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江左 江左的意思
jiāngzuǒ

江左

简体江左
繁体
拼音jiāng zuǒ
注音ㄐㄧㄤ ㄗㄨㄛ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āng,(1) 大河的通称。【组词】:江山。江河。江天。江干(gān)(江边)。江心补漏(喻错过时机,补救已迟)。(2) 特指中国长江。【组词】:江防。江汉。江淮。江左(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东晋、宋、齐、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江右(a.古代指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区;b.旧时江西省的别称)。江东(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三国时吴国的全部地区)。江表(古代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3) 姓。

zuǒ,(1) 面向南时,东的一边,与“右”相对。【组词】:左手。左方。左右。左膀右臂。(2) 地理上指东方。【组词】:山左。江左。(3) 指政治思想上进步或超过现实条件许可的过头思想和行动。【组词】:左派。左翼。左倾。(4) 斜,偏,差错。【组词】:左脾气。左嗓子。(5) 降低官职。【组词】:左迁。(6) 古同“佐”,佐证。(7) 姓。

基本含义

指江南地区,尤指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比喻江南地区的人或事物。

江左的意思

江左 [jiāng zuǒ]

1. 古时在地理上以东,为左,江左也叫“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也指东晋、宋、齐、梁、陈各朝统治的全部地区。

偏安江左。

[sou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江左 引证解释

⒈ 江 东。指 长江 下游以东地区。

五代 丘光庭 《兼明书·杂说·江左》:“晋、宋、齐、梁 之书,皆谓 江 东为 江 左。”
清 魏禧 《日录·杂说》:“江 东称 江 左, 江 西称 江 右,何也?曰:自 江 北视之, 江 东在左, 江 西在右耳。”

⒉ 东晋 及 南朝 宋、齐、梁、陈 各代的基业都在 江 左,故当时人又称这五朝及其统治下的全部地区为 江左,南朝 人则专称 东晋 为 江左

《晋书·温峤传》:“于时 江左 草创,纲维未举, 嶠 殊以为忧。及见 王导 共谈,欢然曰:‘ 江左 自有 管夷吾,吾復何虑!’”
《南史·谢灵运传》:“灵运 少好学,博览羣书,文章之美,与 颜延之 为 江左 第一。”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修札》:“从来名士夸 江左,挥麈今登拜将臺。”


国语词典

江左 [jiāng zuǒ]

⒈ 古代指长江下游以东的地方,即今江苏省南部等地。

《晋书·卷八一·桓宣传》:「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
宋·陆游〈水调歌头·江左占形胜〉词:「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


江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览无馀释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申昜,则一览而尽,故纡馀委曲,若不可测。 ”后以“一览无馀”谓一眼即可全见。
    • 2.
      低卬释义:⒈忽高忽低;时起时伏。卬,通“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低卬夭蟜据以骄驁兮,詘折隆穷蠼以连卷。”《汉书·杨恽传》:“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褎低卬,顿足起舞。”⒉指音节的高低。《新唐书·文艺传序》:“高祖、太宗,大难始夷,沿 江左 餘风,絺句绘章,揣合低卬,故 王、杨 为之伯。”⒊形容世事盛衰、起伏。清 龚自珍《答人问关内侯》:“天必有所趋,天之废封建而趋一统也昭昭矣。然且相持低卬徘徊二千餘年,而后毅然定。”
    • 3.
      俘囚释义:⒈在战争中被掳获的人。《南史·檀道济传》:“议者谓所获俘囚,应悉戮以为京观。”唐 刘知几《史通·杂说中》:“江左 皇族,水乡庶姓,若 司马、刘、萧、韩、王,或出於亡命,或起自俘囚,一诣 桑乾,皆成禁臠。”宋 苏轼《代侯公説项羽辞》:“臣闻 汉王 之父 太公 为俘囚,臣切庆大王获所以胜於 汉 者。”⒉拘禁。宋 朱弁《曲洧旧闻》卷八:“予俘囚十年,外兄不知所在,今观公书此事,则再出世之语昭然矣。”金 高士谈《丙寅刑部中》诗之一:“衅来无朕兆,意外得俘囚。”
    • 4.
      取次释义:⒈亦作“取此”。随便,任意。晋 葛洪《抱朴子·祛惑》:“此儿当兴卿门宗,四海将受其赐,不但卿家,不可取次也。”唐 杜甫《送元二适江左》诗:“经过自爱惜,取次莫论兵。”元 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折:“兀的不取次弃舍,等閒抛掉。”汪文溥《子美嘱题化佛化装百相即柬亚子》诗:“有时西笑入 长安,七贵三公取次看。”⒉草草,仓促。《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何不揭毡看验之?取此行麁疎法令。”宋 陆游《秋暑夜兴》诗:“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元 朱庭玉《青杏子·送别》曲:“肠断处,取次作别离。”⒊次序。北齐
    • 5.
      声张势厉释义:声势煊赫。清 曾国藩《送谢吉人之官江左序》:“是時 和珅 柄國,聲張勢厲,家奴乘高車横行都市無所憚。”
    • 6.
      外江释义:⒈江名。 ⒉江名。⒊旧称长江以南为外江,也称江外。⒋广东、福建等地人称长江左近及以北数省为外江,称其人为外江人。参见“外江话”。
    • 7.
      小北江释义: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北部,是滃江左岸支流,发源于佛冈县北部高岗镇境内的羊子山。
    • 8.
      江左释义:长江下游南岸和长江部分中游东南岸,古称江左,或称江东(古以东为左)。
    • 9.
      没做道理处释义:犹言没理会处。《水浒传》第三五回:“宋江 听了,心中疑影,没做道理处。”《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周经歷 躲了几日,没做道理处,要保全老小,只得假意来投顺 赛儿。”龙公《江左十年目睹记》第二回:“听的 正纲 紧皱眉头,半晌没做道理处。”
    • 10.
      没入脚处释义:没有插脚的地方。形容不知怎样才好。《金瓶梅词话》第十二回:“﹝ 桂姐 ﹞唱毕,把箇 西门庆 欢喜的没入脚处。”龙公《江左十年目睹记》第十四回:“小献 听了大喜,从此常常光顾。遇有疑难时候,便请他起课,指示吉凶,无一不应验如神,把个 小献 欢喜得没入脚处。”
    • 11.
      索虏释义:南北朝 时 南朝 对 北朝 的蔑称。索指发辫,古代北方民族多有发辫,故称。《宋书》有《索虏传》。后亦用以称其他少数民族。唐 刘知几《史通·断限》:“自五胡称制,四海殊宅。江左 既承正朔,斥彼 魏胡。故 氐 羌 有録,索虏成传。”《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二年论》:“宋 魏 以降,南北分治,各有国史,互相排黜,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胡三省 注:“索虏者,以北人辫髮,谓之索头也。”宋 陆游《闻虏乱有感》诗:“近闻索虏自相残,秋风抚剑泪汍澜。”章炳麟《箴新党论》:“索虏入 关 以后,党人已絶,而臭味所遗,百
    • 12.
      记注释义:⒈记录史实。 周 代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汉 代以后,起居注官侍天子左右记录言行。汉 王粲《为刘荆州与袁尚书》:“且当先除 曹操,以卒先公之恨,事定之后,乃议兄弟之怨,使记注之士,定曲直之评,不亦上策邪?”唐 柳虬《上周太祖书》:“而 汉 魏 已还,密为记注,徒闻后世,无益当时,非所谓将顺其美,匡救其恶者也。”《金史·孟浩传》:“浩 对曰:‘良史直笔,君举必书。帝王不自观史,记注之臣乃得尽其直笔。’”⒉起居注;编年实录。隋 牛弘《请开献书表》:“故知衣冠轨物图画记注,播迁之餘,皆归 江左。”《资治通鉴·唐文
    • 13.
      阴室释义:⒈帝王生前的居室。保留以供阴魂出入,故称。《宋书·武帝纪下》:“孝武 大明 中,坏上所居阴室,於其处起 玉烛殿,与羣臣观之。”《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七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江左 诸帝既崩,以其所居殿为阴室,藏诸御服。”⒉背阳之室,阴凉之室。南朝 宋 谢灵运《罗浮山赋》:“朱明之阳光,耀真之阴室。”唐 王勃《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廊轩外敞,淑气长延。阴室中开,鲜飈自激。”唐 柳宗元《柳州东亭记》:“又北闢之以为阴室,作屋於北墉下以为阳室……阴室以违温风焉,阳室以违凄风焉。”⒊太庙祀殇子之室。《晋
    • 14.
      青琐门释义:⒈汉 代宫门名。《后汉书·王允传》:“布 驻马 青琐门 外,招 允 曰:‘公可以去乎?’”《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六年》:“会日暮,术 因烧 南宫 青琐门,欲以胁出 让 等。”⒉泛指宫门。唐 李颀《听董大弹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诗:“长安 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清 龚自珍《退朝遇雪车中忽然有怀吟寄江左》:“青琐门边雪,还疑海上看。”
    • 15.
      龙文释义:⒈龙身上的纹理,龙鳞纹。 ⒉龙形的花纹。⒊指如龙鳞纹的东西。(1)微波。⒋喻雄健的文笔。语出唐韩愈《病中赠张十八》诗:“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明夏完淳《题王叔明<柴桑图>》诗:“祇今江左成龙文,卜历重光启中叶。”⒌喻指书法,书体。⒍骏马名。⒎指龙文剑。⒏《淮南子·本经训》:“龙舟鷁首。”高诱注:“龙舟,大舟也,刻为龙文。”因借“龙文”指刻有龙形花纹的大舟。

江左(jiangz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江左是什么意思 江左读音 怎么读 江左,拼音是jiāng zuǒ,江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江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