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十番鼓 十番鼓的意思
shífān

十番鼓

简体十番鼓
繁体
拼音shí fān gǔ
注音ㄕˊ ㄈㄢ ㄍㄨˇ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í,(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组词】:十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组词】:十足。十成。

fān pān,(1) 遍数,次,回。【组词】:三番五次。(2) 轮流更代。【组词】:轮番。更(gēng )番。(3) 称外国的或外族的。【组词】:番邦。番茄。番薯。(4) 倍。【例句】:产量翻了二番。 ◎ 〔番禺〕地名,在中国广东省。

gǔ,(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例句】: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组词】:耳鼓。石鼓。(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组词】:鼓吹。鼓噪。(4) 发动,使振作起来。【组词】: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5) 高起,凸出。【组词】:鼓包。鼓胀。(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基本含义

形容声音十分嘹亮、宏亮。

十番鼓的意思

十番鼓 [shí fān gǔ]

1. 一种民间音乐,乐队由十种乐器组成,包括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

[Chinese folk music of ten instruments;]

十番鼓 引证解释

⒈ 一种器乐合奏名。因演奏时轮番用鼓、笛、木鱼等十种乐器,故名。起于 明 万历 时,今仍流行于 苏、浙、闽 等地。初以打击乐器为主,后亦杂以多种管弦乐器,其种类因时因地而异,所用乐器亦有不限于十种者。参阅 清 叶梦珠 《阅世编·纪闻》、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吹洞簫,唱时曲,酒半,打十番鼓。”
清 何洯 《竞渡歌》:“《伊凉曲》杂十番鼓,引出翩翩游冶郎。”
清 吴伟业 《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此地繇来盛歌舞,子弟三班十番鼓。”
亦省作“十番”。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选优》:“我们君臣同乐,打一回十番何如?”
《红楼梦》第十一回:“现叫奴才找了一班小戏儿并一档子打十番的,都在园子里戏臺上预备着呢。”
冰心 《往事二》四:“我梦中停足倾耳,自然赞叹,这是‘十番’,究竟还是东方的古乐动人!”


十番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十反释义:亦作“十返”或十种反常现象或 十番鼓,民间器乐合奏乐名。
    • 2.
      十番释义:见“十番鼓”。
    • 3.
      游冶郎释义:⒈野游少年。 清 何洯《竞渡歌》:“《伊》《凉》曲杂十番鼓,引出翩翩游冶郎。”⒉风流少年。清 李渔《玉搔头·误投》:“多时不见游冶郎,怪满面秋霜。”
    • 4.
      粗细十番释义:一种锣鼓与丝竹兼用的合奏乐名,起于 明 末,盛行 江 南,今仍流行于 福建、江苏、浙江 等地。 十番即十番鼓,又称十番锣鼓,又有十不闲、十样锦等名称。
    • 5.
      素十番释义:合奏乐名。纯用笛、管、箫、弦、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乐器演奏的十番鼓。以其不加用丝竹乐器,故名。
    • 6.
      细十番释义:即十番鼓。合奏乐名。由笛、管、箫、弦、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乐器组成,可奏各种乐曲。
十番鼓是什么意思 十番鼓读音 怎么读 十番鼓,拼音是shí fān gǔ,十番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十番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