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狱 [shù yù]
1. 诸凡刑狱诉讼之事。
庶狱 引证解释
⒈ 诸凡刑狱诉讼之事。
引《书·立政》:“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是训用违。”
蔡沉 集传:“庶狱,狱讼也。”
《后汉书·顺帝纪》:“寇盗肆暴,庶狱弥繁。”
宋 陆游 《谢赦表》:“四方万里,尚忧庶狱之亡辜。”
《清史稿·高宗纪一》:“四月甲子,以旱命刑部清理庶狱。”
庶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官邪释义:官吏违法失职。 《左传·桓公二年》:“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宋书·周朗传》:“今高卑贸实,大小反称,名之不定,是谓官邪。”宋 洪迈《容斋四笔·台谏分职》:“御史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清会典·刑部·律纲》:“凡明刑勅法,其文有二:曰律,曰例……附其目三百四十有六例,各随之以平庶狱,以儆官邪,以靖兇顽,以昭风劝。”
- 2.
忧悴释义:忧伤。《后汉书·顺帝纪》:“庶狱弥繁,忧悴永叹,疢如疾首。”《隋书·孝义传·徐孝肃》:“及母老疾,孝肃 亲易燥湿,忧悴数年,见者无不悲悼。”宋 苏辙《萱草》诗:“君看野草花,可以解忧悴。”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二·孙灵暉》:“绰 所为猖蹷,灵暉 惟默默忧悴,不能諫止。”
- 3.
慎狱释义:谨慎处理狱讼之事。 语本《书·立政》:“庶狱庶慎。”晋 孙楚《梁令孙侯颂》:“古人慎狱,惟侯平之。”南朝 齐 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故恤贫缓富,省徭慎狱。”《旧唐书·韩思复传》:“请付刑部集羣官议定奏裁,以符慎狱。”
- 4.
白粲释义:⒈令罪人选精米以供祭祀。秦 汉 时的一种刑罚,施于高级官员命妇及其后裔中的女子犯罪者。《汉书·惠帝纪》:“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坐择米使正白为白粲。”《汉书·刑法志》:“罪人狱已决,完为城旦舂,满三岁为鬼薪白粲。”《后汉书·章帝纪》:“繫囚鬼薪、白粲已上,皆减本罪各一等。”李贤 注:“男子为鬼薪,取薪以给宗庙。女子为白粲,使择米白粲粲然。”清 谭嗣同《报贝元徵书》:“清理庶狱,分别轻繫重繫,使操作如白粲鬼薪之罚。”⒉白米。《宋书·孝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