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跛行 跛行的意思
xíng

跛行

简体跛行
繁体
拼音bǒ xíng
注音ㄅㄛˇ ㄒ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ǒ, ◎ 腿或脚有病,走路时身体不平衡,瘸。【组词】:跛脚。跛子。跛行。跛鳖千里(喻本身条件再差,只要不懈努力,终能获得成功)。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基本含义

指行走时因腿脚有残疾而跛脚。

跛行的意思

跛行 [bǒ xíng]

1. 身体不平衡地行走。

[ have a limp; ]

2. 一瘸一拐地走或前进。

[ walk lamely; ]

跛行 引证解释

⒈ 一瘸一拐地走。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我病早愈,但在 北平 又被倒下之木板在脚上打了一下,跛行数日,而现在又已全愈,请勿念。”


跛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勃窣释义:⒈亦作“勃崒”。 匍匐而行;跛行。⒉犹婆娑。形容才气横溢,词彩缤纷。⒊犹婆娑。纷披貌。⒋犹婆娑。摇曳貌。
    • 2.
      口蹄疫释义:偶蹄类动物(牛、猪、羊等)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病毒,经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口腔黏膜和蹄部发生水疱并且溃烂,嘴里流白沫,跛行。有时人也能感染。
    • 3.
      应步释义:雁步。跛行貌。应,通“雁”。
    • 4.
      盘辟释义:⒈盘旋进退。古代行礼时的动作仪态。⒉泛指回旋进退。⒊跛行摇摆貌。⒋槃辟:盘旋进退。古代行礼时的动作姿势。⒌谓灵活、圆滑。
    • 5.
      禹步释义:谓跛行。 相传 夏禹 治水积劳成疾,身病偏枯,行走艰难,故称。《尸子·君治》:“禹 於是疏 河 决 江,十年未闞其家,手不爪,脛不毛,生偏枯之疾,步不相过,人曰 禹 步。”《法言·重黎》“巫步多 禹”晋 李轨 注:“﹝ 禹 ﹞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行跛也……而俗巫多效 禹 步。”故亦称巫师、道士作法的步法为 禹 步。晋 葛洪《抱朴子·登涉》:“禹 步法:正立,右足在前,左足在后,次復前右足,以左足从右足併,是一步也。次復前右足,次前左足,以右足从左足併,是二步也。次復前右足,以左足从右足併,是三步也。如
    • 6.
      禹跳释义:犹禹步。谓 夏禹 跛行。
    • 7.
      豪湍释义:指强大的急流。陶行知《<金陵光>出版之宣言》:“吾辈青年为学,正如日暮浮舟险峡,邪説淆听,瓦裂之怪石也;跛行冒善,云翻之豪湍也。”
    • 8.
      跂踦释义:跛行,行走不便。
    • 9.
      跂蹇释义:跛足。亦指跛行的人。
    • 10.
      跖跛释义:足部病变而致跛行。
    • 11.
      跛蹩释义:⒈跛行。⒉指驽马。
    • 12.
      踔行释义:跛行。
    • 13.
      蹇曳释义:跛行摇晃貌。
    • 14.
      蹇行释义:跛行;步履艰难。
    • 15.
      躃步释义:亦作“躄足”。跛行。
    • 16.
      躃躃释义:⒈亦作“躄躄”。前进不止。唐 李贺《感讽》诗之二:“奇俊无少年,日车何躃躃。”王琦 汇解:“躃躃,去而不止之意。”⒉跛行貌。清 朱一是《鲁颠传》:“后有人入 杭 之 西山,復见 颠 曳杖躄躄行。”

跛行(box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跛行是什么意思 跛行读音 怎么读 跛行,拼音是bǒ xíng,跛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跛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