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明信 明信的意思
míngxìn

明信

简体明信
繁体
拼音míng xìn
注音ㄇㄧㄥˊ ㄒㄧ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g,(1) 亮,与“暗”相对。【组词】: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组词】: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3) 懂得,了解。【组词】: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4) 公开,不隐蔽。【组词】:明说。明讲。明处。(5) 能够看清事物。【组词】: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6) 睿智。【组词】:英明。贤明。明君。(7) 视觉,眼力。【组词】:失明。(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例句】: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组词】:明日。明年。(10) 中国朝代名。【组词】:明代。(11) 姓。

xìn shēn,(1) 诚实,不欺骗。【组词】: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2) 不怀疑,认为可靠。【组词】:信任。信托。信心。信念。(3) 崇奉。【组词】:信仰。信徒。(4) 消息。【组词】:信息。杳无音信。(5) 函件。【组词】:信件。信笺。信鸽。信访。(6) 随便,放任。【例句】: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7) 同“芯”。(8) 姓。(1) 同“伸”,舒展开。(2) 同“伸”,表白。

基本含义

明确而真实的信件。

明信的意思

明信 [míng xìn]

1. 犹言诚心敬意。犹确信。信物。贤明而诚笃。

明信 引证解释

⒈ 犹言诚心敬意。

《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
南朝 陈 徐陵 《为护军长史王质移文》:“国家体兹明信,有同皎日。”
宋 秦观 《郭子仪单骑见虏赋》:“惟有明信,乃成茂勋。”

⒉ 犹确信。

《后汉书·李法传》:“上疏以为朝焉苛碎……又讥史官记事不实,后世有识,寻功计德,必不明信。”

⒊ 贤明而诚笃。

唐 柳宗元 《送元暠师序》:“中山 刘禹锡,明信人也。”

⒋ 信物。

清 沉起凤 《谐铎·鬼婿》:“妾有玉珮一枚,持献萱堂,以作明信。”


明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信片释义:明信片。
    • 2.
      卡纸释义:每平方米重约二百克,厚度在纸与纸版之间的一种厚纸。 用来制作明信片、卡片、画册衬纸等。
    • 3.
      孚号释义:⒈《易·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 ”孔颖达疏:“‘孚号有厉’者,号,号令也,行决之法,先须号令。夬,以刚决柔,施之於人,则是用明信之法而宣其号令。”后以指君王的号令或诏命。⒉呼吁。
    • 4.
      投影仪释义:使光通过透明幻灯片或影片的传播,或用晦暗物体(如相片或明信片)上光的反射,映射形象到一个表面(如屏幕)上的光学器械。
    • 5.
      明信片释义:专供写信用的硬纸片,邮寄时不用信封。 也指用明信片写成的信。
    • 6.
      明信释义:⒈犹言诚心敬意。《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南朝 陈 徐陵《为护军长史王质移文》:“国家体兹明信,有同皎日。”宋 秦观《郭子仪单骑见虏赋》:“惟有明信,乃成茂勋。”⒉犹确信。《后汉书·李法传》:“上疏以为朝焉苛碎……又讥史官记事不实,后世有识,寻功计德,必不明信。”⒊贤明而诚笃。唐 柳宗元《送元暠师序》:“中山 刘禹锡,明信人也。”⒋信物。清 沉起凤《谐铎·鬼婿》:“妾有玉珮一枚,持献萱堂,以作明信。”
    • 7.
      明恕释义:明信宽厚;明察宽大。《左传·隐公三年》:“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宋 曾巩《韩晋卿莫君陈刑部郎中制》:“夫惟篤於明恕,可以副朕钦恤之心。”明 李东阳《姜贞庵传》:“迁 南京 刑部郎中,讞鞫明恕。”
    • 8.
      明质释义:明信,诚信。
    • 9.
      显允释义:⒈英明信诚。⒉显扬。允,语气助词。
    • 10.
      月试释义:⒈每月考核。《礼记·中庸》:“日省月试,既廩称事,所以劝百工也。”⒉古代国学,府、州、县学每月举行的考试。明 陆容《菽园杂记》卷九:“儒学教諭 朱冕 ……在 崑 庠时,季考、月试,赏罚明信,弟子多所作成。”《清史稿·选举志一》:“顺治 三年,祭酒 薛所藴 奏定 汉 监生积分法,常课外,月试经义、策论各一,合式者拔置一等……月试一等与一分,二等半分,二等以下无分。”
    • 11.
      死戳释义:邮政术语,指贴在信封、明信片或其他包封纸上邮票,销印时邮戳只盖在邮票上,封皮物上未盖到;如将邮票从信封上揭下后,信封上无邮戳痕迹的状态,称之为死戳。
    • 12.
      溪毛释义:⒈溪边野菜。语出《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杜预 注:“溪,亦涧也。毛,草也。”宋 辛弃疾《鹧鸪天·睡起即事》词:“呼玉友,荐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明 刘基《次韵和王文明雨中杂兴》之一:“农人愁饿莩,採擷到溪毛。”清 吴伟业《麦蚕》诗:“三眼收滞穗,五色荐溪毛。”⒉谿毛:溪涧中的水草。语本《左传·隐公三年》:“涧谿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杜预 注:“毛,草也。”孔颖达 疏:“即下文苹蘩蕰藻是也。”清 许迎年《莱阳二姜先生祠》诗:“海涌 峰头祠庙在,谿毛特为
    • 13.
      潢污释义:⒈聚积不流之水。南朝 宋 鲍照《拜侍郎上疏》:“潢污流藻,充金鼎之实。”唐 钱起《酬刘员外雨中见寄》诗:“潢污三逕絶,砧杵四邻稀。”唐 刘禹锡《酬皇甫十少尹暮秋久雨喜晴有怀见示》诗:“扫开云雾呈光景,流尽潢污见路岐。”明 何景明《石矶赋》:“彼执笱繫竹,操绳逝梁,较获易捕,乃潢污之陋渔。”⒉《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意谓只要诚信,即使潢污中的水也可以用来祭祀鬼神。后因以“潢污”谓诚信。前蜀 杜光庭《醮名山灵化词》:“爰择良日,仰报威灵,远中昭告
    • 14.
      片幅释义:明信片的宽度尺寸、规格大小。
    • 15.
      票品释义:邮票、明信片、小型张等邮品的统称。
    • 16.
      蕰藻释义:聚集之藻草。 《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藻草之聚积者。杜预 注:“蕰藻,聚藻也。”杨伯峻 注:“蕰藻,藻草之聚积者。苹、蘩、蕰藻为三种植物。”一说,蕰与藻皆为水草名。见 洪亮吉《左传诂》。清 顾炎武《谒欑宫文》之四:“朔气初收,光风渐转,敬羞蕰藻,重展松楸。”
    • 17.
      证明释义:⒈用一定的材料来表明事物的真实性:事实证明这种说法是对的。⒉法律上指人民法院和诉讼参加人依照法定程序,运用证据查明和证实案件事实的诉讼活动。⒊证明书或证明信。⒋也叫论证。形式逻辑中指根据一些真实的判断,得出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由论题、论据和论证过程三部分组成。
    • 18.
      邮品释义:邮政部门发行的邮票、小型张、明信片等的统称。
    • 19.
      邮折释义:邮品的一种,比明信片大,内附邮票,并印有图案和说明文字。
    • 20.
      邮片释义:即明信片。

明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信片释义:明信片。
    • 2.
      卡纸释义:每平方米重约二百克,厚度在纸与纸版之间的一种厚纸。 用来制作明信片、卡片、画册衬纸等。
    • 3.
      孚号释义:⒈《易·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 ”孔颖达疏:“‘孚号有厉’者,号,号令也,行决之法,先须号令。夬,以刚决柔,施之於人,则是用明信之法而宣其号令。”后以指君王的号令或诏命。⒉呼吁。
    • 4.
      投影仪释义:使光通过透明幻灯片或影片的传播,或用晦暗物体(如相片或明信片)上光的反射,映射形象到一个表面(如屏幕)上的光学器械。
    • 5.
      明信片释义:专供写信用的硬纸片,邮寄时不用信封。 也指用明信片写成的信。
    • 6.
      明信释义:⒈犹言诚心敬意。《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南朝 陈 徐陵《为护军长史王质移文》:“国家体兹明信,有同皎日。”宋 秦观《郭子仪单骑见虏赋》:“惟有明信,乃成茂勋。”⒉犹确信。《后汉书·李法传》:“上疏以为朝焉苛碎……又讥史官记事不实,后世有识,寻功计德,必不明信。”⒊贤明而诚笃。唐 柳宗元《送元暠师序》:“中山 刘禹锡,明信人也。”⒋信物。清 沉起凤《谐铎·鬼婿》:“妾有玉珮一枚,持献萱堂,以作明信。”
    • 7.
      明恕释义:明信宽厚;明察宽大。《左传·隐公三年》:“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宋 曾巩《韩晋卿莫君陈刑部郎中制》:“夫惟篤於明恕,可以副朕钦恤之心。”明 李东阳《姜贞庵传》:“迁 南京 刑部郎中,讞鞫明恕。”
    • 8.
      明质释义:明信,诚信。
    • 9.
      显允释义:⒈英明信诚。⒉显扬。允,语气助词。
    • 10.
      月试释义:⒈每月考核。《礼记·中庸》:“日省月试,既廩称事,所以劝百工也。”⒉古代国学,府、州、县学每月举行的考试。明 陆容《菽园杂记》卷九:“儒学教諭 朱冕 ……在 崑 庠时,季考、月试,赏罚明信,弟子多所作成。”《清史稿·选举志一》:“顺治 三年,祭酒 薛所藴 奏定 汉 监生积分法,常课外,月试经义、策论各一,合式者拔置一等……月试一等与一分,二等半分,二等以下无分。”
    • 11.
      死戳释义:邮政术语,指贴在信封、明信片或其他包封纸上邮票,销印时邮戳只盖在邮票上,封皮物上未盖到;如将邮票从信封上揭下后,信封上无邮戳痕迹的状态,称之为死戳。
    • 12.
      溪毛释义:⒈溪边野菜。语出《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杜预 注:“溪,亦涧也。毛,草也。”宋 辛弃疾《鹧鸪天·睡起即事》词:“呼玉友,荐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明 刘基《次韵和王文明雨中杂兴》之一:“农人愁饿莩,採擷到溪毛。”清 吴伟业《麦蚕》诗:“三眼收滞穗,五色荐溪毛。”⒉谿毛:溪涧中的水草。语本《左传·隐公三年》:“涧谿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杜预 注:“毛,草也。”孔颖达 疏:“即下文苹蘩蕰藻是也。”清 许迎年《莱阳二姜先生祠》诗:“海涌 峰头祠庙在,谿毛特为
    • 13.
      潢污释义:⒈聚积不流之水。南朝 宋 鲍照《拜侍郎上疏》:“潢污流藻,充金鼎之实。”唐 钱起《酬刘员外雨中见寄》诗:“潢污三逕絶,砧杵四邻稀。”唐 刘禹锡《酬皇甫十少尹暮秋久雨喜晴有怀见示》诗:“扫开云雾呈光景,流尽潢污见路岐。”明 何景明《石矶赋》:“彼执笱繫竹,操绳逝梁,较获易捕,乃潢污之陋渔。”⒉《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意谓只要诚信,即使潢污中的水也可以用来祭祀鬼神。后因以“潢污”谓诚信。前蜀 杜光庭《醮名山灵化词》:“爰择良日,仰报威灵,远中昭告
    • 14.
      片幅释义:明信片的宽度尺寸、规格大小。
    • 15.
      票品释义:邮票、明信片、小型张等邮品的统称。
    • 16.
      蕰藻释义:聚集之藻草。 《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藻草之聚积者。杜预 注:“蕰藻,聚藻也。”杨伯峻 注:“蕰藻,藻草之聚积者。苹、蘩、蕰藻为三种植物。”一说,蕰与藻皆为水草名。见 洪亮吉《左传诂》。清 顾炎武《谒欑宫文》之四:“朔气初收,光风渐转,敬羞蕰藻,重展松楸。”
    • 17.
      证明释义:⒈用一定的材料来表明事物的真实性:事实证明这种说法是对的。⒉法律上指人民法院和诉讼参加人依照法定程序,运用证据查明和证实案件事实的诉讼活动。⒊证明书或证明信。⒋也叫论证。形式逻辑中指根据一些真实的判断,得出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由论题、论据和论证过程三部分组成。
    • 18.
      邮品释义:邮政部门发行的邮票、小型张、明信片等的统称。
    • 19.
      邮折释义:邮品的一种,比明信片大,内附邮票,并印有图案和说明文字。
    • 20.
      邮片释义:即明信片。

明信造句

1.秋天的枫叶缓缓落下,像是天空寄来的红色明信片。

2.秋天的落叶像秋姑娘寄来的明信片,寄来了深秋的思念。

3.我的假日过的很快,但是我一张明信片也没有寄给朋友。

4.您的这一组明信片,有收藏价值的;喜欢就可以当一个品种收藏,一定要好好保存。

明信(mingx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明信是什么意思 明信读音 怎么读 明信,拼音是míng xìn,明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明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