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体 [wú tǐ]
1. 谓行礼中没有一定的动作仪式。
2. 没有形体。道家形容道的玄妙抽象,佛教亦以表示教义的玄微。
4. 没有一定的体式或格式。
无体 引证解释
⒈ 谓行礼中没有一定的动作仪式。
引《礼记·孔子闲居》:“孔子 曰:‘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
孔颖达 疏:“非有升降揖让之礼,故为无体之礼也。”
⒉ 没有形体。道家形容道的玄妙抽象,佛教亦以表示教义的玄微。
引《淮南子·精神训》:“其动无形,其静无体。”
高诱 注:“无形无体,道之容也。”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道生》:“道之为物……指之无体,象之无容。”
唐 张说 《陈州龙兴寺碑》:“观夫广大无相者,虚空也,四轮依之而住;精微无体者,佛性也,万法因之以生。”
⒊ 没有一定的体式或格式。
引《旧唐书·音乐志三》:“六变有成,三登无体。”
无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无释义:⒈谓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⒉佛教语。指空、无相、无作。亦泛指佛法。
- 2.
体段释义:⒈身段;体态。宋 朱淑真《会魏夫人席上命小鬟妙舞曲终求诗于予以飞雪满群山为韵作五绝·飞字韵》:“管弦催上锦裀时,体段轻盈只欲飞。”宋 柳师尹《王幼玉记》:“皇都年少是 柳君,体段风流万事足。”⒉指事物的形象。《朱子语类》卷二四:“问:李先生 谓 颜子‘圣人体段已具’。‘体段’二字,莫只是言箇模样否?曰:‘然。’”明 宋濂《径山愚庵禅师四会语序》:“若如来大法则不然,既无体段,又无方所。”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泰伯篇十一》:“而以準之天,则将谓天有‘巍巍’之体段,其亦陋矣。”⒊指字或诗文的形式、
- 3.
星虫释义:通称沙月子。星虫纲。体呈圆筒形,无体节,无刚毛。前端有吻,能伸缩,吻端有口,口的周围具触手状突起。体腔很大。世界性分布,我国 广东、福建、山东 沿海均产。可做钓饵,亦供食用。
- 4.
止法释义:宋 朝对文武臣转官的规定。 宋 洪迈《容斋续笔·宰相爵邑》:“是时,婺相 以(国公)食邑过二千户为辞。寿皇 遣中使至 迈 所居宣示,令具前此有无体例,及合如何施行事理,拟定闻奏。遂以邑户无止法復命,乃竟行下。”宋 赵昇《朝野类要·入仕》:“﹝止法﹞:谓如文臣转中大夫,直候职及侍从格,方许转太中大夫。若执政,转至金紫光禄大夫,直候拜相,方许转行特进。又如武臣,转至武功大夫,若有军功,方许转行右武。餘人以三官比转一官。又如捧香只转至训武郎,年劳只转至承直郎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