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 [fān zhèn]
1. 唐代中期在边境和重要地区设节度使,掌管当地的军政,后来权力逐渐扩大,兼管民政、财政,形成军人割据,常与朝廷对抗,历史上叫做藩镇。
藩镇 引证解释
⒈ 地方方面长官。
引《三国志·蜀志·许靖传》:“﹝ 张子云 ﹞今虽临荒域,不能参与本朝,亦国家之藩镇,足下之外援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论三逆》:“命 吴三桂 ……等世守边圉,以为藩镇。”
⒉ 藩卫镇抚。
引《三国志·吴志·陆凯传》:“愿陛下简文武之臣,各勤其官,州牧督将,藩镇方外,公卿尚书,务脩仁化。”
⒊ 唐 代初年在重要各州设都督府, 睿宗 时设节度大使, 玄宗 时又在边境设置十节度使,通称“藩镇”。各藩镇掌管一个地区的军政,后来权力逐渐扩大,兼管民政、财政,掌握全部军政大权,形成地方割据,常与朝廷对抗。
国语词典
藩镇 [fān zhèn]
⒈ 唐代在边陲各地设置节度使,镇守土地,抵御外侮,称为「藩镇」。
引唐·玄宗〈赐崔日知往潞州〉诗:「藩镇讴谣满,行宫雨露深。」
《初刻拍案惊奇·卷四》:「此术既不易轻得,唐之藩镇羡慕倣做,极力延到奇踪异迹之人。」
藩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不上,下不下释义:⒈犹言正好,恰恰。《新唐书·藩镇传·田季安》:“﹝王师﹞再举涉河,鉴前之败,必不越 魏 诛 赵,校罪轻重,必不先 赵 后 魏 是上不上,下不下,当 魏 而来也。”⒉形容心情不安。王安友《协作》一:“刘妈妈 看看女婿脸上不是个正色,行动与往日大不相同……老觉得是个心事,上不上下不下的,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⒊比喻事情陷入窘困的境地,进退两难。例如:由于事先对这项工作的困难估计不足,现在弄得上不上下不下的,不知如何了结?
- 2.
专地释义:⒈谓擅自处置领地。《公羊传·桓公元年》:“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何休 注:“地皆不得专。”《汉书·匡衡传》:“《春秋》之义,诸侯不得专地,所以壹统尊法制也。”汉 荀悦《申鉴·时事》:“大夫不专地。人买卖由己,是专地也。”⒉引申为割据。《新唐书·柳冕传》:“自 安 史 乱常,始有专地;四方多故,始有不朝。”宋 叶适《兵总论二》:“自 唐 至德 以后,节度专地以抗上令,喜怒叛服在於晷刻,而藩镇之祸,当时以为大论矣。”
- 3.
义儿释义:⒈无血缘关系而收认为子者。⒉晚唐诸藩镇主帅,多养勇武善战者为义儿,至五代其风益烈。
- 4.
传食释义:辗转受人供养。《孟子·滕文公下》:“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於诸侯,不以泰乎?”《西京杂记》卷二:“娄护、丰辩 传食五侯间,各得其懽心,竞致奇膳。”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罗隐》:“自以当得大用,而一第落落,传食诸侯,因人成事,深怨王室。”《明史·艾万年传》:“暮 楚 朝 秦,传食中土,以剽掠为生。”章炳麟《箴新党论》:“藩镇日强,自帝其部,非传食幕府,则不足以钓名。”一说传读zhuàn,为客舍之意。传食,谓止息于诸侯客馆而受其饮食。参阅 清 焦循《孟子正义》。
- 5.
佃具释义:农具;耕具。 《新唐书·藩镇传·李惟简》:“市耕牛佃具给农,岁增垦数十万亩。”
- 6.
假版释义:⒈亦作“假板”。 谓未经朝廷宣布的权宜任命;或指对低级官吏不须通过朝廷的任命。受任命者称假版官。《宋书·文帝纪》:“二十七年春正月辛未,制 交、寧 二州假板郡县,俸禄听依臺除。”宋 黄庭坚《卧陶轩》诗:“假版未通班,晓严梦逢逢。”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选人之制始於 唐,自中叶以来,藩镇自辟召,谓之版授,时号假版官,言未授王命假摄之耳。”⒉指权宜任命的证书。《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年》:“﹝ 慕容农 ﹞敕备假版,以 邃 ﹝ 睦邃 ﹞为 高阳 太守,参佐家在 赵 北者,悉假署遣归。”胡三省 注:“假
- 7.
偶语释义:相聚议论或窃窃私语。 《史记·高祖本纪》:“父老苦 秦 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新唐书·藩镇传·李正己》:“政令严酷,在所不敢偶语,威震邻境。”宋 司马光《言王广渊札子》:“臣伏见新除 王广渊 直 集贤院,外廷之人无不怪惑,偶语族谈,莫知其故。”清 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二:“汉高祖 素恨 雍齿,比沙中偶语,张良 劝帝封之以厌众心,偶语果息。”郑振铎《街血洗去后》:“再走下去,行人渐少,看不出什么紧张的空气,只有几个人靠在店柜上惊奇的偶语。”
- 8.
军帑释义:军用的库藏。《新唐书·藩镇传·刘悟》:“﹝ 刘悟 ﹞下令曰:‘入 鄆,人赏钱十万,听復私怨,财蓄恣取之,唯完军帑,违者斩。’”《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戍 桂州 者已六年,屡求代还,戡 言於 彦曾,以军帑空虚,发兵所费颇多,请更留戍卒一年;彦曾 从之。”
- 9.
列藩释义:诸藩镇。
- 10.
剧镇释义:政务繁剧的藩镇。
- 11.
卖恩释义:谓以小恩小惠收买他人。《三国志·吴志·张温传》:“靖 兵众之势,干任之用,皆胜於 贾原、蒋康,温 尚不容私以安於 靖,岂敢卖恩以协 原 康 邪?”《新唐书·藩镇传·刘济》:“今天子诛 承宗,而 燕 无一卒济 易水 者,正使 潞 人卖恩於 赵,贩忠於上。”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章郇公 在中书。欧阳文忠公 初自 夷陵 县令贬所回,復馆职,通判 滑州。以书与公求一郡,公答之,无可意。文忠 不悦。俄而擢知諫院,一年中歷三司,直 龙图,为学士、河朔 都转运。文忠 始服公非卖恩者。”
- 12.
叛镇释义:背叛朝廷的藩镇。
- 13.
啓封释义:⒈开拆封闭物。《列子·汤问》:“此三寳者,传之十三世矣,而无施於事。匣而藏之,未尝启封。”⒉特指将查封房屋、器物的封条拆去。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它(未名社)被封闭过一次……后来没有事,启封了。”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五:“今天区里决定启封仓库。”⒊古代天子把土地分封给宗亲或有功的大臣。唐 刘禹锡《上门下裴相公启》:“君臣相遇,播於乐章;山河启封,载在盟府。”唐 白居易《薛从可右清道率府仓曹制》:“惟汝父 平,守吾藩镇,能以忠力,殄寇安人。畴庸既以启封,延赏亦宜及
- 14.
国仪释义:国家的礼仪;朝廷的礼仪。《易·观》“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三国 魏 王弼 注:“居近得位,明习国仪者也。”孔颖达 疏:“居在亲近而得其位,明习国之礼仪。”《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三年》:“传瓘 既袭位,更名 元瓘,兄弟名‘传’者皆更为‘元’。以遗命去国仪,用藩镇法。”
- 15.
在所释义:犹言所在地。《史记·平準书》:“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便属在所县。”《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建武 十四年﹞十二月癸卯,詔 益 凉 二州奴婢,自八年以来自讼在所官,一切免为庶人,卖者无还直。”杨树达《积微居读书记·后汉书·光武纪下》“詔 益 梁 二州奴婢”:“在‘在所’今言‘所在地’,‘在所官’谓所在地之官署。”《宋书·孝武帝纪》:“凡诸守莅亲民之官,可详申旧条,勤尽地利。力田善蓄者,在所具以名闻。”《新唐书·藩镇传·李正己》:“政令严酷,在所不敢偶语,威震邻境。”
- 16.
外重释义:谓中央政权以外的地方藩镇势重。
- 17.
大烝释义:祭名。冬时祭先王,以功臣配享。《周礼·夏官·司勋》:“凡有功者,铭书於王之大常,祭於大烝,司勋詔之。”郑玄 注:“死则於烝先王祭之。”明 归有光《宋史论赞·赵普》:“佐 宋 收藩镇之权,解苛暴之令,立三百年忠厚之基,号为元臣,列于大烝,斯无忝矣。”
- 18.
大镇释义:⒈重镇;大藩镇。⒉大集镇。
- 19.
女祸释义:⒈旧称君主宠信女子或女主执政而使国事败坏为女祸。《新唐书·睿宗玄宗纪赞》:“自 高祖 至于 中宗,数十年间,再罹女祸,唐 祚既絶而復续。”⒉指受君王宠信或亲自执政而给国家带来灾祸的女子。元 独乐园主《咏史》:“纷纷女祸握神器,扰扰藩镇横戈鋋。”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三》:“故 汉 唐 宋 女祸、夷狄、乱臣、贼子迭出而不至遽亡。”
- 20.
安史之乱释义:唐朝地方割据势力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起兵,次年占领唐都城长安,玄宗李隆基逃到蜀中。肃宗李亨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至公元763年叛乱被平定。唐朝统治自此由盛而衰,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