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封 [guān fēng]
1. 皇帝赠予的官爵。
3. 指官府的封条。
官封 引证解释
⒈ 皇帝赠予的官爵。
引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宰相赠本生父母官》:“昉 再入相,表其事求赠所生父、祖官封。”
⒉ 指官府的封条。
引元 刘詵 《万户酒歌》:“城中禁酿五十年,目断吹秫 江 东烟。官封始运桑落瓮,官隶方载稽山船。”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女侠》:“入门呼役曰:‘来视汝木夹,官封如故乎?’验之良是。”
官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内养释义:⒈太监。《旧唐书·杨收传》:“寻尽削官封,长流 驩州。又令内养 郭全穆 齎詔赐死。”《新五代史·周太祖纪》:“隐帝 遣 开封 尹 侯益 ……等率兵拒 威,又遣内养 驡脱 覘 威 所嚮。”⒉谓全真养身之道。《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若遇个云游道士,方外全真,叩留至家中供养,学些丹术,讲些内养。”⒊指修真养性。《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只叫他把‘内丹成,外丹亦成’这两句,想一想,难道是掉起内养工夫。”清 蒋士铨《第二碑·寻诗》:“小弟平日颇有内养之法,今年九十六岁,还走得五里路,喫得半斤肉。”⒋指内
- 2.
剖竹释义:古代授官封爵,以竹符为信。剖分为二,一给本人,一留朝廷,相当于后来的委任状。
- 3.
县公释义:⒈春秋 时,楚 君称王,其县大夫亦僭称公。 《左传·宣公十一年》:“诸侯、县公皆庆寡人。”杜预 注:“楚 县大夫皆僭称公。”⒉爵名。晋 时始置县公之爵,历代因之,亦谓之开国县公,明 以后废。《隋书·百官志下》:“开皇 中,置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为九等者,至是唯留王、公、侯三等。餘并废之。”《新唐书·百官志一》:“﹝司封郎中﹞掌封命、朝会、赐予之级。凡爵九等……五曰开国县公,食邑千五百户,从二品。”《宋史·职官志三》:“司封郎中掌官封、叙赠、承袭之事……列爵九等:曰王,曰郡王,曰国公
- 4.
官封释义:⒈皇帝赠予的官爵。宋 洪迈《容斋四笔·宰相赠本生父母官》:“昉 再入相,表其事求赠所生父、祖官封。”⒉指官府的封条。元 刘詵《万户酒歌》:“城中禁酿五十年,目断吹秫 江 东烟。官封始运桑落瓮,官隶方载稽山船。”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女侠》:“入门呼役曰:‘来视汝木夹,官封如故乎?’验之良是。”
- 5.
誊録院释义:宋 始置,明 清 沿之。科举考试时负责誊录士子试卷的机构。《宋史·选举志一》:“﹝ 景德 ﹞八年,始置誊録院,令封印官封试卷付之,集书吏録本,监以内侍二人。”参阅《文献通考·选举三》。
- 6.
资廕释义:亦作“资荫”。凭先代的勋功或官爵而得到授官封爵。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但以门衰,骨肉单弱,五服之内,傍无一人,播越他乡,无復资廕,使汝等沉沦厮役,以为先世之耻。”《周书·苏绰传》:“今之选举者,当不限资荫,唯在得人。”唐 韩愈《请复国子监生徒状》:“如有资廕不补学生应举者,请礼部不在收试限。”
- 7.
资荫释义:⒈資蔭:见“资廕”。⒉資廕:亦作“资荫”。凭先代的勋功或官爵而得到授官封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