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蚕室 蚕室的意思
cánshì

蚕室

简体蚕室
繁体蠶室
拼音cán shì
注音ㄘㄢˊ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án, ◎ 昆虫,有“家蚕”和“柞(zuò)蚕”,通常指“家蚕”,吃桑叶,吐丝做茧。丝可织绸缎。“柞蚕”吃柞树叶,丝可织茧绸。【组词】:蚕丝。蚕茧。蚕食。蚕宝宝(蚕的爱称)。

shì,(1) 屋子,房间,亦指家。【组词】:居室。教室。会客室。温室。引狼入室。(2) 家,家族。【组词】:皇室。女有家,男有室。(3) 机关团体内部的工作单位。【组词】:档案室。(4) 古指妻子(亦指为子娶妻或以女嫁人)。【组词】:妻室。继室。(5) 刀剑的鞘。(6) 墓穴。(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基本含义

蚕室是指蚕吐丝结茧时所住的地方,比喻人勤奋工作、专心致志的状态。

蚕室的意思

蚕室 [cán shì]

1. 古代王室饲蚕的宫馆。

2. 古代执行宫刑及受宫刑者所居之狱室。

3. 即蚕茧。

4. 春秋鲁邑名。在今山东省平邑县。

6. 丛辰名。

蚕室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王室饲蚕的宫馆。参见“蚕宫”、“蚕馆”。

《礼记·祭义》:“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
孔颖达 疏:“公桑蚕室者,谓官家之桑,於处而筑养蚕之室。”
《东观汉记·明德马皇后传》:“太后置蚕室织室于 濯龙 中,数往来观视以为娱乐。”
《晋书·礼志上》:“汉 仪,皇后亲桑东郊苑中,蚕室祭蚕神。”

⒉ 古代执行宫刑及受宫刑者所居之狱室。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李陵 既生降,隤其家声,而僕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
张铣 注:“蚕室, 汉 行割刑之室,使其避风养疮者。”
《汉书·张安世传》:“初, 安世 兄 贺 幸於 衞太子,太子败,宾客皆诛, 安世 为 贺 上书,得下蚕室。”
颜师古 注:“谓腐刑也。凡养蚕者,欲其温而早成,故为密室蓄火以置之。而新腐刑亦有中风之患,须入密室乃得以全,因呼为蚕室耳。”
明 杨珽 《龙膏记·脱难》:“险些儿遭刑来犯法,就便是对狱吏的 条侯,下蚕室的 司马。”
清 宋琬 《诏狱行》:“古来万事难问天,蚕室谁怜 汉 司马。”

⒊ 即蚕茧。 明 张鼎思 《琅琊代醉编·蚕室》:“然蚕以茧自衣,亦谓之室。参见“蚕茧”。

《易林》曰:‘饥蚕作室’是也。”

⒋ 春秋 鲁 邑名。在今 山东省 平邑县。

《左传·哀公八年》:“吴 师克 东阳 而进,舍於 五梧,明日舍於 蚕室。”
杜预 注:“三邑, 鲁 地。”
杨伯峻 注:“﹝ 蚕室 ﹞今 平邑县 境内。”

⒌ 丛辰名。

《协纪辨方书·义例·蚕室》引《堪舆经》:“蚕室者,岁之凶神也,主丝茧绵帛之事,犯之,蚕丝不收。”


国语词典

蚕室 [cán shì]

⒈ 养蚕的温室。

《礼记·祭义》:「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
《东观汉记·卷六·外戚传·明德马皇后传》:「太后置蚕室织室于濯龙中,数往来观视。」

⒉ 执行宫刑的狱室。因受宫刑的人怕风,君王乃下令暗室蓄火,暖如养蚕之屋,以避风寒,故称为「蚕室」。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秋九月甲辰,诏令死罪系囚皆一切募下蚕室,其女子宫。」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而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


蚕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宫释义:⒈古代诸侯夫人之宫。《礼记·祭义》:“及大昕之朝,君皮弁素积,卜三宫之夫人、世妇之吉者,使入蚕于蚕室。”郑玄 注:“诸侯夫人三宫,半王后也。”《穀梁传·桓公十四年》:“甸粟而纳之三宫。”范宁 注:“三宫,三夫人也。”杨士勋 疏:“礼,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故知三宫是三夫人宫也。”⒉指后妃之宫。唐 李憕《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应制》诗:“别馆春还淑气催,三宫路转凤凰臺。”⒊谓天子、太后、皇后。《汉书·王嘉传》:“自贡献宗庙三宫,犹不至此。”颜师古 注:“三宫,天子、太后、皇后也。”清 方文《宋遗民
    • 2.
      下室释义:⒈内室;内堂。⒉指下蚕室。蚕室为古时受宫刑的牢狱。
    • 3.
      佴之蚕室释义:居住于蚕室,指受宫刑。佴:被放置。蚕室,指密封之室,因受刑人怕风,所以室内温暖严密。
    • 4.
      屋诛释义:古代诛三族的一种重刑。 一说诛于屋舍中;又一说如 汉 之下蚕室。屋,通“剭”。《周礼·秋官·司烜氏》:“邦若屋诛,则为明竁焉。”郑玄 注:“郑司农 云:‘屋诛,谓夷三族,无亲属收葬者,故为葬之也。’……屋读如‘其刑剭’之剭;剭诛,谓所杀不於市,而以适甸师氏者也。”贾公彦 疏:“屋诛,谓甸师氏屋舍中诛,则王之同族及有爵者也。”《汉书·叙传下》“底剭鼎臣”唐 颜师古 注:“服虔 曰:‘《周礼》有屋诛,诛大臣於屋下,不露也。’……剭者,厚刑,谓重诛也…… 服 言屋下,失其义也。”明 杨慎《升庵经说·周礼仪礼·屋
    • 5.
      川室释义:古代宫中养蚕之处。为敦劝桑事,后妃定期在此举行亲蚕仪式。语本《礼记·祭义》:“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近川而为之。”陈澔 集说:“公桑,公家之桑也。蚕室,养蚕之室也。近川,便於浴种也。”《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朕卜祥大昕,测辰拂羽,爰詔六宫,亲蚕川室。”
    • 6.
      火仓释义:⒈伙食。 ⒉旧时养蚕室的一种保温设备。
    • 7.
      状头释义:⒈即状元。唐 卢储《催妆》诗:“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凡羣臣有才能及进士状头或僧道可与谈者,皆先下蚕室,然后得进。”胡三省 注:“进士第一人,谓之状头。”明 王衡《郁轮袍》第一折:“明日我诸王去他家做寿,不免写书与 王秀才,在公主前施些伎俩,这状头可是拾芥的易也。”清 秋瑾《题<芝龛记>》诗之一:“今古争传女状头,红颜谁説不封侯?”参见“状元”。⒉诉讼原告人。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你做状头,拖他见官去!”
    • 8.
      白粥释义:白米煮的稀饭。 晋 干宝《搜神记》卷四:“此是君家之蚕室,我即此地之神。明年正月十五,宜作白粥,泛膏於上。”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客至,作白粥以投之。”金 元好问《书生》诗:“更笑 登封 武明府,两盂白粥半生忙。”清 黄金台《马头娘神弦曲》:“白粥一盂酒一斝,喃喃拜祷灵祠下。”
    • 9.
      膏糜释义:亦称“膏粥”。上浮油脂的白粥,古人于农历正月十五日用以祭祀蚕神。晋 干宝《搜神记》卷四:“吴县 张成 夜起,忽见一妇人立於宅南角,举手招 成 曰:‘此是君家之蚕室,我即此地之神。明年正月十五,宜作白粥,泛膏於上,以后年年大得蚕。’今之作膏糜像此。”南朝 梁 吴均《续齐谐记·白膏粥》亦记其事,作“膏粥”:“成 如言作膏粥,自此后大得蚕。今正月半作白膏粥,自此始也。”
    • 10.
      蚕室释义:⒈古代王室饲蚕的宫馆。《礼记·祭义》:“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孔颖达 疏:“公桑蚕室者,谓官家之桑,於处而筑养蚕之室。”《东观汉记·明德马皇后传》:“太后置蚕室织室于 濯龙 中,数往来观视以为娱乐。”《晋书·礼志上》:“汉 仪,皇后亲桑东郊苑中,蚕室祭蚕神。”参见“蚕宫”、“蚕馆”。⒉古代执行宫刑及受宫刑者所居之狱室。《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李陵 既生降,隤其家声,而僕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张铣 注:“蚕室,汉 行割刑之室,使其避风养疮者。”《汉书·张安世传》:“初,安世 兄 贺 幸
    • 11.
      蚕室狱释义:即蚕室。
    • 12.
      蚕宫释义:古代王室养蚕的宫馆。《后汉书·荀悦传》:“故在上者先丰人财以定其志,帝耕籍田,后桑蚕宫,国无游人,野无荒业。”李贤 注:“《礼记》曰: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近川而为之,宫仞有三尺也。”《南史·宋纪中·孝武帝》:“﹝ 大明 三年﹞冬十一月甲子,立皇后蚕宫於西郊。”参见“蚕室”、“蚕馆”。

蚕室(can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蚕室是什么意思 蚕室读音 怎么读 蚕室,拼音是cán shì,蚕室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蚕室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