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ú,(1)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组词】: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2)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组词】: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3)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组词】: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4)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组词】: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shū,(1) 成本的著作。【组词】: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组词】:书信。书札。书简。书函。(3) 文件。【组词】:证书。说明书。(4) 写字或写的字。【组词】: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5) 写文章。【组词】:大书特书。罄竹难书。(6) 字体。【组词】:草书。隶书。楷书。(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组词】:说书。听书。
1. 通俗流行的书体。
2. 品格不高的书法。
3. 通俗流行而有别于正体的字。
4. 民间流行的通俗读物。
6. 佛门指佛教经典以外的书籍,如《老子》《庄子》等具有哲理性的书籍。
⒈ 通俗流行的书体。
引唐 韩愈 《石鼓歌》:“羲之 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沉德潜 注:“隶书风俗通行,别于古篆,故云俗书,无贬 右军 意。”
清 顾炎武 《赠张力臣》诗:“削柎追 宜官,俗书嗤 逸少。”
⒉ 品格不高的书法。
引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十一:“元章 论 唐 人书,最不喜 柳,云 柳 出 欧阳,而为怪丑恶札之祖。自此世人始有俗书。”
⒊ 通俗流行而有别于正体的字。
引宋 黄庭坚 《山谷题跋·辨菴字》:“今俗书‘庵’字,既於篆文无有,又菴非屋,不当从广。”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十:“俗书不可从者,谓古无此字,近人譌用者耳。”
⒋ 民间流行的通俗读物。
引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今《百中经》前所绘小儿树,想沿於此。乃知俗书,亦有所本。”
⒌ 佛门指佛教经典以外的书籍,如《老子》《庄子》等具有哲理性的书籍。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九章:“远 引《庄子》为连类,乃似格义之拟配外书。
引安公 听 远 不废俗书,则其通常令弟子废俗书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