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克复 克复的意思

克复

简体克复
繁体克復
拼音kè fù
注音ㄎㄜˋ ㄈ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è,(1) 能够。【组词】:克勤克俭。(2) 战胜,攻下。【组词】:攻克。克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3) 制伏。【组词】:克服。克制。克己奉公。以柔克刚。(4) 严格限定。【组词】:克日。克期。克扣。(5) 消化。【组词】:克食。(6)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例句】: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7)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fù,(1) 回去,返。【组词】:反复。往复。(2) 回答,回报。【组词】:复命。复信。复仇。(3) 还原,使如前。【组词】:复旧。复婚。复职。光复。复辟。(4) 副词,又,再。【组词】:死灰复燃。一去不复返。(5) 重复,重叠。【组词】:复习。复诊。复审。复现。复议。(6) 许多的,不是单一的。【例句】:重(chóng)复。繁复。复杂。复姓。

基本含义

克服困难,恢复失去的东西。

克复的意思

克复 [kè fù]

1. 能够恢复。

克复旧物。

[ resume; ]

2. 用武力收复失地。

克复城池。

[ retake; recover; recapture; ]

3. 克服。

[ overcome; surmount; conquer; get over; ]

克复 引证解释

⒈ 能够恢复。

《国语·晋语九》:“基於其身,以克復其所。”
韦昭 注:“始更修之於身,以能復其先。”
《三国演义》第一〇三回:“使得上报君恩,下救民命,克復旧物,永延 汉 祀。”

⒉ 攻克收复。

三国 蜀 诸葛亮 《为后帝伐魏诏》:“除患寧乱,克復旧都。”
《水浒传》第一一七回:“请陛下早选良将,添调精鋭军马,同保 乌龙岭 关隘,以图退贼,克復城池。”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步》:“沪宁 的克复,在看见电报的那天,我已经一个人私自高兴过两回了。”

⒊ 犹克服。参见“克服”。

郭沫若 《蒲剑集·青年哟,人类的春天》:“他们不仅把老衰现象克复了,甚至连死亡现象都可以克复。”

⒋ 用武力收复。

《晋书·王导传》:“导 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剋復神州,何至作 楚 囚相对泣邪?’”
《南史·宋纪上》:“公精贯朝日,气陵虹蜺,奋起灵武,大歼羣慝,剋復皇邑,奉歆神祇。”
《梁书·武帝纪中》:“马仙琕 大破 魏 军,斩馘十餘万,剋復 胊山城。”
《太平广记》卷四八六引 唐 薛调 《无双传》:“仙客 捨輜骑警走,归 襄阳,村居三年。后知剋復,京师重整,海内无事。乃入京,访舅氏消息。”

⒌ 恢复。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遂披帷相见,悲喜交切。控左援绥,同乘至 洛,遂为室家,剋復旧好。”


国语词典

克复 [kè fù]

⒈ 能够恢复。

《国语·晋语九》:「基于其身,以克复其所。」
《三国演义·第一〇三回》:「克复旧物,永延汉祀。」

⒉ 攻战而收复失地。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水浒传·第一一七回》:「以图退贼,克复城池。」

失守


克复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光复释义:收复(被侵占的国土),恢复(已亡的国家或旧典章、文物)。《晋书·桓温传》:“光复旧京,疆理华夏。”
    • 2.
      规复释义:谋划恢复(失地、制度等):规复旧土。规复秩序。
    • 3.
      恢复释义:⒈变成原来的样子:秩序恢复了。 健康已完全恢复。⒉使变成原来的样子;把失去的收回来:恢复原状。恢复失地。
    • 4.
      复兴释义:⒈衰落后再兴盛起来:民族复兴。文艺复兴。⒉使复兴:复兴国家。复兴农业。
    • 5.
      复原释义:⒈病后恢复健康:身体已经复原。也作复元。⒉恢复原状:被破坏的壁画已无法复原。
    • 6.
      收复释义:(将失去的领土或阵地)重新夺回:收复失地。

克复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失守释义:防守的地区被敌方占领:阵地失守。

克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克复释义:经过战斗而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地方):克复失地。
    • 2.
      揭参释义:弹劾。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邮政·总论》:“上官媒揑有司之短长,跟胥播弄属役之过失,非以贪污揭参而挟诈,即以不法衙蠧而访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不多几天,省里来了委员,把姓 朱 的上了刑具,提回省里,原来已经揭参出去了。”李劼人《大波》第三章五:“这个克复 新津 的责任,大人最好是交给 朱统制,并且给他一个限期……违了限,就揭参他。”
    • 3.
      歆动释义:⒈欣喜动心。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夜叉国》:“问:‘何以为官?’曰:‘出则舆马,入则高堂,上一呼而下百诺,见者侧目视,侧足立:此名为官。’少年甚歆动。”⒉触动;惊动。明 李东阳《麓堂诗话》:“其所为问答议论,初不过骨角玉石面目采色之间,而感发歆动,不能自已。”清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乾称下》:“由其不窥圣学,乍於流俗利欲之中闻清脱之説,意为歆动。”郭沫若《北伐途次》三十:“在那大会的兴奋还未平复的时候得到 九江 克复的消息……把 武汉 三镇都歆动了。”
    • 4.
      翊赞释义:辅佐;帮助。《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方将翊赞宗杰,以兴微继绝,克复为己任故也。”
    • 5.
      进复释义:进军而克复某地。

克复(ke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克复是什么意思 克复读音 怎么读 克复,拼音是kè fù,克复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克复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