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ù,(1) 意外的事情。【组词】:事故。变故。故障。(2) 原因。【组词】:缘故。原故。(3) 有心,存心。【组词】:故意。故杀(有意谋杀)。明知故犯。(4) 老,旧,过去的,原来的。【例句】:故事(a.旧事,成例;b.有连贯性的比较完整的事情,比较适合于口头讲述,“事”读轻声)。故人。故乡。故土(故乡)。故园(故乡)。故居。故国(故乡,亦指祖国)。故纸堆(泛指旧而多的文籍)。革故鼎新(“革”,除去;“鼎”,更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故步自封(“故步”,原来的步子;“封”,限制;喻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亦作“固步自封”)。(5) 朋友,友情。【组词】:亲故。沾亲带故。(6) 死亡(指人)。【组词】:故去。病故。(7) 所以,因此。【组词】:故此。故而。(8) 古同“顾”,反而。
shì,(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组词】:事情。事件。事业。(2) 变故。【例句】: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3) 职业。【例句】:谋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例句】:你走吧,没你的事了。(5) 办法。【例句】: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组词】:不事生产。无所事事。(7) 服侍。【组词】:事父母。
[释义]
(1) (名)基本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
(2) (名)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
[构成]
偏正式:故(事
[例句]
故事情节。(作定语)
1. 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
例奉行故事。
虚应故事。
英[ old practice; ]
2. 掌故,典故。
英[ history; ]
3. 旧事,先例。
例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宋·苏洵《六国论》
4. 用作讲述的事情,凡有情节、有头有尾的皆称故事。
例民间故事。
英雄故事。
英[ story; ]
5. 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故事梗概。
英[ episode; plot; ]
⒈ 旧事,旧业。
引《商君书·垦令》:“知农不离其故事,则革必垦矣。”
《史记·太史公自序》:“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
⒉ 先例,旧日的典章制度。
引《汉书·刘向传》:“宣帝 循 武帝 故事,招名儒俊材置左右。”
宋 胡铨 《戊午上高宗封事》:“檜 乃厉声曰:‘侍郎知故事,我独不知!’”
⒊ 典故。
引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自《西崑集》出,时人争效之。诗体一变,而先生老辈患其多用故事,至於语僻难晓。”
⒋ 花样。
引《红楼梦》第六一回:“吃腻了肠子,天天又閙起故事来了。”
⒌ 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一系列为表现人物性格和展示主题服务的有因果联系的生活事件。
⒍ 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⒈ 旧例、老规矩。
引《汉书·卷五四·苏建传》:「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表》:「然阙而不篡者,乃各有故事,而在职司也。」
⒈ 传说中的旧事,或杜撰的事情。
引《西游记·第一三回》:「又念一卷孔雀经,及谈苾?洗业的故事。」
例如:「小朋友听老师说故事。」
反新闻
⒉ 事故。
引《红楼梦·第六一回》:「吃腻了膈,天天又闹起故事来了。」
1.受恩图报,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韩信一饭千金的故事,可以说是一段佳话。
2.那位女孩舍身救助丹顶鹤的故事,一时被传为美谈。
3.这个刊物转载了那个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
4.雷锋的故事,现在几乎凫趋雀跃。
5.他们的爱情故事可谓是一波三折,大起大落。
6.他讲的故事往往情趣横生,十分动人。
7.这部小说通过离奇的故事情节进行惩恶劝善。
8.这部小说演绎了一段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
9.那些布满了忠孝节义、离合悲欢的故事曾困惑了他。
10.他讲起故事来绘影绘声,非常吸引人。
11.这个缠绵悱恻的情感故事真让人百感交集。
12.他尽给我们讲荒诞无稽的故事。
13.官员访视地方,若如走马看花般虚应故事,岂能深入了解?
14.郑人买履的故事之所以流传至今,就是因为几千年来犯教条死板错误的至今还大有人在。
15.他唯恐人间没有逆伦的故事,偏要用笔铺张扬厉起来,以耸动低级趣味读者的眼目。
16.让人们讲故事他们可以滔滔不绝,但是却经常闭目塞听。
17.这件发人深省的故事清楚地告诉我们,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会产生影响。
18.不过在这个缺席裁判的故事里,他或他的后学却不免有点上下其手。
19.这故事滑稽极了,使我们笑得不亦乐乎。
20.单位的同事,每每提起老王不拘小节的故事,就会引起阵阵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