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先志 先志的意思
xiānzhì

先志

简体先志
繁体
拼音xiān zhì
注音ㄒㄧㄢ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ān,(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组词】:先前。先期。原先。先驱。先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先觉(jué)。先见之明。先发制人。(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组词】:先人。先世(祖先)。先民。(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组词】:先祖。先父。先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先烈。先贤。(4) 姓。

zhì,(1) 意向。【组词】:志愿。志气。志趣(志向和兴趣)。志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志学。(2) 记在心里。【组词】:志喜。志哀。永志不忘。(3) 记载的文字。【组词】:杂志。志怪(记载怪异的事)。(4) 记号。【组词】:标志。(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组词】:志子。用碗志志。(6) 姓。

基本含义

指先有志向,后有行动。强调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决心。

先志的意思

先志 [xiān zhì]

1. 先立志向。

2. 乘胜之志。

4. 先人的遗志。

先志 引证解释

⒈ 先立志向。

《礼记·学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
孔颖达 疏:“若学为士,则先喻教以学士之志。”

⒉ 乘胜之志。

《后汉书·臧宫传论》:“斯诚雄心尚武之几,先志翫兵之日。”
李贤 注:“先志者,乘胜之志也。”

⒊ 先人的遗志。

《魏书·高祖纪上》:“朕猥承前绪,纂戎洪烈,思隆先志,缉熙政道。”
唐 白居易 《大唐泗州开元寺临坛律德明远大师塔碑铭》:“道俗众万辈恭敬悲泣,备涅槃威仪,迁全身归于湖西塼塔,遵本教而奉先志也。”
明 胡应麟 《诗薮·唐上》:“﹝ 伯禽 二女﹞以厥祖遗言,俾卜葬 青山,以成先志。”


先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先志释义:⒈先立志向。《礼记·学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 孔颖达 疏:“若学为士,则先喻教以学士之志。”⒉乘胜之志。《后汉书·臧宫传论》:“斯诚雄心尚武之几,先志翫兵之日。” 李贤 注:“先志者,乘胜之志也。”⒊先人的遗志。《魏书·高祖纪上》:“朕猥承前绪,纂戎洪烈,思隆先志,缉熙政道。” 唐 白居易 《大唐泗州开元寺临坛律德明远大师塔碑铭》:“道俗众万辈恭敬悲泣,备涅槃威仪,迁全身归于湖西塼塔,遵本教而奉先志也。” 明 胡应麟 《诗薮·唐上》:“﹝ 伯禽 二女﹞以厥祖遗言,俾卜葬 青山 ,以成先志。”
    • 2.
      将意释义:表达心意。《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二年》:“若以为奉承先志,理不可罢,则望閲诸府库,取服用玩好物以充用,才足将意便可,不须过为丰侈。”
    • 3.
      无忝释义:不玷辱;不羞愧。 《书·君牙》:“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纘乃旧服,无忝祖考。”孔 传:“无辱累祖考之道。”《汉书·韦玄成传》:“於戏后人,惟肃惟栗。无忝显祖,以蕃 汉 室。”唐 韩愈《顺宗实录一》:“尔惟奉若天道,以康四海……无忝我 高祖、太宗 之休命。”明 胡应麟《诗薮·唐上》:“伯禽 二女妻野人,当道欲为易婚,不愿,而以厥祖遗言,俾卜葬青山,以成先志,亦无忝也。”清 李渔《奈何天·焚券》:“只要我行权市义心无忝,怕甚么矫制开仓蹟可疑。”
    • 4.
      遹追释义:遵循继承。《诗·大雅·文王有声》:“匪棘其欲,遹追来孝。”郑玄 笺:“乃述追 王季 勤孝之行,进其业也。”《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继以 孝明、孝章,遹追先志,临雍拜老,横经问道。”胡三省 注:“遹,述也,遵也。”宋 岳珂《桯史·苏葛策问》:“圣上懋建大中,克施有政,忠恕崇厚,同符昭陵,综覈励精,遹追寧考。”明 张居正《御制纪》:“彼 汉 歌《大风》,唐 赋《庆善》,止以夸詡疆盛,愴怀往昔已尔,遹追来孝,未之闻焉。”

先志(xian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先志是什么意思 先志读音 怎么读 先志,拼音是xiān zhì,先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先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