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赤狄 赤狄的意思
chì

赤狄

简体赤狄
繁体
拼音chì dí
注音ㄔˋ ㄉㄧ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ì,(1) 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组词】:赤血。赤字。(2) 真诚,忠诚。【例句】:赤诚(极其真诚)。赤忱。赤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赤胆忠心。(3) 空无所有。【组词】:赤手空拳。赤地千里。(4) 裸露。【例句】:赤脚(光脚)。

dí,(1) 中国古族名。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郑等国之间,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因为他们主要居住于北方,故又通称“北狄”(亦作“翟”)。(2) 秦汉以后,中国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3) 古代最下级的官吏。(4) 有力的麋鹿。(5) 同“翟”,乐舞所用的雉羽。(6) 姓。

基本含义

指原始部落的人民,也指未开化的人。

赤狄的意思

赤狄 [chì dí]

1. 亦作“赤翟”。

3. 春秋时狄人的一支。大体分布于今山西长治一带,与晋人相杂居。或说因其俗尚赤衣而得名。

赤狄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赤翟”。 春秋 时 狄 人的一支。大体分布于今 山西 长治 一带,与 晋 人相杂居。或说因其俗尚赤衣而得名。

《春秋·宣公三年》:“秋, 赤狄 侵 齐。”
《史记·匈奴列传》:“晋文公 攘 戎翟,居于 河西 圁 洛 之閒,号曰 赤翟、白翟。”
司马贞 索隐:“案:《左氏传》云‘ 晋 师灭 赤狄 潞氏。’”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清水 歷其南,东流逕 皋落 城北。 服虔 曰:‘ 赤翟 之都也。’”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青羌、赤狄,同界狼豺;胡服夷言,咸为京观。”
明 汤显祖 《出塞曲》:“赤狄 夫人尽, 乌孙 公主还。”


赤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交捽释义:犹对抗,敌对。《国语·晋语一》:“戎夏交捽。交捽是交胜也。” 韦昭 注:“言 晋 胜戎,戎復胜 晋 。” 唐 杜牧 《原十六卫》:“斧鉞在前,爵赏在后,以首争首,以力搏力,飘暴交捽,岂暇异略!” 章炳麟 《讨满洲檄》:“衰 周 板荡,始有 赤狄 、 白狄 、 九洲 、 陆浑 之戎,交捽诸夏。”
    • 2.
      夷言释义:古指 黄河 流域华夏族以外的各种语言。后亦泛指少数民族或外国的言语。《左传·哀公十二年》:“太宰 嚭 説,乃舍 卫侯。卫侯 归,效夷言。”南朝 陈 徐陵《劝进梁元帝表》:“青羌 赤狄,同畀豺狼,胡服夷言,咸为京观。”《新唐书·崔汉衡传》:“贞元 三年,豫 吐蕃 盟 平凉,被执,虏将杀之,因夷言谓之曰:‘我善 结赞,无杀我!’”
    • 3.
      甲氏释义:春秋 时 赤狄 族的一支。居地在今 河北省 曲周县 一带,后为 晋 所并。《春秋·宣公十六年》:“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晋 人灭 赤狄甲氏 及 留吁。”杜预 注:“甲氏 留吁,赤狄 别种。”
    • 4.
      留吁释义:春秋 时北方部族 赤狄 的一支,鲁宣公 十六年(公元前593年),并于 晋国。地在今 山西省 屯留县 南。《春秋·宣公十六年》:“晋 人灭 赤狄 甲氏 及 留吁。”杜预 注:“甲氏、留吁,赤狄 别种。”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浊漳水》:“东逕 屯 留 县 城南,故 留吁国 也,潞氏 之属。”
    • 5.
      皋落释义:⒈春秋 时北方的少数民族。 《左传·闵公二年》:“晋侯 使太子 申生 伐 东山 皋落氏。”杜预 注:“赤狄 别种也。皋落 其氏族。”《国语·晋语一》:“以 皋落狄 之朝夕苛我边鄙,使无日以牧田野。”韦昭 注:“皋落,东山狄 也。”汉 焦赣《易林·离之蹇》:“东山 皋洛,一朝殞落。”⒉古城名。赤狄 皋落氏 所筑。故址在今 山西省 垣曲县 东南 皋落镇。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清水 歷其南,东流,逕 皋落 城北。服虔 曰:赤翟 之都也。世谓之 倚亳城。”金 元好问《马岭》诗:“皋落 东南三百里,鬢毛
    • 6.
      稽胡释义:古族名。匈奴 的别种。《周书·异域传上·稽胡》:“稽胡 一曰 步落稽,盖 匈奴 别种,刘元海 五部之苗裔也。或云 山戎 赤狄 之后。”《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元年》:“稽胡 刘蠡升,自 孝昌 以来,自称天子。”
    • 7.
      赤狄释义:亦作“赤翟”。春秋 时 狄 人的一支。大体分布于今 山西 长治 一带,与 晋 人相杂居。或说因其俗尚赤衣而得名。《春秋·宣公三年》:“秋,赤狄 侵 齐。”《史记·匈奴列传》:“晋文公 攘 戎翟,居于 河西 圁 洛 之閒,号曰 赤翟、白翟。”司马贞 索隐:“案:《左氏传》云‘晋 师灭 赤狄 潞氏。’”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清水 歷其南,东流逕 皋落 城北。服虔 曰:‘赤翟 之都也。’”南朝 陈 徐陵《劝进梁元帝表》:“青羌、赤狄,同界狼豺;胡服夷言,咸为京观。”明 汤显祖《出塞曲》:“赤狄 夫人
    • 8.
      赤翟释义:见“赤狄”。
    • 9.
      铎辰释义:春秋 时 赤狄 的一支。 分布在今 山西省 境内。《左传·宣公十六年》:“晋 士会 帅师灭 赤狄甲氏 及 留吁、鐸辰。”杜预 注:“鐸辰 不书,留吁 之属。”杨伯峻 注:“若依 杜 注所云,鐸辰 当在今 山西省 潞城县、屯留县 附近。”
    • 10.
      错居释义:犹杂处。《汉书·西域传序》:“自 周 衰,戎狄 错居 涇 渭 之北。”宋 叶适《取燕三》:“秦 汉 之天下,岂 唐 虞 三代 戎 狄 错居之法可以行於其间哉?”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初十》:“中国 春秋 之世,有 赤狄、白狄、长狄 等族,错居中原者甚多,今皆絶无此种。”

赤狄(chid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赤狄是什么意思 赤狄读音 怎么读 赤狄,拼音是chì dí,赤狄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赤狄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