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发 [bān fā]
1. 公布;发布。
例颁发命令。
英[ issue; ]
2. 授与。
例颁发奖状。
颁发嘉奖令。
英[ award; ]
颁发 引证解释
⒈ 谓公布、发布命令、指示、政策等。
引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自 顺治 十五年后,会试及 顺天 乡试头场‘四书’三题,由钦命密封,送内帘官刊印颁发。”
清 林则徐 《颁发查禁营兵吸食鸦片规条稿》:“除该管将弁有犯此者,许所属营弁头目人等据实禀揭考验特参外,合将现定规条特札颁发。”
⒉ 授与;分发。
引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七:“﹝ 年羹尧 ﹞私造大将军令箭,将颁发令箭毁坏。”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一个指导员说,上级前几天颁发的奖金,他们小队很多人认为不合理,要求解决。”
国语词典
颁发 [bān fā]
⒈ 颁布、发布。
引《清史稿·卷一五七·邦交志五》:「其禁止米谷以及禁期内应运之漕米、军米数目,各告示均须由中国政府颁发,以期共见。」
例如:「段考成绩揭晓,老师颁发奖品给成绩优良的学生。」
近颁布 发布 公布 宣布
⒉ 发给、授予。指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或政府对人民发给钱谷或其他物品而言。
引清·昆冈《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二四一·户部·厘税》:「湖北省军兴以来,饷需支绌,请颁发部帖,劝商捐换,并咨取江苏抽厘章程,设局试办。」
《福惠全书·卷七·钱谷部·解给》:「盖非上司颁发,无号可稽。」
颁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诏释义:帝王颁发诏令。
- 2.
专利释义:指国家专利主管机关授予的专利权、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及国家颁发的授予专利权的专利证书。也特指专利权。
- 3.
令典释义:⒈好的典章法度。 《左传·宣公十二年》:“蔿敖 为宰,择 楚国 之令典。”杨伯峻 注:“令典谓礼法政令之善者。”南朝 齐 王俭《褚渊碑文》:“择皇 齐 之令典,致声化於雍熙。”⒉泛指宪章法令。《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自今,其敢设非祀之祭,巫祝之言,皆以执左道论,著於令典。”唐 刘禹锡《汴州刺史厅壁记》:“凡曲防苛禁不情乖体者,悉剗之,一出乎令典。”清 载泽 等《出使各国大臣奏请宣布立宪摺》:“宜取各国地方自治制度,择其尤便者,酌订专书,著为令典,尅日颁发,各省督抚,分别照行,限期蕆事。”⒊指美好的典
- 4.
优旨释义:优待的诏命。 亦谓颁发优待之诏命。
- 5.
体育运动荣誉奖章释义:中国体育运动的最高荣誉奖。由国家体委颁发。授予世界纪录创造者、世界冠军和为体育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其他人员。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上首次颁发。
- 6.
偃波书释义:书体名。即版书,状如连文,故称。为颁发诏命所用。
- 7.
公券释义:古代官府颁发的一种差旅费证券。 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宝应 二年,大夫 严武 奏,在外新除御史,食宿私舍非宜。自此乃给公券。”清 俞樾《茶香室丛钞·举人给来往公券》:“国朝 王士禛《夫于亭杂録》云:‘宋 开宝 二年,詔 西川、山南、荆湖 等道举人皆给来往公券,自初起程以至还乡费,皆给於公家。’”
- 8.
关赏释义:颁发赏赐。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惟 天啟 年间,今上信邸承奉等官,俱随宫内关赏,盖先帝友于至谊,祖宗以来所希有也。”
- 9.
凿印释义:刻印的一种方法。指在预制的金属印坯上刻凿印文。流行于 汉、魏、晋、南北朝 之间。多数是将军印和颁发给兄弟民族的官印。后人仿效,而形成一种刻法。
- 10.
印牌释义:⒈将印和令牌。⒉清初颁发的一种户口登记牌。
- 11.
印票释义:旧时官方颁发的券证。《清会典事例·户部·给印票执照》:“雍正 十三年定:凡八旗在京官员兵丁閒散另住户下人等,均令该佐领给与印票,开明各年貌家口,以备街道步军尉查验。”《清史稿·食货志一》:“乾隆 二十八年,定各省棚民单身赁垦者,令於原籍州县领给印票,并有亲族保领,方准租种安插。”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完粮奖励》:“有能急公将本年钱粮完半者,本县给与印票,免今年杂差之半。”
- 12.
发奖释义:为获奖者颁发奖品。
- 13.
号型释义:指鞋帽服装等的种类和规格去年冬天,门市部的克罗丁圆顶帽卖得很多,号型不全国家标准总局最近颁发了我国服装号型系列国家标准。
- 14.
告朔释义:⒈周 制,天子于每年季冬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叫“告朔”。《周礼·春官·大史》:“颁告朔于邦国。”郑玄 注:“天子颁朔于诸侯,诸侯藏之祖庙,至朔朝于庙,告而受行之。郑司农 云:‘……以十二月朔,布告天下诸侯。’”《穀梁传·文公十六年》:“天子告朔于诸侯。”《大戴礼记·用兵》:“夏桀、商紂 羸暴於天下……不告朔於诸侯。”⒉指诸侯于每月朔日(阴历初一)行告庙听政之礼。《左传·文公六年》:“闰月不告朔,非礼也。”杜预 注:“经称‘告月’,传称‘告朔’,明‘告月’必以朔。”⒊泛指于朔日祭祀鬼神。明 阎尔梅《
- 15.
哭临释义:⒈帝后死丧,集众定时举哀叫哭临。 《史记·孝文本纪》:“毋发民男女哭临宫殿。宫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声;礼毕罢,非旦夕临时,禁毋得擅哭。”《后汉书·礼仪志下》:“登遐,皇后詔三公典丧事……百官哭临殿下。”《宋史·礼志二六》:“真宗 章献明肃皇后 刘氏,明道 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崩于 宝慈殿,迁坐于 皇仪殿。三十日,宣遗誥,羣臣哭临,见帝于殿之东厢奉慰。”《痛史》第六回:“一众百官礼成之后,便请哭临。哭临过了,方才出来颁发哀詔。”⒉泛称人死后集众举哀或至灵前吊祭。《三国志·魏志·孙礼传》:“礼 为死事者设
- 16.
土地证释义:我国土地改革后由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的简称。茹志鹃《三走严庄》:“原来的地契是反动政府搞的,都不能算数,拿来一把火烧掉,人民政府重新另发土地证。”《新华月报》1951年第4期:“确定地权,颁发土地证,是土地改革中最后的一个阶段。”
- 17.
地照释义:由政府颁发的证明对土地有所有权的执照。
- 18.
地符释义:⒈大地的符瑞。《宋书·符瑞志中》:“赤龙、《河图》者,地之符也。”《易·繫辞上》“河 出图,洛 出书”孔颖达 疏引《春秋纬》云:“河 以通乾出天苞,洛 以流坤吐地符。”《新唐书·陈子昂传》:“先王以人之通於天也,於是养其羣生,顺天德,使人乐其业,甘其食,美其服,然后天瑞降,地符升,风雨时,草木遂。”⒉宋 代为征收田赋而颁发的土地的凭证。《宋史·食货志上二》:“岁以九月,县委令、佐,分地计量,随陂原平泽而定其地,因赤淤黑壚而辨其色;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至明年三月毕,揭以示民,一季无
- 19.
备文释义:⒈具备文饰。 《后汉书·舆服志下》:“乘舆备文,日月星辰十二章。”《宋书·武帝纪下》:“七庙备文,率由令范。”⒉准备文件。政务院《关于古跡等保护办法和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查发掘暂行办法》(1950年5月24日颁发):“凡拟进行某项发掘工作之团体,应依下开各项填具表格,备文呈请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批准。”
- 20.
大奬赛释义:一种较大型的文娱体育项目竞赛。往往有初赛、复赛和决赛,由主办单位等资助,向比赛获胜者颁发奖品。
颁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诏释义:帝王颁发诏令。
- 2.
专利释义:指国家专利主管机关授予的专利权、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及国家颁发的授予专利权的专利证书。也特指专利权。
- 3.
令典释义:⒈好的典章法度。 《左传·宣公十二年》:“蔿敖 为宰,择 楚国 之令典。”杨伯峻 注:“令典谓礼法政令之善者。”南朝 齐 王俭《褚渊碑文》:“择皇 齐 之令典,致声化於雍熙。”⒉泛指宪章法令。《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自今,其敢设非祀之祭,巫祝之言,皆以执左道论,著於令典。”唐 刘禹锡《汴州刺史厅壁记》:“凡曲防苛禁不情乖体者,悉剗之,一出乎令典。”清 载泽 等《出使各国大臣奏请宣布立宪摺》:“宜取各国地方自治制度,择其尤便者,酌订专书,著为令典,尅日颁发,各省督抚,分别照行,限期蕆事。”⒊指美好的典
- 4.
优旨释义:优待的诏命。 亦谓颁发优待之诏命。
- 5.
体育运动荣誉奖章释义:中国体育运动的最高荣誉奖。由国家体委颁发。授予世界纪录创造者、世界冠军和为体育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其他人员。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上首次颁发。
- 6.
偃波书释义:书体名。即版书,状如连文,故称。为颁发诏命所用。
- 7.
公券释义:古代官府颁发的一种差旅费证券。 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宝应 二年,大夫 严武 奏,在外新除御史,食宿私舍非宜。自此乃给公券。”清 俞樾《茶香室丛钞·举人给来往公券》:“国朝 王士禛《夫于亭杂録》云:‘宋 开宝 二年,詔 西川、山南、荆湖 等道举人皆给来往公券,自初起程以至还乡费,皆给於公家。’”
- 8.
关赏释义:颁发赏赐。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惟 天啟 年间,今上信邸承奉等官,俱随宫内关赏,盖先帝友于至谊,祖宗以来所希有也。”
- 9.
凿印释义:刻印的一种方法。指在预制的金属印坯上刻凿印文。流行于 汉、魏、晋、南北朝 之间。多数是将军印和颁发给兄弟民族的官印。后人仿效,而形成一种刻法。
- 10.
印牌释义:⒈将印和令牌。⒉清初颁发的一种户口登记牌。
- 11.
印票释义:旧时官方颁发的券证。《清会典事例·户部·给印票执照》:“雍正 十三年定:凡八旗在京官员兵丁閒散另住户下人等,均令该佐领给与印票,开明各年貌家口,以备街道步军尉查验。”《清史稿·食货志一》:“乾隆 二十八年,定各省棚民单身赁垦者,令於原籍州县领给印票,并有亲族保领,方准租种安插。”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完粮奖励》:“有能急公将本年钱粮完半者,本县给与印票,免今年杂差之半。”
- 12.
发奖释义:为获奖者颁发奖品。
- 13.
号型释义:指鞋帽服装等的种类和规格去年冬天,门市部的克罗丁圆顶帽卖得很多,号型不全国家标准总局最近颁发了我国服装号型系列国家标准。
- 14.
告朔释义:⒈周 制,天子于每年季冬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叫“告朔”。《周礼·春官·大史》:“颁告朔于邦国。”郑玄 注:“天子颁朔于诸侯,诸侯藏之祖庙,至朔朝于庙,告而受行之。郑司农 云:‘……以十二月朔,布告天下诸侯。’”《穀梁传·文公十六年》:“天子告朔于诸侯。”《大戴礼记·用兵》:“夏桀、商紂 羸暴於天下……不告朔於诸侯。”⒉指诸侯于每月朔日(阴历初一)行告庙听政之礼。《左传·文公六年》:“闰月不告朔,非礼也。”杜预 注:“经称‘告月’,传称‘告朔’,明‘告月’必以朔。”⒊泛指于朔日祭祀鬼神。明 阎尔梅《
- 15.
哭临释义:⒈帝后死丧,集众定时举哀叫哭临。 《史记·孝文本纪》:“毋发民男女哭临宫殿。宫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声;礼毕罢,非旦夕临时,禁毋得擅哭。”《后汉书·礼仪志下》:“登遐,皇后詔三公典丧事……百官哭临殿下。”《宋史·礼志二六》:“真宗 章献明肃皇后 刘氏,明道 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崩于 宝慈殿,迁坐于 皇仪殿。三十日,宣遗誥,羣臣哭临,见帝于殿之东厢奉慰。”《痛史》第六回:“一众百官礼成之后,便请哭临。哭临过了,方才出来颁发哀詔。”⒉泛称人死后集众举哀或至灵前吊祭。《三国志·魏志·孙礼传》:“礼 为死事者设
- 16.
土地证释义:我国土地改革后由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的简称。茹志鹃《三走严庄》:“原来的地契是反动政府搞的,都不能算数,拿来一把火烧掉,人民政府重新另发土地证。”《新华月报》1951年第4期:“确定地权,颁发土地证,是土地改革中最后的一个阶段。”
- 17.
地照释义:由政府颁发的证明对土地有所有权的执照。
- 18.
地符释义:⒈大地的符瑞。《宋书·符瑞志中》:“赤龙、《河图》者,地之符也。”《易·繫辞上》“河 出图,洛 出书”孔颖达 疏引《春秋纬》云:“河 以通乾出天苞,洛 以流坤吐地符。”《新唐书·陈子昂传》:“先王以人之通於天也,於是养其羣生,顺天德,使人乐其业,甘其食,美其服,然后天瑞降,地符升,风雨时,草木遂。”⒉宋 代为征收田赋而颁发的土地的凭证。《宋史·食货志上二》:“岁以九月,县委令、佐,分地计量,随陂原平泽而定其地,因赤淤黑壚而辨其色;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至明年三月毕,揭以示民,一季无
- 19.
备文释义:⒈具备文饰。 《后汉书·舆服志下》:“乘舆备文,日月星辰十二章。”《宋书·武帝纪下》:“七庙备文,率由令范。”⒉准备文件。政务院《关于古跡等保护办法和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查发掘暂行办法》(1950年5月24日颁发):“凡拟进行某项发掘工作之团体,应依下开各项填具表格,备文呈请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批准。”
- 20.
大奬赛释义:一种较大型的文娱体育项目竞赛。往往有初赛、复赛和决赛,由主办单位等资助,向比赛获胜者颁发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