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以 [wáng yǐ]
1. 不能。
亡以 引证解释
⒈ 不能。
引《逸周书·皇门》:“保用无用,寿亡以嗣,天用弗保。”
《汉书·胡建传》:“今监御史公穿军垣以求贾利,私买卖以与士市,不立刚毅之心、勇猛之节,亡以帅先士大夫,尤失理不公。”
亡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年之后释义:死亡以后。
- 2.
亡以释义:不能。《逸周书·皇门》:“保用无用,寿亡以嗣,天用弗保。”《汉书·胡建传》:“今监御史公穿军垣以求贾利,私买卖以与士市,不立刚毅之心、勇猛之节,亡以帅先士大夫,尤失理不公。”
- 3.
剥乱释义:扰乱;离乱。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今王室乱,单旗、刘狄 剥乱天下,壹行不若。”晋 潘岳《西征赋》:“愍 汉 氏之剥乱,朝流亡以离析。”唐 李白《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逆胡窃号,剥乱中原。”
- 4.
发举释义:⒈兴起,举事。《汉书·王莽传上》:“唐 虞 发举,成 周 造业,诚亡以加。”《后汉书·臧洪传》:“﹝ 陈容 ﹞起谓 绍 曰:‘将军举大事,欲为天下除暴,而专先诛忠义,岂合天意?臧洪 发举为郡将,奈何杀之!’”三国 魏 嵇康《与吕长悌绝交书》:“都 去年向吾有言,诚忿足下意欲发举,吾深抑之。”⒉揭发,检举。《汉书·王莽传下》:“敢盗铸钱及偏行布货,伍人知不发举,皆没入为官奴婢。”《三国志·魏志·明帝纪》“朗 引军还”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时 明帝 喜发举,数有以轻微而致大辟者,朗 终不能有
- 5.
吉士释义:⒈犹贤人。《书·立政》:“继自今立政,其勿以憸人,其惟吉士,用勱相我国家。”《汉书·元帝纪》:“咎在朕之不明,亡以知贤也。是故壬人在位,而吉士雍蔽。”颜师古 注:“吉,善也。”宋 叶适《上宁宗皇帝札子·嘉泰三年》之一:“召康公 为 成王 赋《卷阿》之诗,言求贤用吉士。”清 戴名世《<傅天集>序》:“所为歌诵其主之寿考福禄,而兼及於吉人吉士之多也。”⒉男子之美称。《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春,吉士诱之。”《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刘 氏女因嫂而得夫,怀吉士初非衒玉。”清 李渔《蜃中楼·耳卜》:
- 6.
宫庙释义:⒈犹宗庙。 《史记·天官书》:“宫庙邸第,人民所次。”晋 挚虞《太康颂》:“洋洋四海,率礼和乐;穆穆宫庙,歌雍咏鑠。”南朝 梁 江淹《拟袁太尉从驾淑》诗:“宫庙礼哀敬,枌邑 道严玄。”《宋史·乐志七》:“绍兴 十三年,初举郊祀,命学士院製宫庙朝献及圜坛行礼、登门肆赦乐章,凡五十有八。”⒉借指帝王与皇室。晋 潘岳《西京赋》:“愍 汉氏 之剥乱,朝流亡以离析;卓 滔天以大涤,劫宫庙而迁迹。”《宋书·周朗传》:“运钟浇暮,世膺乱餘,重以宫庙遭不更之酷,江 服被未有之痛,千里连死,万井共泣。”⒊宫殿和宗庙的并称
- 7.
尸位素餐释义:空占着职位不做事,白吃饭。《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尸位:有职位不做事。素餐:吃闲饭。
- 8.
常然释义:⒈自然之性;常态。《庄子·骈拇》:“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后汉书·王符传》:“存亡以之迭代,政乱从此周復,天道常然之大数也。”《晋书·文苑传·李充》:“政异徵辞,拔本塞源,遁迹永日,寻响穷年,刻意离性而失其常然。”清 王夫之《思问录·内篇》:“吉凶,得失,生死,知为天地之常然而无足用其忧疑,亦可以释然矣。”⒉一向如此。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以来,固常然矣。”
- 9.
汉氏释义:指 汉 代。汉 扬雄《剧秦美新》:“往时 司马相如 作《封禪》一篇,以彰 汉 氏之休。”汉 张衡《西京赋》:“汉 氏初都,在 渭 之涘。”晋 潘岳《西征赋》:“愍 汉 氏之剥乱,朝流亡以离析。”《南史·恩倖传序》:“自 汉 氏以来,年且千祀。”
- 10.
蠢殷释义:殷 朝灭亡以后,周 室统治者对 殷 人的蔑称。
- 11.
豫设释义:⒈预为筹划和准备。《汉书·辛庆忌传》:“夫将不豫设,则亡以应卒;士不素厉,则难使死敌。”《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且 寿春 虽平,三面仍梗,镇守之宜,实须豫设。”清 王夫之《读通鉴论·孝武帝》:“兵之所尚者勇,勇非可教而能者也;所重者谋,谋非可豫设而为教者也。”⒉预先设置。鲁迅《南腔北调集·漫与》:“这囚车并非‘意图’拘禁敌人或汉奸,而是专为‘意图乘机捣乱’的‘反动分子’所豫设的宝座。”
- 12.
除道释义:⒈开辟、修治道路。 《左传·庄公四年》:“令尹 鬭祁、莫敖 屈重 除道梁 溠,营军临 随。”杨伯峻 注:“除道,犹开路。”《国语·周语中》:“九月除道,十月成梁。”韦昭 注:“除道所以便行旅,成梁所以便民,使不涉也。”《新唐书·陈子昂传》:“今撤山 羌,开阪险,使贼得收奔亡以攻边,是除道待贼,举 蜀 以遗之。”⒉犹清道。《战国策·秦策一》:“父母闻之,清宫除道。”汉 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王闻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清 黄景仁《入市》诗:“喧填騶从除道来,呼声直欲缘云上。”参见“清道”。
- 13.
黄垆释义:⒈亦作“黄卢”。亦作“黄庐”。亦作“黄炉”。犹黄泉。⒉坟墓。⒊大地;地球。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载:“﹝王濬冲﹞乘軺车,经黄公酒壚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於此壚……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羈紲。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后世因用“黄壚”作悼念亡友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