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调伏 调伏的意思
diào

调伏

简体调伏
繁体調伏
拼音diào fú
注音ㄉㄧㄠˋ ㄈ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iào tiáo zhōu, ◎ 朝,早晨。【例句】:《广韵·平尤》:“调,朝也。”

fú,(1) 趴,脸向下,体前屈。【组词】:伏卧。伏案读书。(2) 低下去。【组词】:此起彼伏。(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组词】: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组词】:降伏。降龙伏虎。(5) 隐藏。【组词】:伏兵。埋伏。(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组词】:伏日。伏旱。伏暑。伏天。(7) 姓。

基本含义

调和、平息、安抚

调伏的意思

调伏 [diào fú]

1. 佛教谓调和身口意三业,以制伏诸恶。

3. 调教驯服,降服。

调伏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谓调和身口意三业,以制伏诸恶。

《维摩经·香积佛品》:“以难化之人,心如猨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
宋 梅尧臣 《吕山人同荆供奉见过》诗:“闻説道心调伏久,等闲休要起嫌猜。”
清 唐孙华 《再迭前韵》之一:“静中调伏道心多,早却杯鐺避酒魔。”

⒉ 调教驯服,降服。

《旧唐书·蜀王愔传》:“禽兽调伏,可以驯扰於人;铁石鐫鍊,可为方圆之器。”
宋 苏辙 《历代论一·汉文帝》:“匈奴 桀敖,陵驾中国。帝屈体遗书,厚以繒絮,虽未能调伏,然兵革之祸,比 武帝 世十一、二耳。”
许地山 《缀网劳蛛》:“但他底威仪常是调伏这班人邪念,教他们转过心来承认她是他们底师保。”


调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伏忍释义:初心行者,欲忍顺逆境,先须调伏其心,叫做伏忍。
    • 2.
      心猿释义:佛教语。喻攀缘外境、浮躁不安之心有如猿猴。语本《维摩经·香积佛品》:“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唐 罗隐《灵山寺》诗:“欲依师问道,何处繫心猿?”《水浒传》第一○一回:“芳芬绰约蕙兰儔,香飘雅丽芙蓉袖,两下里心猿都被月引花钩。”清 李渔《慎鸾交·情访》:“避色偏来窈窕,防身怕不坚牢,眼掛罘罳眉上锁,不许心猿往外跳。”参见“心猿意马”。
    • 3.
      无顿释义:⒈佛教语。谓没有顿悟。唐 李华《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教习大乘,戒妄调伏,自性还源;无渐而可随,无顿而可入。”⒉犹不必。宋 辛弃疾《清平乐·木樨》词:“折来休似年时,小窗或有高低;无顿许多香处,只消三两枝儿。”
    • 4.
      柔伏释义:⒈柔软调伏。⒉柔化驯服。
    • 5.
      露白地牛释义:驯养日久听人役使的耕牛。佛教用以比喻皈依佛法者。《景德传灯录·福州大安禅师》:“安 在 潙山,三十年来,只看一头水牯牛,若落路入草便牵出;若犯入苗稼即鞭挞。调伏既久,可怜生受人言语。如今变作箇露白地牛,常在人面前终日露迥迥地趂亦不去也。”亦作“露地白牛”。宋 黄庭坚《作浩然词赠何造诚》:“无钩狂象听人语,露地白牛看月斜。”亦省作“露地牛”。宋 朱熹《借韵呈府判张文既以奉箴且求教药》:“飞腾莫羡摩天鵠,纯熟须参露地牛。”

调伏(diao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调伏是什么意思 调伏读音 怎么读 调伏,拼音是diào fú,调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调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