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本 [fù běn]
1. 从著作,文件原件或正本复制的本子。
英[ duplicate; ]
2. 著作原稿以外的誊录本。
英[ transcript; copy; ]
副本 引证解释
⒈ 著作、书籍或文件正本以外的复制本。
引《魏书·崔挺传》:“高祖 甚悦,谓 挺 曰:‘别卿以来,倐焉二载。吾所缀文,以成一集,今当给卿副本,时可观之。’”
《隋书·经籍志序》:“煬帝 即位, 秘阁 之书,限写五十副本。”
宋 梅尧臣 《次韵奉和永叔谢王尚书惠牡丹》:“副本能传幸一观,口诵舌摇徒囁囁。”
《水浒传》第十八回:“这个经摺儿是我抄的副本。”
清 叶名沣 《桥西杂记·内阁规制职掌》:“红墻一带为大库门,二典籍厅,满本堂分掌其锁钥,存贮列圣实録、批红副本。”
⒉ 比喻与某物既有联系又极相似的另一物。
引闻一多 《红烛·李白之死》诗:“哎呀!﹝月亮﹞怎地这样一副美貌的容颜!丑陋的尘世!你那有过这样的副本?”
国语词典
副本 [fù běn]
⒈ 依照书籍或文件的正本誊录或影印出来的复制本。在公文书上,副本效力视同正本。
反正本
副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本释义:⒈三个根本。 礼的三本。指天地、先祖、君师。⒉三个根本。治国之三本。指德、功、能。⒊古时内府藏书,图籍各备正本、副本、贮本,合称三本。⒋三个本源。
- 2.
乱鳍肩甲释义:出处是出处为天下3中32级副本黄泉幽境中BOSS牙角鳞掉落。
- 3.
写副释义:书写副本。
- 4.
刓缺释义:⒈亦作“刓闕”。 磨损残缺。前蜀 杜光庭《录异记·许君》:“因得古碑,文字刓缺,不可復识。”宋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遇书史百家,字不刓闕,本不讹谬者,輒市之,储作副本。”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卧佛寺》:“门西有石盘,方广数丈,高亦称是,无纤毫刓缺。”清 王士禛《渔洋诗话》卷中:“东坡《送李孝博之岭表诗》碑,在 蜀冈禪智寺,断仆已久,而字画幸无刓缺。”⒉犹败坏。唐 韩偓《春阴独酌寄同年李郎中》诗:“诗道揣量疑可进,宦情刓缺转无多。”宋 岳珂《桯史·燕山先见》:“若沿边诸郡,士不练习,武备刓缺,则置而
- 5.
副墨释义:⒈指文字,诗文。 ⒉副本。
- 6.
副封释义:谓副本。
- 7.
副本释义:⒈著作原稿以外的誊录本:《永乐大典》副本。⒉藏书中一种书有数本,一本为正本,其余的为副本。⒊文件正本以外的其他本:照会的副本。
- 8.
副贰释义:⒈辅佐。⒉指辅弼重臣。⒊亦作“副二”。指副职,属僚。⒋特指太子,储君。⒌犹副本。⒍王后的头饰。
- 9.
可再入释义:可再入的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一种计算机程序或调度,这种程序或调度编写用来使内存中的同一个副本可以被多个用户共享。
- 10.
图文传真释义:以复制形式传送和接收文字、图表、照片、图像的一种通信方式。利用光电扫描方式,将原件黑白深浅不同的图像变换为电信号发送。接收机收到后,在同步扫描基础上,用电光、电热等方法即时复制出与原件相同的副本。传真机同时具有发送和接收的功能。
- 11.
对同释义:旧时公文用语。谓校对及纠正讹误,使副本与正本文字相同。
- 12.
对校释义:⒈亦作“对较”。古代校书,两人对坐,一持原本诵读,一持副本核对有无讹误,因称“对校”。后泛指用两种不同的版本互相校勘。⒉对照比较。
- 13.
录书释义:公文存档的副本。
- 14.
影本释义:[书籍碑贴等]用影印、复印、照相或临摹真迹复制而成的副本。
- 15.
悲鸣洞穴释义:《地下城与勇士》中的远古副本,在60级版本中被称为地下城当中最难闯的地图。
- 16.
抄报释义:把原件抄录或复制后的副本报送给上级有关部门或人员。
- 17.
抄白释义:⒈公文的抄本或副本。《水浒传》第二二回:“宋太公 三年前出了 宋江 的籍,告了执凭文帖。见有抄白在此,难以勾捉。”⒉抄录。《元典章·吏部六·儒吏》:“宣敕委官办验得别无冒伪,将抄白对读无差的本,分付该犯家属收掌听候去讫。”《西游补》第四回:“又早有人抄白第一名文字,在酒楼上摇头诵念。”《苦社会》第四三回:“﹝ 子丰 ﹞就在袋里取出张抄白的公文。”
- 18.
抄送释义:把原件抄录或复制后的副本送交给有关部门或人员。
- 19.
正本释义:⒈指某一具有多种文本的文件中能作为正式依据的一份。与“副本”相对。⒉指同一藏书的多种版本中最原始或最珍贵的一本。
- 20.
毒暴龙释义:使用鱼叉枪和蒸汽孔来攻克的BOSS毒暴龙是剑灵血浪鲨湾副本第一地区中45级的BOSS,有着170万的生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