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逆道 逆道的意思
dào

逆道

简体逆道
繁体
拼音nì dào
注音ㄋㄧˋ ㄉ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ì,(1) 方向相反,与“顺”相对。【组词】:逆流。逆行。逆风。逆转(zhuǎn )(局势恶化)。莫逆之交。(2) 抵触,不顺从。【组词】:忤逆。忠言逆耳。(3) 背叛,背叛者或背叛者的。【组词】:叛逆。逆产。(4) 迎接。【例句】:逆旅(旅店)。(5) 预先。【例句】:逆料(预料)。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基本含义

违背正道,走相反的路

逆道的意思

逆道 [nì dào]

1. 违背事理。

3. 指叛逆的行为。

逆道 引证解释

⒈ 违背事理。

《晏子春秋·外篇下十》:“且夫见色而忘义,处富贵而失伦,谓之逆道。”
唐 颜真卿 《守政帖》:“吾去岁中言事得罪,又不能逆道苟时,为千古罪人也。”

⒉ 指叛逆的行为。

《史记·李斯列传》:“今 高 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如 子罕 相 宋 也;私家之富,若 田氏 之於 齐 也。兼行 田常、子罕 之逆道而劫陛下之威信,其志若 韩玘 为 韩安 相也。”
汉 王符 《潜夫论·衰制》:“愚君闇主,託坐於左,而姦臣逆道,执轡於右。”


逆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矫诬释义:谓假借名义以行诬罔;虚妄。 《书·仲虺之诰》:“夏王 有罪,矫诬上天,以布命于下。”蔡沉 集传:“矫,与矫制之矫同;诬,罔…… 桀 知民心不从,矫诈诬罔,託天以其众。”《魏书·崔浩传》:“﹝ 浩 ﹞性不好 老庄 之书……曰:‘此矫诬之説,不近人情。’”《资治通鉴·宋营阳王景平元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託圣贤以伸其説谓之矫;圣贤无是事,寓言而加詆谓之诬。”唐 李白《日出入行》:“鲁阳 何德,驻景挥戈。逆道违天,矫诬实多。”清 唐甄《潜书·非文》:“二十三代之编籍,閼塞其心;序论传志之空言,矫诬其理。”@
    • 2.
      贞夫释义:⒈志节坚定、操守方正的人。 晋 陶潜 《读史述九章·鲁二儒》诗:“介介若人,特为贞夫。” 元 耶律楚材 《和裴子法韵》:“君子道消小人用,贞夫远弃利名酒。” 清 阎尔梅 《上史阁书》:“今天下夷寇交訌,陵畿沦没,正志士抚膺,贞夫抱慟之秋。”⒉指妻死不再娶的男子。《魏书·列女传·刁思遵妻鲁氏》:“贞夫节妇,古今同尚,可令本司依式标牓。” 唐 李公佐 《谢小娥传》:“如 小娥 ,足以儆天下逆道乱常之心,足以观天下贞夫孝妇之节。” 许地山 《缀网劳蛛·黄昏后》:“这事(男子乳育婴孩)一定要孝子才办得到,贞夫是不
    • 3.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释义: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
    • 4.
      顺道者昌,逆德者亡释义: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同“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逆道(nid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逆道是什么意思 逆道读音 怎么读 逆道,拼音是nì dào,逆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逆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