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启奏 启奏的意思
zòu

启奏

简体启奏
繁体啟奏
拼音qǐ zòu
注音ㄑ一ˇ ㄗㄡ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ǐ,(1) 打开。【组词】:启封。启门。某某启。启齿。(2) 开始。【组词】:启用。启程。启运。(3) 开导。【组词】:启迪。启发。启蒙。启示。启明(古代指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出现在东方天空的金星)。承上启下。(4) 陈述。【组词】:启事。(5) 书信。【组词】:书启。小启。

zòu,(1) 作乐(yuè ㄩㄝˋ),依照曲调吹弹乐器。【组词】:演奏。奏国歌。奏鸣曲。(2) 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组词】:启奏。奏议。奏疏。奏折。奏本。奏对。(3) 呈现,取得。【组词】:奏效。奏功。奏捷(取得胜利)。大奏奇功。

基本含义

启奏是指向上级报告或请示事情的意思。

启奏的意思

启奏 [qǐ zòu]

1. 臣子对帝王进言、上书。

[presentation;]

启奏 引证解释

⒈ 向帝王进言、上书。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须达 陈情而启奏:‘臣仕玉阶年月久,顷(倾)肝露胆每兢兢,不曾分寸行虚谬。’”
《新唐书·崔群传》:“羣 凡启奏,平恕如此。”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上曰:‘何不启奏?’对曰:‘七品官在籍身故,无启奏例。’”


国语词典

启奏 [qǐ zòu]

⒈ 向君王进言或禀告。

《新唐书·卷一六五·崔群传》:「群凡启奏,平恕如此。」
《红楼梦·第一六回》:「故启奏上皇太后,每月逢二六日期,准其椒房眷属入宫请候看视。」


启奏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启禀释义:禀报;禀告。

启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发奏释义:启奏,奏闻。
    • 2.
      启告释义:启奏;告知。
    • 3.
      奏对释义:⒈臣属当面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 唐 郑棨《开天传信记》:“安西 衙将 刘文树,口辩,善奏对,上每嘉之。”《宋史·哲宗纪一》:“﹝ 元祐 五年四月﹞癸丑,詔讲读官御经筵,退留二员奏对邇英阁。”《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圣人﹞问了问他的家世学业,又见他奏对称旨,天颜大悦。”⒉文体名,“奏疏”与“对策”的并称。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盖典生纪传,謨开集议;贡附典而肇记志,范媵謨以启奏对。”
    • 4.
      密启释义:⒈秘密启奏、启禀。⒉秘密的书函。
    • 5.
      山公启事释义:晋 山涛 甄拔人物的启奏。《晋书·山涛传》:“涛 再居选职十有餘年,每一官缺,輒启拟数人,詔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 涛 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 启事’。”唐 李商隐《赠宇文中丞》诗:“人间只有 嵇延祖,最望 山公 启事来。”清 吴伟业《鸳湖曲》:“中散 弹琴竟未终,山公 启事成何用?”
    • 6.
      版奏释义:⒈即简牍。《三国志·魏志·张既传》“年十六,为郡小吏”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 张既 ﹞自惟门寒,念无以自达,乃常蓄好刀笔及版奏,伺诸大吏乏者輒给与,以是见识焉。”⒉持版启奏。《新唐书·礼乐志一》:“致斋之日……昼漏上水一刻,侍中版奏‘请中严’。诸卫之属各督其队入陈於殿庭。”宋 王禹偁《南郊大礼》诗之四:“綵城残月带微霜,版奏中严夜未央。”
    • 7.
      白奏释义:启奏;上奏章弹劾。
    • 8.
      述奏释义:启奏;陈述。
    • 9.
      面奏释义:当面向帝王启奏。
    • 10.
      高擡贵手释义:客套话。 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元 范康《竹叶舟》第四折:“弟子愚眉肉眼,怎知道真仙下降,只望高抬贵手,与我拂除尘俗者。”《水浒传》第三回:“不想误触犯了官人,望乞恕罪,高抬贵手。”亦作“高抬贵手”。《镜花缘》第三七回:“众宫娥听了,因想起当日启奏打肉各事,惟恐记恨,一齐叩头,只求王妃高抬贵手,莫记前仇。”郭澄清《大刀记》第七章:“梁队长,请你高抬贵手,饶恕我这一回吧!”

启奏(qiz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启奏是什么意思 启奏读音 怎么读 启奏,拼音是qǐ zòu,启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启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