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攘夷 攘夷的意思
rǎng

攘夷

简体攘夷
繁体
拼音rǎng yí
注音ㄖㄤˇ ㄧ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rǎng,(1) 侵夺,偷窃。【例句】:攘羊(指暴露亲人的过失,语出《论语·子路》中的“其父攘羊,而子证之”)。攘夺。攘窃。攘善(掠人之美)。(2) 推,排斥。【组词】:攘斥。攘除。攘夷(抵御外国侵略)。(3) 烦乱。【例句】:攘攘(纷乱)。扰攘。(4) 捋。【组词】:攘袂。攘臂。

yí,(1)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组词】:东夷。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2)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例句】:华夷杂处(chǔ ㄔㄨˇ)。(3) 平,平坦,平安。【组词】:化险为夷。(4) 弄平。【组词】:夷为平地。(5) 消灭。【组词】:夷灭。族夷(诛杀犯罪者家族)。(6) 等辈。【例句】:“诸将皆陛下故等夷”。(7) 古代的锄类工具。(8) 同“怡”,喜悦。(9) 同“痍”,创伤。(10) 姓。

基本含义

指抵抗外来侵略者,驱逐外国势力。

攘夷的意思

攘夷 [rǎng yí]

1. 抗拒异族入侵。

攘夷 引证解释

⒈ 抗拒异族入侵。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八》:“荐绅先生方且雍雍然,峩峩然,交诵致知格物之微言,深赞攘夷復土之伟画。”
陈去病 《哭梦逋老友》诗:“同甫 当年负盛名,挥毫惊起攘夷声。”


国语词典

攘夷 [rǎng yí]

⒈ 排斥外夷。

元·刘埙《隐居通议·卷二〇·文章八》:「而荐绅先生方且雍雍然,峩峩然,交诵致知格物之微言,深赞攘夷复土之伟画。」


攘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伊藤博文释义:(1841—1909)日本首相。早年参与尊王攘夷和倒幕运动,并参与明治维新。鼓吹对外侵略,策划并发动侵略中国和朝鲜的甲午战争。1906年任朝鲜总督。1909年被朝鲜爱国者刺死。
    • 2.
      尊攘释义:尊王攘夷。
    • 3.
      崇崇释义:⒈高貌,高大貌。 《文选·扬雄<甘泉赋>》:“崇崇圜丘,隆隐天兮。”李善 注:“崇崇,高貌也。”唐 张说《唐故处士张府君墓志》:“中条 之北,大河 之东,丘陵桑梓,鬱鬱崇崇。”宋 苏洵《张益州画像记》:“禾麻芃芃,仓庾崇崇。”明 方孝孺《归田图赞》:“庐山 崇崇,其下 江 水;清风穆然,盛德之士。”⒉谓崇高伟大。唐 李翱《杂说》:“昔 管仲 以 齐桓 霸天下,攘夷狄,华夏免乎被髮左袵,崇崇乎功亦格天下,溢后世。”⒊连绵广大。宋 梅尧臣《依韵和持国新植西轩》:“开地临广衢,崇崇十餘亩。”⒋尊敬貌。唐 孟
    • 4.
      攘夷释义:抗拒异族入侵。元 刘壎《隐居通议·文章八》:“荐绅先生方且雍雍然,峩峩然,交诵致知格物之微言,深赞攘夷復土之伟画。”陈去病《哭梦逋老友》诗:“同甫 当年负盛名,挥毫惊起攘夷声。”

攘夷(rang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攘夷是什么意思 攘夷读音 怎么读 攘夷,拼音是rǎng yí,攘夷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攘夷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