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jù,(1) 器物。【组词】:器具。(2) 备有。【组词】:具备。具有。别具只眼(形容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3) 备,办。【组词】:具呈。具结。具名。具领。敬具菲酌。(4) 古同“俱”,都,完全。(5) 量词,用于某些器物和棺材、尸体。【组词】:座钟一具。一具男尸。
1. 谓空有条文。
2. 指条文。
3. 梳妆匣子。又称奁具。小巧精致,用以放置梳妆用具、金银珠宝、首饰等。
5. 指笔墨纸砚等用于作书画诗文和学习的物品。
⒈ 谓空有条文。
引《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且 秦 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惻隐之实。”
司马贞 索隐:“谓空具其文而无其实也。”
《宋史·哲宗纪一》:“有司奉行失当,几於烦扰,或苟且文具,不能布宣实惠。”
《元典章·台纲二·察司合察事理》:“按察司官所至之处……体究一切非违,务要实行,无为文具。”
章炳麟 《政闻社社员大会破坏状》:“明 时黄册盖多有不实者,及一条鞭法盛行,而编审亦为文具。”
⒉ 指条文。
引宋 陈亮 《廷对》:“草茅亦以故事视之,以文具应之。”
严复 《救亡决论》:“致文具空存,邦基陧阢。”
⒊ 梳妆匣子。又称奁具。小巧精致,用以放置梳妆用具、金银珠宝、首饰等。
引《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月朗 ﹞説罢,命从人挈一描金文具至前,封锁甚固,正不知什么东西在里面。”
《红楼梦》第五七回:“我看见你文具儿里头有两三面镜子,你把那面小菱花的给我留下罢。”
⒋ 指笔墨纸砚等用于作书画诗文和学习的物品。
引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湖主》:“登其亭,见案上设有文具。”
《花月痕》第十一回:“采秋 因向 荷生 道:‘你带有文具要写对子,这里写罢。’於是跟班们就中间方桌,摆上文具。”
⒈ 读书写字所用的器具。如纸、墨、笔、砚等。
⒉ 空有形式,而无实质。
引《汉书·卷五〇·张释之传》:「且秦以任刀笔之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其敝徒文具,亡恻隐之实。」
⒊ 古时女性的梳妆匣。
引《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说罢,命从人挈一描金文具至前,封锁甚固,正不知什么东西在里面。」
《红楼梦·第五七回》:「我看见你文具里头有两三面镜子,你把那面小菱花的给我留下罢。」
1.文具盒里的东西一应俱全,你要用什么就用什么。
2.我看见一个文具盒很喜欢,就信以为真,结果烂了。
3.李明有一个用了多少年的文具盒,快要破了,却敝帚自珍,舍不得扔!
4.这个文具盒不仅美观,而且实用。
5.小学生要爱惜自己的书本和文具,不要把它们弄坏了。
6.文具盒每天晚上都会用她清柔的歌声哄笔宝宝们睡觉。
7.人生就像文具盒,我们每天都在装笔。
8.课上,我拿出文具盒,他高兴的笑了。
9.文具盒在我的书包里很安静。
10.课上,文具们很辛苦的为我服务。
11.铅笔在我的文具盒和钢笔打闹着。
12.夜深了,文具盒用她清柔的歌声哄笔宝宝们睡觉了。
13.晚上,躺在被窝里,我能听到文具们悄声议论着自己的功劳。
14.文具盒的脸上被我不小心弄破了。
15.文具盒里的文具都生气的睡觉了。
16.下课了,我的文具们也要休息了。
17.文具盒穿上了漂亮的外套,可高兴了。
18.清晨,我要上学了,文具盒也高兴了。
19.同学们纷纷向灾区小朋友捐献图书和文具。
20.他的大书包里各种文具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