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乐 [guó yuè]
1. 宫廷的乐队。指宫廷音乐。国家制定的音乐,供庆典、祭祀时用。指我国传统的音乐。
国乐 引证解释
⒈ 宫廷的乐队。 唐 孟棨 《本事诗·事感》:“﹝ 白居易 ﹞因为《杨柳》之词以託意曰:‘一树春风万万枝,嫩於金色软於丝。
引永丰坊 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及 宣宗 朝,国乐唱是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舞蝇虎》:“上召国乐以举其曲,蝇虎盘迴宛转,无不中节。”
⒉ 指宫廷音乐。
引唐 李讷 《命妓盛小丛歌饯崔侍御还阙》诗:“曾向教坊听国乐,为君重唱 盛丛 歌。”
⒊ 国家制定的音乐,供庆典、祭祀时用。
引《辽史·乐志》:“辽 有国乐,犹先王之风;其诸国乐,犹诸侯之风。”
⒋ 指我国传统的音乐。
国语词典
国乐 [guó yuè]
⒈ 本国固有的、传统的音乐。
⒉ 由国家制定作为大庆典时所演奏的音乐。
国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乐国释义:犹乐土。《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汉 马融《长笛赋》:“皆反中和,以美风俗。屈平 适乐国,介推 还受禄。”明 张居正《答两广凌洋山计罗旁善后书》:“其中徭赋,务从轻省,法令不宜烦苛,使人怀定居,远邇争赴,数年之后,可尽化为乐国矣。”清 余怀《板桥杂记·雅游》:“酒阑棋罢,堕珥遗簪,真欲界之仙都,昇平之乐国也。”
- 2.
国伎释义:犹国乐。
- 3.
庄舄越吟释义:庄舄:战国时期越国人。庄舄吟唱越国乐曲。形容不忘故国。亦作“庄舄思归”、“庄舄吟”。
- 4.
得至宝释义:唐 乐曲名,一名《康老子》。唐 段安节《乐府杂录·康老子》:“康老子 者,本 长安 富家子,酷好声乐,落魄不事生计,常与国乐游处。一旦家产荡尽,因诣西廊,遇一老嫗,持旧锦褥货鬻,乃以半千获之。寻有 波斯 见,大惊,谓 康 曰:‘何处得此至宝?此是冰蚕丝所织,若暑月陈於座,可致一室清凉。’即酬价千万,康 得之,还与国乐追欢,不经年復尽,寻卒。后乐人嗟惜之,遂製此曲。亦名《得至宝》。”
- 5.
瞽旷之耳释义:瞽:眼睛瞎;瞽旷:春秋时晋国乐师,天生的盲人,能辨别五音六律。 形容听觉十分灵敏。
- 6.
紫庭释义:⒈帝王宫庭。《后汉书·皇甫规传》:“臣生长边远,希涉紫庭,怖慴失守,言不尽心。”晋 左思《悼离赠妹》诗之二:“以兰之芳,以膏之明,永去骨肉,内充紫庭。”唐 白居易《骠国乐》诗:“德宗 立仗御紫庭,黈纊不塞为尔听。”《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八年》:“今陛下已御正殿,臣谓何惜紫庭数步之地,使之稽首拜伏,瞻仰清光。”⒉神仙所住宫阙。三国 魏 嵇康《代秋胡歌诗》:“受道 王母,遂升紫庭。”唐 李康成《玉华仙子歌》:“溶溶紫庭步,渺渺 瀛臺 路。”宋 王禹偁《李太白真赞》:“仙之来兮 峨眉 扃,曳素衣兮游紫庭。”
- 7.
谱次释义:⒈用曲谱记录。《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十七年,驃国 王 雍羌 遣弟 悉利移、城主 舒难陁 献其国乐。至 成都,韦皋 復谱次其声,又图其舞容、乐器以献。”⒉按照事物的系统、类别和次序记录。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惟是间有祖训所未及载,或载而未详者,谨谱次梗概于左。”
- 8.
钟仪楚奏释义:仲仪:春秋时楚国乐官。钟仪奏楚国的音乐。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