香的人很多,犹如流水,反映了寺庙香火鼎盛。
- 13.
鸿祚释义:鼎盛的王业;经久不衰的国运。
- 14.
鼎盛释义:正当兴盛或强壮的时候。《汉书 贾谊传》:“天子春秋鼎盛,行仪未过,德泽有加焉。”
- 15.
鼎盛中华释义:鼎盛中华,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永远吉祥、如意,象征着我们在党的统治下鼎城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