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异味 异味的意思
wèi

异味

简体异味
繁体異味
拼音yì wèi
注音ㄧˋ ㄨㄟ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ì,(1) 不同的。【组词】:异乎。异说。异常。异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异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异异邪说”)。异化。异性。异样。大同小异。异曲同工。(2) 分开。【组词】:离异。异居。(3) 另外的,别的。【组词】:异日。异地。异国。异乡。异类。(4) 特别的。【组词】:奇异。异闻。异彩。奇才异能(特殊的才能)。(5) 奇怪。【组词】:惊异。诧异。怪异。

wèi,(1) 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组词】:味觉。味道(亦指兴趣)。滋味。(2) 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感觉。【组词】:气味。香味儿。(3) 情趣。【组词】:趣味。兴味。意味。津津有味。(4) 体会,研究。【组词】:体味。耐人寻味。(5) 量词,指中草药的一种。【组词】:五味药。

基本含义

指与常态不同的气味。

异味的意思

异味 [yì wèi]

1. 不寻常的鲜美;难得的好吃的东西。

[ rare delicacy; ]

2. 不正常的气味。

食物已有异味,不能再吃。

[ peculiar smell; ]

异味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异味”。

⒉ 异常的美味。

《左传·宣公四年》:“子公 之食指动,以示 子家 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往年已勑郡国,异味不得有所献御。”
宋 王安石 《再用前韵寄蔡天启》:“昔功恐唐捐,异味今得饁。”
清 恽敬 《与赵石农书》:“而 廖永亭 适至,如饮醇酒,酌东西二尊,均为异味,大奇大奇。”

⒊ 不同的味道。

汉 王充 《论衡·幸偶》:“酒之成也,甘苦异味。”
郁达夫 《迟桂花》:“各色各样的奇形的草药,和各色各样的异味的单方,差不多都尝了一遍。”


国语词典

异味 [yì wèi]

⒈ 非比寻常的美味。

《左传·宣公四年》:「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
《老残游记·第六回》:「东造道:『先生吃得出有点异味吗?』老残道:『果然有点清香,是什么道理?』」

⒉ 奇特的味道。

如:「他的身上发出异味。」


异味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平淡释义:(事物、文章等)平常;没有曲折:平淡无奇。 平淡无味。语调平淡。

异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双鱼释义:⒈两鱼。晋 傅玄《秋兰篇》:“双鱼自踊跃,两鸟时迴翔。”唐 杜甫《李监宅》诗之一:“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唐 李贺《钓鱼》诗:“菱丝縈独茧,蒲米蛰双鱼。”⒉指书信。唐 唐彦谦《寄台省知己》诗:“久怀声籍甚,千里致双鱼。”明 刘基《玉楼春》词:“双鱼不见人千里,落絮牵愁和梦起。”清 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词:“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参见“双鲤”。
    • 2.
      品味释义:⒈尝试滋味;品尝:经专家品味,认为酒质优良。⒉仔细体会;玩味:他经过细细品味,才明白了那句话的含义。⒊(物品的)品质和风味:由于吸收了异味,茶叶品味大受影响。⒋格调和趣味:品味高雅。
    • 3.
      夹心糖释义:夹心糖是以硬糖做外衣,内包各种馅心,口味随着馅心不同而变化。 夹心糖内馅有软夹心和酥夹心两种,软夹心的内馅,多采用各种果酱或棉花糖,亦有用高档酒作为夹心的,酥夹心的内馅,采用各种果仁调制成酱,经隔水加热至43℃左右,然后装入果皮内制成。这类糖果的品种很多,有果酱夹心、果味夹心、酒味夹心、乳酪夹心、龙虾酥心、果仁酥心等。其质量要求,外表光亮洁白,外皮和夹心包合均匀,厚薄一致,形态完整,不得有破碎和裂缝等现象,入口应甜润香酥,无异味。
    • 4.
      导择释义:精选稻米。《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往年已敕郡国,异味不得有所献御,今犹未止;非徒有豫养导择之劳,至乃烦扰道上,疲费过所。其令太官勿復受。”
    • 5.
      尝鼋释义: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楚 人献黿於 郑灵公。 公子宋 与 子家 将见。子公 之食指动,以示 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黿,相视而笑。公问之,子家 以告。及食大夫黿,召 子公 而弗与也。子公 怒,染指於鼎,尝之而出。”后或以“尝黿”比喻只了解局部。宋 陆游《读老子》诗:“《道德》五千言,巍巍众妙门。管窥那见豹,指染仅尝黿。”
    • 6.
      异味释义:⒈不同寻常的美味;难得的好吃的东西。⒉不正常的气味:食物已有异味,不能再吃。
    • 7.
      指动释义:春秋 时,郑国 大臣 子公 逢食指动,即能尝到美味,一次,郑灵公 赐食鼋肉,故意不分给 子公,他一气之下,染指于鼎,尝之而出。见《左传·宣公四年》后因以“指动”表示将尝到美味。宋 范成大《次韵谢李叔玠追路送笋》:“盘餐登异味,指动已先知。”
    • 8.
      晚唐释义:旧时对 唐 诗的分期,有初、盛、中、晚四期,大和(公元827年)以后为晚 唐。 也有仅分初、盛、晚三期的,以 元和(公元806年)以后为晚 唐。宋 杨万里《读笠泽丛书二绝》诗之一:“晚 唐 异味同谁赏?近日诗人轻晚 唐。”宋 陆游《追感往事》诗:“文章光焰伏不起,甚者目谓宗晚 唐。”
    • 9.
      献御释义:指进献食物给皇上。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往年已勑郡国,异味不得有所献御,今犹未止。”《三国志·吴志·朱治传》:“﹝ 治 ﹞每岁时献御,权 答报过厚。”唐 韩愈《归彭城》诗:“食芹虽云美,献御固已痴。”
    • 10.
      疲费释义:谓折腾浪费。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戊子,詔曰:往年已勑郡国,异味不得有所献御,今犹未止,非徒有豫养导择之劳,至乃烦扰道上,疲费过所。其令太官勿復受。”
    • 11.
      花露水释义:一种日用化学制品,由稀酒精加香料等制成,用来祛痱止痒、去除异味等。
    • 12.
      豫养释义:先行养育或预先教养。《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异味不得有所献御,今犹未止,非徒有豫养导择之劳。至乃烦扰道上,疲费过所。”李贤 注:“豫养谓未至献时豫前养之。”明 李东阳《训成堂记》:“此其人必豫养素教,储之数年,而发之一旦,然后为称。”清 王夫之《读通鉴论·孝武帝》:“天之道,功成而退,春授之夏,冬授之春,元气相嬗於无垠,豫养其穉而后息其老,故四序循环而相与终古。”
    • 13.
      酸败释义:油脂、鱼肉等由于受到空气、水分、细菌、热、光等的作用而氧化或水解,酸值增高,产生异味。
    • 14.
      食指动释义:预兆将有口福。 语出《左传。宣公四年》:“楚 人献黿於 郑灵公。公子宋 与 子家 将见。子公 之食指动,以示 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黿,相视而笑。公问之,子家 以告。及食大夫黿,召 子公 而弗与也。子公 怒,染指於鼎,尝之而出。”宋 朱松《答保安江师送米》诗:“朝来食指动,忽接送米书。”
    • 15.
      鸡跖释义:亦作“鸡蹠”。 鸡足踵。古人视为美味。语本《吕氏春秋·用众》:“善学者若 齐王 之食鸡也,必食其跖数千而后足。”高诱 注:“跖,鸡足踵。”三国 魏 应璩《杂诗》之一:“狂言虽寡善,犹有如鸡跖。鸡跖食不已,齐王 为肥泽。”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生鱼熊掌,《孟子》所称。鸡跖猩脣,《吕氏》所尚。”宋 陆游《龟堂杂兴》诗之一:“朝来地碓玉新舂,鸡蹠豚肩异味重。”明 朱鼎《玉镜台记·成婚》:“鸡跖猩脣罗五鼎,红肥锦缕飞霜,肉臺盆内总膏粱。”

异味(yiwe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异味是什么意思 异味读音 怎么读 异味,拼音是yì wèi,异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异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