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麟阁 麟阁的意思
lín

麟阁

简体麟阁
繁体麟閣
拼音lín gé
注音ㄌㄧㄣˊ ㄍㄜ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ín,(1)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鹿,全身有鳞甲,有尾。古代以其象征祥瑞,亦用来喻杰出的人物。简称“麟”,如“凤毛麟角”,“麟凤龟龙”。

gé,(1) 类似楼房的建筑物,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组词】:楼阁。滕王阁。阁下(对人的敬称,意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在其阁下的侍从者而告之;现代多用于外交场合)。(2) 特指女子的卧房。【组词】:闺阁。出阁(出嫁)。(3) 小木头房子。【组词】:阁子。阁楼。(4) 某些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例句】:内阁(简称“阁”)。组阁。入阁。(5) 古同“搁”,停止。

基本含义

指官方的文化机构或书院。

麟阁的意思

麟阁 [lín gé]

1. 亦作“麟阁”。

3. “麒麟阁”的省称。

麟阁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麐阁”。“麒麟阁”的省称。

南朝 梁 虞羲 《咏霍将军北伐》:“当令 麟阁 上,千载有雄名。”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猿》:“紇 子 欧阳诵,面似猴。 长孙无忌 嘲之曰:‘谁於 麟阁 上画此一獮猴。’”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麐阁 糟邱样子殊,罡风正厉片时无。”


国语词典

麟阁 [lín gé]

⒈ 泛指画有功臣图像的楼阁。参见「麒麟阁」条。

唐·李白〈塞下曲〉六首之三:「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麟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冠佩释义:⒈见“冠佩”。⒉亦作“冠珮”。指古代官吏的冠和佩饰。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效魏文帝<游宴>》:“月出照园中,冠珮相追随。”宋 苏辙《次韵姚道人》之一:“他年解冠佩,共游无边疆。”⒊指官吏。宋 范成大《昼锦行送陈福公判信州》诗:“汉 家 麟阁 多王侯,冠佩相望经几秋。”清 顾炎武《十庙》诗:“復见十庙中,冠佩齐趋蹌。”⒋妇女用的帽子与佩饰。元 郝经《天赐夫人词》:“负来灯下惊鬼物,云鬢欹斜倒冠佩。”
    • 2.
      刮地风释义:⒈曲牌名。在南曲和北曲中都属黄钟宫,北曲用之较多。一般用在黄钟套曲内。如昆剧《麒麟阁·三挡》中秦琼见贺方时所唱“这马儿一声声不住嘶”即是。⒉掠地大风。
    • 3.
      山字肩释义:唐 孟棨《本事诗·嘲戏》:“国初 长孙太尉 见 欧阳率更 姿形么陋,嘲之曰:‘耸膊成山字,埋肩畏出头。 谁言麟阁上,画此一獮猴。’”后因以“山字肩”形容人体瘦削。
    • 4.
      彫龙释义:雕镂龙文。喻文辞博大恢弘,不同凡响。《北史·李纬传》:“梁 谢藺 来聘,纬 劳之。藺 问 安平 诸 崔,纬 曰:‘子玉 以还,彫龙絶矣。’”《北史·薛辩薛寘薛憕传论》:“寘 憕 并学称该博,文擅彫龙,或挥翰凤池,或者书麟阁,咸居禄位,各逞琳琅。”参见“雕龙”。
    • 5.
      旌弓释义:亦作“旍弓”。 征聘贤士的旌旗和弓。语本《孟子·万章下》:“﹝招﹞大夫以旌。”《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引逸《诗》:“翘翘车乘,招我以弓。”晋 刘琨《答卢湛》诗:“旍弓騂騂,舆马翘翘。”《魏书·高允传》:“臣东野凡生,本无宦意,属休延之会,应旌弓之举,释褐凤池,仍参麟阁,尸素官荣,妨贤已久。”
    • 6.
      玉麟释义:⒈麒麟的美称。唐 陆龟蒙《四明山诗·樊榭》:“樊榭何年筑,人应白日飞。至今山客説,时驾玉麟归。”⒉即玉麟符。泛指符信。宋 梅尧臣《饯彭城公赴随州龙门道上作》诗:“伊水 照虹斾,楚山 怀玉麟。征轩不可恋,梗泪返城闉。”明 沉鲸《双珠记·勾补军伍》:“玉麟铜虎布新条,褰帷肃下僚。”参见“玉麟符”。⒊指麒麟阁。汉 代阁名。上图功臣像。宋 梅尧臣《送鲁玉太博挽词》之二:“自昔称 王 谢,于今亦盛门。尚看珠树秀,应见玉麟存。”
    • 7.
      秪今释义:现在。唐 岑参《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章》:“天子预开 麟阁 待,秪今谁数 贰师 功?”唐 孟棨《本事诗·情感》:“﹝ 崔护 ﹞因题诗於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暎红。人面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8.
      肩随释义:⒈古时年幼者事年长者之礼。并行时斜出其左右而稍后。《礼记·曲礼上》:“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郑玄 注:“肩随者,与之并行差退。”后遂用作忝在同列,得以追随于后之意。唐 李白《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小子谢麟阁,雁行忝肩随。”明 张居正《寿封翁观吾王年丈六十序》:“王子 博学邃养,厚积而晚发,余以童稚浅薄,谬为有司所録,获从 王子 之后。其视 王子,丈人行也,不敢肩随焉。”⒉犹追随。南朝 齐 王屮《头陀寺碑文》:“澄什 结辙於山西,林远 肩随乎 江 左矣。
    • 9.
      虎头释义:⒈谓头形似虎,古时以为贵相。《东观汉记·班超传》:“相者曰:‘生燕頷虎头,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南史·陈纪下·宣帝》:“张子煦 见而奇之,曰:‘此人虎头,当大贵也。’”宋 陆游《忆昔》诗:“虎头空有相,麟阁竟无缘。”⒉一种屋饰。《淮南子·本经训》“盘紆刻儼”汉 高诱 注:“刻儼,浮首、虎头之属,皆屋饰也。”⒊头部画有虎形的舰只。宋 陈师道《和魏衍三日》之二:“虎头鱼尾不知数,朱旗一点来奔云。”任渊 注引 虞世基《水土记》:“梁孝元 作神兽舰,头画虎豹,以助军威。”⒋晋 代画家 顾恺之 字。唐
    • 10.
      麒阁释义:见“麒麟阁”。
    • 11.
      麒麟像释义:麒麟阁 上的画像。 旧时作为给功臣、贤才的最高荣誉。
    • 12.
      麒麟画释义:麒麟阁 上的功臣画像。唐 杜甫《秋野》诗之五:“身许 麒麟 画,年衰鸳鷺羣。”参见“麒麟阁”。
    • 13.
      麒麟阁释义:汉 代阁名。 在 未央宫 中。汉宣帝 时曾图 霍光 等十一功臣像于阁上,以表扬其功绩。封建时代多以画像于“麒麟阁”表示卓越功勋和最高的荣誉。《三辅黄图·阁》:“麒麟阁,萧何 造,以藏秘书,处贤才也。”《汉书·苏武传》:“甘露 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迺图画其人於 麒麟阁。”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武帝 获麒麟时作此阁,图画其像於阁,遂以为名。”唐 高适《塞下曲》:“画图 麒麟阁,入朝 明光宫。”清 李渔《玉搔头·止兵》:“麒麟阁 主竟不容我这督师元老附箇名儿不成。”亦省称“麒阁”、“麒麟”。唐
    • 14.
      麟台释义:⒈唐 代官署名。唐 武后 改秘书省为“麟臺”。唐 韩愈《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大父讳 秀,武后 时,以文材徵为麟臺正字。”唐 白居易《酬卢秘书二十韵时初奉诏除赞善大夫》:“世家标甲地,官职滞麟臺。”宋 王溥《唐会要·秘书省》:“光宅 元年九月五日改为麟臺。”⒉麒麟阁 的别称。唐 颜真卿《裴将军诗》:“功成报天子,可以画 麟臺。”《敦煌曲子词·菩萨蛮》:“効节望龙庭,麟臺 早有名。”宋 李九龄《代边将》诗:“据鞍遥指 长安 路,须刻 麟臺 第一功。”参见“麒麟阁”。
    • 15.
      麟阁释义:亦作“麐阁”。“麒麟阁”的省称。
    • 16.
      麟阁像释义:麒麟阁 内的功臣像。
    • 17.
      麽陋释义:矮小丑陋。 唐 孟棨《本事诗·嘲戏》:“国初,长孙太尉 见 欧阳率更 姿形么陋,嘲之曰:‘耸膊成山字,埋肩畏出头。谁言 麟阁 上,画此一獼猴。’”

麟阁(ling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麟阁是什么意思 麟阁读音 怎么读 麟阁,拼音是lín gé,麟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麟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