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丑 [xiōng chǒu]
1. 对敌人或叛乱者的蔑称。
凶丑 引证解释
⒈ 凶恶不善。
引《后汉书·蔡邕传》:“太子官属,宜搜选令德,岂有但取丘墓凶丑之人?其为不祥,莫与大焉。”
⒉ 指凶恶不善之人。
引《陈书·孔奂传》:“吾性命有在,虽未能死,岂可取媚凶丑,以求全乎?”
《新唐书·郭子仪传》:“今凶丑略平,乃作法审官之时,宜从老臣始。”
对敌人或叛乱者的蔑称。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天子进公爵为 魏王” 裴松之 注引《献帝传》:“阳平 之役,亲擐甲胄,深入险阻,芟夷蝥贼,殄其兇丑。”
《隋书·卫玄传》:“文昇 率励义勇,应机响赴,表里奋击,摧破兇丑。”
前蜀 杜光庭 《皇帝为老君修黄箓斋词》:“今则方命师徒,将平兇丑,犹资道力,俾殄梟巢。”
凶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令德释义:⒈美德。《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子产 寓书於 子西,以告 宣子 曰:‘子为 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 也惑之。’”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定谥》:“昔 周公,文王 之子,諡曰 文公。苟有令德,不嫌同諡。”清 刘大櫆《程府君墓志铭》:“奕奕 程 宗,世继其美,传序及君,令德愷悌。”⒉指有高尚道德的人。汉 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太子官属,宜搜选令德,岂有但取丘墓凶丑之人?”
- 2.
剿扑释义:⒈犹剿除。⒉勦撲:犹勦除。《陈书·周迪传》:“乘胜长驱,勦扑凶丑,如燎毛髮。”
- 3.
痛疾释义:⒈病痛;痛苦。 《礼记·问丧》:“痛疾在心,故口不甘味,身不安美也。”《左传·昭公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吕氏春秋·精通》:“隐志相及,痛疾相救,忧思相感。”⒉深切地憎恨。《新唐书·刘蕡传》:“凶丑朋挻,外胁羣臣,内掣侮天子,蕡 常痛疾。”
- 4.
逋负释义:⒈拖欠赋税、债务。 《史记·汲郑列传》:“庄 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南史·蔡廓传》:“又以王公妃主多立邸舍,子息滋长,督责无穷,启罢省之,并陈原诸逋负,解遣杂役。”宋 方勺《泊宅编》卷九:“福州 一农家子 张生,幼时,父使持钱三千,入山市斧柯,遇村人有为逋负所迫欲自经者,惻然尽以所齎赠之。”徐珂《清稗类钞·讥讽·可怜迎凤德何衰》:“﹝ 陈政钥 ﹞慷慨好交游,座客常满,以是多逋负。”⒉指未偿的仇恨。《后汉书·段熲传》:“曾未浹日,凶丑奔破,连尸积俘,掠获无算;洗雪百年之逋负,以慰忠将之亡魂。”⒊
- 5.
高抗释义:⒈刚正不屈。《后汉书·逸民传·梁鸿》:“恢(高恢)亦高抗,终身不仕。”《南史·孔靖传》:“或諫 奂 曰:‘不宜高抗。’奂 曰:‘吾性命有在,岂有取媚凶丑,以求全乎?’”明 都穆《南濠诗话》:“元 杭州 吾子行 先生,博学好古,精篆籀之学。晚年为妾家所累,有司逮之。子行 素高抗,不能忍辱。”⒉指声音昂扬响亮。《三国演义》第三四回:“一人笑而出曰:‘琴韵清幽,音中忽起高抗之调,必有英雄窃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