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动容 动容的意思
dòngróng

动容

简体动容
繁体動容
拼音dòng róng
注音ㄉㄨㄥˋ ㄖㄨ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òng,(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组词】:变动。波动。浮动。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动(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动动全国”)。(2) 使开始发生。【组词】:发动。(3) 使用。【组词】:动用。动武。动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组词】:感动。动人心弦。娓娓动听。动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例句】:这几天不动荤腥。(6) 非静止的。【组词】:动画。(7) 可变的。【组词】:动产。(8) 行为。【组词】:举动。动作。(9) 常常。【组词】:动辄得咎。

róng,(1) 包含,盛(chéng)。【组词】:容器。容量(liàng )。容积。容纳。无地自容。(2) 对人度量大。【组词】:容忍。宽容。(3) 让,允许。【组词】:容让。不容人说话。(4) 相貌,仪表,景象,状态。【组词】:容止。容颜。容光。容貌。仪容。军容。市容。阵容。姿容。(5) 或许,也许。【组词】:容或。(6) 姓。

基本含义

感动,激动。

动容的意思

动容 [dòng róng]

1. 脸上显露出受了感动的表情。

[change countenance; be visibly moved;]

动容 引证解释

⒈ 举止仪容。

《孟子·尽心下》:“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
宋 陈亮 《经书发题·礼记》:“尽吾之心,则动容周旋,无往而不中矣。”
明 张居正 《乞崇圣学以隆圣治疏》:“临朝听政,动容出辞,无一不中於礼节。”

⒉ 亦作“动溶”、“动搈”。动摇;摇荡。

《楚辞·九章·抽思》:“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
王逸 注:“言风起而草木之类摇动。”
《淮南子·原道训》:“动溶无形之域。”
刘文典 集解:“溶为搈叚……《説文·手部》:‘搈,动搈也。’溶、搈同音通用。”

⒊ 脸上出现受感动的表情。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三年,帝饗卫士於 南宫,因从皇太后周行掖庭池阁,乃閲 阴太后 旧时器服,愴然动容。”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维》:“﹝公主﹞即令独奏新曲,声调哀切,满座动容。”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四:“宣宗 览奏动容,特旨嘉奬。”
徐迟 《地质之光》:“这一席话,说得听者动容,低首心折。”


国语词典

动容 [dòng róng]

⒈ 脸色改变,多指感动之意。

《文明小史·第六〇回》:「这时两湖总督蒋铎上了个吁请立宪的折子,上头看了很为动容,就发下来叫军机处各大臣议奏。」

⒉ 动作与仪容。

《孟子·尽心下》:「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

⒊ 摇摆。

《楚辞·屈原·九章·哀郢》:「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


动容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动心释义:思想、感情发生波动,多指产生某种动机、欲望等:见财不动心。 经人一说,他也就动了心了。
    • 2.
      动怒释义:发怒。
    • 3.
      动情释义:⒈情绪激动:她越说越动情,泪水哗哗直流。⒉产生爱慕的感情。
    • 4.
      梦见释义:⒈〈动〉义同“梦见mèng jian”。 ⒉〈动〉梦中看到。

动容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冷漠释义:(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神情冷漠。 冷漠的态度。

动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事释义:⒈正业。《管子·问》:“乡子弟力田为人率者几何人?国子弟之无上事,衣食不节,率子弟不田弋猎者几何人?”⒉指君事,国事。汉 刘安《上书谏伐南越》:“越 人名为藩臣,贡酎之奉,不输大内,一卒之用,不给上事。”⒊向朝廷上书言事。《后汉书·隗嚣传》:“嚣 宾客、掾史多文学生,每所上事,当世士大夫皆讽诵之。”⒋指所上的奏章。《三国志·吴志·吴主传》:“今省上事,款诚深至,心用慨然,悽愴动容。”⒌接任;就职。《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壬午,延寿 下令,以来月朔日於待贤馆上事,受文武官贺。”《续资治通鉴
    • 2.
      令人动容释义:动容:指脸上显露出受了感动的表情,形容被言语、行为所感动。令人动容:指非常令人感动。
    • 3.
      动搈释义:见“动容”。
    • 4.
      动溶释义:见“动容”。
    • 5.
      扶舆释义:⒈亦作“扶於”、“扶与”。犹扶摇。盘旋升腾貌。汉 王褒《九怀·昭世》:“登羊角兮扶舆,浮云漠兮自娱。”唐 韩愈《送廖道士序》:“气之所穷,盛而不过,必蜿蟺扶舆,磅礴而鬱积。”明 刘基《满庭芳·寿石末公》词:“收拾尽,乾坤清淑,为瑞在扶舆。”孙中山《祭伍秩庸博士文》:“南纪奥区,扶舆磅礴,篤生哲人,树立岳岳。”⒉亦作“扶於”、“扶与”。旋转貌。《淮南子·修务训》:“今鼓舞者,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於猗那,动容转曲。”高诱 注:“扶转,周旋,更曲意更为之。”刘文典 集解引 王念孙 曰:“高 注传写脱误,当作‘
    • 6.
      改容释义:⒈改变仪容;动容。《庄子·德充符》:“子产 蹵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称!’”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禰衡 被 魏武 謫为鼓吏。正月半试鼓,衡 扬枹为《渔阳》,掺檛渊渊,有金石声,四坐为之改容。”《旧唐书·柳公权传》:“穆宗 政僻,尝问 公权 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諫也。”清 陈梦雷《绝交书》:“老朽布衣受封时,已甘与儿辈闔门其毙,年兄亦为改容。”⒉犹改扮。清 顾炎武《剪发》诗:“稍稍去鬢毛,改容作商贾。”
    • 7.
      肫挚释义:真挚诚恳。清 昭槤《啸亭杂录·徐文定公》:“公首言‘二王之罪,诚不容诛,愿皇上念手足之情,暂免一时之死’等语,情词肫挚,上为之动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在我是以为闲闲一件事,却累他送了礼物,还赔了眼泪,倒叫我难为情起来。’继之 道:‘这也足见他的肫挚!’”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诗歌者,感情之产物也。虽其中之想象的原质亦须有肫挚之感情为之素地,而后此原质乃显。”
    • 8.
      苇然释义:动容貌。
    • 9.
      话言释义:⒈美善之言;有道理的话。《诗·大雅·抑》:“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毛 传:“话言,古之善言也。”唐 刘知几《史通·六家》:“盖《书》之所主,本於号令,所以宣王道之正义,发话言於臣下,故其所载,皆典、謨、训、誥、誓、命之文。”清 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九:“若然,则所谓不可教训,不知话言,不惟方命圮族而已,四岳何为而举?而 尧 何为姑试之耶?皆不可通。”章炳麟《序<革命军>》:“嗟呼!世皆嚚昧而不知话言,主文讽切,勿为动容。”⒉泛指话语。宋 陆游《谢徐居厚汪叔潜携酒见访》诗:“话言犹在耳,造次敢不佩
    • 10.
      辞气释义:语气;口气。 《论语·泰伯》:“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何晏 集解引 郑玄 曰:“出辞气能顺而説之,则无恶戾之言入於耳。”《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曹子 以一剑之任,枝 桓公 之心於坛坫之上,颜色不变,辞气不悖。”唐 韩愈《论荐侯喜状》:“五月初至此,自言为阁下所知,辞气激扬,面有矜色。”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司马武子忠节》:“靖康 间奉使 金国,辞气激烈,谋略深远。”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长亭》:“石 方就枕,闻叩扉甚急;起视,则 长亭 掩入,辞

动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事释义:⒈正业。《管子·问》:“乡子弟力田为人率者几何人?国子弟之无上事,衣食不节,率子弟不田弋猎者几何人?”⒉指君事,国事。汉 刘安《上书谏伐南越》:“越 人名为藩臣,贡酎之奉,不输大内,一卒之用,不给上事。”⒊向朝廷上书言事。《后汉书·隗嚣传》:“嚣 宾客、掾史多文学生,每所上事,当世士大夫皆讽诵之。”⒋指所上的奏章。《三国志·吴志·吴主传》:“今省上事,款诚深至,心用慨然,悽愴动容。”⒌接任;就职。《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壬午,延寿 下令,以来月朔日於待贤馆上事,受文武官贺。”《续资治通鉴
    • 2.
      令人动容释义:动容:指脸上显露出受了感动的表情,形容被言语、行为所感动。令人动容:指非常令人感动。
    • 3.
      动搈释义:见“动容”。
    • 4.
      动溶释义:见“动容”。
    • 5.
      扶舆释义:⒈亦作“扶於”、“扶与”。犹扶摇。盘旋升腾貌。汉 王褒《九怀·昭世》:“登羊角兮扶舆,浮云漠兮自娱。”唐 韩愈《送廖道士序》:“气之所穷,盛而不过,必蜿蟺扶舆,磅礴而鬱积。”明 刘基《满庭芳·寿石末公》词:“收拾尽,乾坤清淑,为瑞在扶舆。”孙中山《祭伍秩庸博士文》:“南纪奥区,扶舆磅礴,篤生哲人,树立岳岳。”⒉亦作“扶於”、“扶与”。旋转貌。《淮南子·修务训》:“今鼓舞者,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於猗那,动容转曲。”高诱 注:“扶转,周旋,更曲意更为之。”刘文典 集解引 王念孙 曰:“高 注传写脱误,当作‘
    • 6.
      改容释义:⒈改变仪容;动容。《庄子·德充符》:“子产 蹵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称!’”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禰衡 被 魏武 謫为鼓吏。正月半试鼓,衡 扬枹为《渔阳》,掺檛渊渊,有金石声,四坐为之改容。”《旧唐书·柳公权传》:“穆宗 政僻,尝问 公权 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諫也。”清 陈梦雷《绝交书》:“老朽布衣受封时,已甘与儿辈闔门其毙,年兄亦为改容。”⒉犹改扮。清 顾炎武《剪发》诗:“稍稍去鬢毛,改容作商贾。”
    • 7.
      肫挚释义:真挚诚恳。清 昭槤《啸亭杂录·徐文定公》:“公首言‘二王之罪,诚不容诛,愿皇上念手足之情,暂免一时之死’等语,情词肫挚,上为之动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在我是以为闲闲一件事,却累他送了礼物,还赔了眼泪,倒叫我难为情起来。’继之 道:‘这也足见他的肫挚!’”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诗歌者,感情之产物也。虽其中之想象的原质亦须有肫挚之感情为之素地,而后此原质乃显。”
    • 8.
      苇然释义:动容貌。
    • 9.
      话言释义:⒈美善之言;有道理的话。《诗·大雅·抑》:“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毛 传:“话言,古之善言也。”唐 刘知几《史通·六家》:“盖《书》之所主,本於号令,所以宣王道之正义,发话言於臣下,故其所载,皆典、謨、训、誥、誓、命之文。”清 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九:“若然,则所谓不可教训,不知话言,不惟方命圮族而已,四岳何为而举?而 尧 何为姑试之耶?皆不可通。”章炳麟《序<革命军>》:“嗟呼!世皆嚚昧而不知话言,主文讽切,勿为动容。”⒉泛指话语。宋 陆游《谢徐居厚汪叔潜携酒见访》诗:“话言犹在耳,造次敢不佩
    • 10.
      辞气释义:语气;口气。 《论语·泰伯》:“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何晏 集解引 郑玄 曰:“出辞气能顺而説之,则无恶戾之言入於耳。”《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曹子 以一剑之任,枝 桓公 之心於坛坫之上,颜色不变,辞气不悖。”唐 韩愈《论荐侯喜状》:“五月初至此,自言为阁下所知,辞气激扬,面有矜色。”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司马武子忠节》:“靖康 间奉使 金国,辞气激烈,谋略深远。”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长亭》:“石 方就枕,闻叩扉甚急;起视,则 长亭 掩入,辞

动容造句

1.听到老王那段椎心泣血的遭遇,每个人都为之动容

2.看他说得声泪俱下,所有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3.看到这么悽惨的景像,再怎么铁石心肠的人,都难免动容

4.凤凰花开时满树结花,火红一片;花谢瓣落,树下宛如铺上一层红毯,令人动容

5.漓山的山像一位高大的战士,拥有高大无比的身躯;拥有令人心生敬畏的畏惧感;拥有任何情况都不会动容的沉着感。

6.美是让人惊叹不已、意境深远的油画;美是让人听之动容、旋律优美的音乐。

7.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语文是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语文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动容

8.听了他的哭诉,一向严历的父亲也不由得动容了。

动容(dongr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动容是什么意思 动容读音 怎么读 动容,拼音是dòng róng,动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动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