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ǐ tī,(1) 〔体己〕❶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❷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wú mó,(1) 没有,与“有”相对;不。【组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wán,(1) 全。【组词】:完备。完全。完整。完善。完好。完璧归赵。覆巢无完卵。(2) 尽,无。【组词】:用完了。煤烧完了。(3) 做成,了结。【组词】:完毕。完成。完结。(4) 交纳。【组词】:完粮。完税。(5) 姓。
fū,(1) 肉体表面的皮。【组词】:皮肤。肌肤。切肤之痛。体无完肤。(2) 表面的,浅薄的。【组词】:肤浅。肤泛。(3) 大。【例句】:“薄伐猃狁,以奏肤公”(“肤公”即“大功”)。
1. 全身没有一块好皮肤。形容浑身受伤。
英[ have cuts and bruises all over the body; be a mass of bruises; ]
2. 比喻论点被彻底驳倒或文章被大量删改。
英[ be thoroughly refuted; be refuted to the last point; ]
⒈ 全身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
引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黥》:“杨虞卿 为京兆尹时,市里有三 王子,力能揭巨石。遍身图刺,体无完肤。”
《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帝怒,下 贯(罗贯 )狱;狱吏榜掠,体无完肤。”
《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经年征战,不得回归,衣生虱蟣,疮痍溃烂,体无完肤。”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三官保》:“木棒铁尺,乱下如雨,一霎,体无完肤,四肢不能转侧。”
⒉ 比喻被责骂得很厉害,或被批驳得一无是处。
引朱自清 《经典常谈·尚书》:“两书辨析详明,证据确凿,教伪 孔 体无完肤,真相毕露。”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一章:“各位律师把他说的鬼话驳得体无完肤,哑口无言。”
⒈ 身上没有一块皮肤是完好的,形容受伤惨重。唐·段成式也作「肌无完肤」、「身无完肤」。
引《旧五代史·卷三五·唐书·明宗本纪一》:「事武皇三十年,排难解纷,栉风沐雨,冒刃血战,体无完肤,何艰险之不历!」
《酉阳杂俎·卷八·黥》:「自颈以下,遍刺白居易舍人诗。……凡刻三十余首,体无完肤。」
近皮开肉绽 遍体鳞伤 鳞伤遍体 伤痕累累
反完美无缺
⒉ 比喻遭人批评、驳斥的,一无是处,面目全非。
例如:「他被批评得体无完肤。」
1.这篇文章被他批驳得体无完肤。
2.在火灾现场被救出来的伤者,十有八九体无完肤,呻吟不绝。
3.他的发言,大家不以为然,反而把他驳得体无完肤。
4.他虽然被敌人打得体无完肤,却仍坚决不投降。
5.战士王刚虽被敌人打得体无完肤,但仍坚贞不屈。
6.敌人的严刑拷打,虽然使江姐体无完肤,伤痕累累,但是江姐仍然没有吐露一句党的秘密。
7.他曾在敌人法庭上慷慨陈词,把敌人驳得体无完肤。
8.持反对意见的发言者把布朗先生的论点驳得体无完肤。
9.这篇檄文把敌人的反动谬论驳斥得体无完肤。
10.我所提出的建议案,竟然被长官批评得体无完肤,真是让人洩气。
11.他们纷纷进来发言,把他驳得体无完肤。
12.他提出这些观点,正如入室操戈,驳得对方体无完肤。
13.他从火场被救出来后,全身被烧得体无完肤。
14.这种错误的观点当然会被批判得体无完肤。
15.这些流氓真狠,竟然把他打得体无完肤。
16.这孩子被送来医院时,全身烫伤,几可说是体无完肤。
17.这篇论文的主题思想,是彻头彻尾的人文主义的翻版,早就被列宁批判得体无完肤了。
18.小何的观点是错误的,所以在辩论会上,他的“高论”被同学们批驳得体无完肤。
19.树懒即使被森林大火烧的体无完肤,也不愿挪动那懒惰的躯体。
20.那个人睁开眼睛,看着他的伤处,他几乎体无完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