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骑竹 骑竹的意思
zhú

骑竹

简体骑竹
繁体騎竹
拼音qí zhú
注音ㄑㄧˊ ㄓ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í,(1) 跨坐在牲畜或其他东西上。【组词】:骑马。骑射。骑兵。骑者善堕(经常骑马的常会掉下马来;喻擅长某事物的人,反而容易大意,招致失误)。(2) 兼跨两边。【组词】:骑缝盖章。(3) 骑的马或乘坐的其他动物(旧读jì)。【组词】:坐骑。(4) 骑兵,亦泛指骑马的人(旧读jì)。【组词】:轻骑。铁骑。车骑。(5) 一人一马的合称(旧读jì)。【组词】:千骑。千乘万骑。

zhú,(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组词】: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2) 指竹制管乐器。【组词】:金石丝竹。(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4) 姓。

基本含义

指骑在竹马上,表示童年时期的友谊与纯真。

骑竹的意思

骑竹 [qí zhú]

1. 《后汉书·郭伋传》:“伋前在并州,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后因以“骑竹”为称美州郡地方官吏施行仁政。

2. 《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载:费长房从仙人壶公入深山学道,后“长房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也。'……长房乘杖,须臾来归”。后因以“骑竹”指仙家出行。

4. 见“骑竹马”。

骑竹 引证解释

⒈ 《后汉书·郭伋传》:“伋 前在 并州,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始至行部,到 西河 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 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后因以“骑竹”为称美州郡地方官吏施行仁政。 唐 刘禹锡 《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留守再命太原》诗:“爱棠餘故吏,骑竹见新童。”
宋 危西麓 《风流子·郭县尹美任》词:“看父老裊花,苦遮去辙,儿童骑竹,争问归期。”
元 赵孟頫 《送柳汤左怀孟总管》诗:“老子分符称太守,诸儿骑竹候前茅。”
亦作“骑青竹”。 唐 杜甫 《李司马桥成承高使君自成都回》诗:“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

⒉ 《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载:费长房 从仙人 壶公 入深山学道,后“长房 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 葛陂 中也。’…… 长房 乘杖,须臾来归”。后因以“骑竹”指仙家出行。

宋 赵彦瑞 《念奴娇·中秋》词:“归来一笑, 葛陂 还访骑竹。”

⒊ 见“骑竹马”。


骑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儿童竹马释义:《后汉书·郭伋传》载:郭伋 任 并州 牧,问民疾苦,推举贤良,所过县邑,老幼相携迎送。 “始至行部,到 西河 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后以“儿童竹马”为称颂太守之词。
    • 2.
      博戏释义:⒈古代的一种棋戏。《史记·货殖列传》:“博戏驰逐,鬭鷄走狗。”唐 冯贽《云仙杂记》卷八:“﹝ 王母 ﹞与 紫阳真官 博戏,则以一二百枚递分胜负。”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市人有以博戏取人财者,每博,必大胜,号松子量。”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二》:“博戏自 三代 已有之,穆天子 与 井公 博三日而决。”⒉赌输赢、角胜负的游戏。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五:“三山 谿中产小鱼,斑纹赤黑相间,里中儿豢之,角胜负为博戏。”⒊杂戏。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岁时杂戏》:“博戏则骑竹马、扑蝴蝶、跳白索、藏矇儿
    • 3.
      弄梅释义:唐 李白《长干行》之一:“妾髮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遶牀弄青梅。”因以“弄梅”喻男女儿童间的天真亲昵。
    • 4.
      爱棠释义:《左传·襄公十四年》:“武子 之德在民,如 周 人之思 召公 焉,爱其甘棠,况其子乎?”杜预 注:“召公 奭 听讼,舍於甘棠之下,周 人思之,不害其树,而作勿伐之诗,在《召南》。”后以“爱棠”为称颂地方官德政之典。唐 刘禹锡《奉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留守再命太原》诗:“爱棠餘故吏,骑竹见新童。”
    • 5.
      细侯释义:《后汉书·郭汲传》:“郭伋 字 细侯 ……始至行部,到 西河 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 6.
      跳白索释义:亦称“跳百索”。儿童跳绳游戏。明 沉榜《宛署杂记·民风一》:“跳百索,﹝正月﹞十六日,儿以一绳长丈许,两儿对牵,飞摆不定,令难凝视,似乎百索,其实一也。羣儿乘其动时,轮跳其上,以能过者为胜,否则为索所绊,听掌绳者绳击为罚。”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岁时杂戏》:“博戏则骑竹马,扑蝴蝶,跳白索,藏矇儿。”阿英《灯市》:“二童子引索略地,如白光轮,一童子跳光中,叫‘跳白索’。”
    • 7.
      迎拜释义:迎见礼拜。 《礼记·曲礼下》:“君若迎拜,则还辟不敢答拜。”郑玄 注:“迎拜,谓君迎而先拜之。”《后汉书·郭伋传》:“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却见十数年前一个死过的丫头出来迎拜,请 行修 坐下。”
    • 8.
      郭细侯释义:东汉 郭伋,字 细侯。扶风 茂陵 人。历任 渔阳 太守、颍川 太守、并州 太守,有政绩,所至县邑,老幼欢迎。《后汉书·郭伋传》:“﹝ 建武 十一年调 伋 为 并州 牧﹞ 伋 前在并州,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所过问民疾苦……始至行部,到 西河 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后因以“郭细侯”借指有政绩者。唐 刘禹锡《奉送浙西李仆射相公赴镇》诗:“郡人重得 黄丞相,童子争迎 郭细侯。”唐 司空曙《送卢彻之太原谒马尚书》诗:“翩翩羽骑双旌后,上客亲随 郭细侯。”清 陈维崧《沁
    • 9.
      重来郭伋释义:《后汉书·郭伋传》:“﹝ 并州 牧 郭伋 ﹞始至行部,到 西河 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 10.
      银鱼符释义:银质的鱼符。 唐 代授予五品以上官员佩带,用以表示品级身分。亦作发兵、出入宫门或城门之符信。宋 李上交《近事会元》卷一:“唐高祖 武德 元年九月改银菟符为银鱼符也。”亦省作“银鱼”。唐 刘禹锡《酬严给事贺加五品并简同制水部李郎中》:“初佩银鱼随仗入,宜乘白马退朝归。”金 元好问《寄程孙铁安》诗:“已能骑竹马,想亦爱银鱼。”明 张煌言《间行杂感》诗:“伏匿那能忘铁马,潜游犹觉负银鱼。”
    • 11.
      青梅竹马释义: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
    • 12.
      驭竹释义:典出《后汉书·郭伋传》:“调 伋 为 并州 牧…… 伋 前在 并州 ,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所过问民疾苦,聘求耆德雄俊,设几杖之礼,朝夕与参政事,始至行部,要 西河 美稷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 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 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復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 谓别驾从事,计日当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 伋 为违信於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后以“驭竹”谓地方官吏施行仁政,惠及百姓,受到儿童欢迎。 唐
    • 13.
      骑竹释义:⒈《后汉书·郭伋传》:“伋前在并州,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⒉《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载:费长房从仙人壶公入深山学道,后“长房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也。’……长房乘杖,须臾来归”。后因以“骑竹”指仙家出行。⒊见“骑竹马”。
    • 14.
      骑竹马释义:古时儿童常相与骑竹马为戏,后因用作咏儿童生活与友谊的典故。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桓公 语诸人曰:‘少时与 渊源 共骑竹马。’”唐 白居易《喜入新年自咏》:“大历 年中骑竹马,几人得见 会昌 春。”前蜀 韦庄《途次逢李氏兄弟感旧》诗:“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弄先生。”亦省作“骑竹”。唐 杜甫《清明》诗之一:“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清 王夫之《石崖先生传略》:“与两从兄,自鬭草骑竹,以至就外傅,皆未尝一语失敬爱之度。”
    • 15.
      骑青竹释义:见“骑竹”。
    • 16.
      龙竹释义:⒈龙须竹。劈为篾,平细柔韧,宜作马鞭。 唐 高适 《咏马鞭》:“龙竹养根凡几年,工人截之为长鞭。” 孙钦善 校注:“龙竹,即龙鬚竹。 李衎 《竹谱详録》卷五‘龙鬚竹’云:‘生 两浙 山谷间,与猫头竹无异,根下节不甚密,析为篾,平细柔靱。’”⒉晋 葛洪 《神仙传·壶公》:“ 房 ( 费长房 )忧不得到家,公( 壶公 )以一竹杖与之曰:‘但骑此得到家耳。’ 房 骑竹杖辞去,忽如睡,已到家……所骑竹杖,弃 葛陂 中,视之乃青龙耳。”后因以“龙竹”指拐杖或比喻得道成仙。 唐 王绩 《游仙》诗之四:“鸭桃闻已种,龙

骑竹(qiz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骑竹是什么意思 骑竹读音 怎么读 骑竹,拼音是qí zhú,骑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骑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