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时谋 时谋的意思
shímóu

时谋

简体时谋
繁体時謀
拼音shí móu
注音ㄕˊ ㄇㄡ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í,(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组词】:时间。时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组词】:时代。古时。(3) 泛指一段时间。【组词】:时光。时令。时分。(4) 现在的,当前的。【组词】:当时。时下。时务。时宜。(5) 常常。【组词】:时常。学而时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组词】:时序。四时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组词】:时钟。时差(chā)。(9) 某一时刻。【组词】:按时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组词】:时而。时阴时晴。(11) 机会。【组词】:时机。待时而动。(12) 姓。

móu,(1) 计划,计策,主意。【组词】:计谋。出谋划策。(2) 设法寻求。【组词】:谋求。图谋。谋面。谋篇。谋生。谋幸福。(3) 商议。【组词】:谋议。谋划。不谋而合。(4) 姓。

基本含义

指根据时机和情势制定计谋,以适应和应对变化。

时谋的意思

时谋 [shí móu]

1. 应时的谋略。

时谋 引证解释

⒈ 应时的谋略。

《文选·王粲<从军诗>之四》:“恨我无时谋,譬诸具官臣。”
吕延济 注:“粲 自恨无应时之谋,犹无才而具官位之臣。”


时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秦宓释义:秦宓(?—226年),字子敕。广汉绵竹(今四川德阳北)人。三国蜀汉时谋臣,善舌辩。早年归刘璋,后降刘备。刘备伐吴前,秦宓劝阻,刘备大怒,欲杀秦宓。因诸葛亮及时求情,才保住性命,仅被下狱,后被释放,拜左中郎将、长水校尉。吴蜀同盟后,孙权派张温至成都回访。酒宴之上,秦宓与张温舌战,说得张温无言以对。后官至大司农。建兴四年(226年),病逝。
    • 2.
      譬诸释义:譬之于;譬如。《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谓我敝邑,邇在 晋国,譬诸草木。吾臭味也,而何敢差池?”汉 王粲《从军诗》之四:“恨我无时谋,譬诸具官臣。”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光阴可惜,譬诸逝水。”
    • 3.
      调叠释义:谓创作诗歌时谋篇布局协调平仄等。
    • 4.
      谋篇释义:谓作文时谋划安排篇章结构。茅盾《一九六○年短篇小说漫评》:“有的则可以从布局、谋篇、炼字、炼句着眼,而或为谨严,或为逸宕,或为奇诡,等等不一。”
    • 5.
      陪台释义:臣之臣,末等奴隶。泛指微贱罪隶。《左传·昭公七年》:“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皁,皁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僕,僕臣臺……若从有司,是无所执逃臣也。逃而舍之,是无陪臺也。”宋 王安石《和微之登高斋》:“魏王 兵马接踵出,旗纛千里相搪挨。当时谋臣非不众,上国拔取多陪臺。”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仆臣台义》:“僕则三代奴戮,今罪人为奴矣。谓之臺者,罪人为奴又逃亡,復获之则为陪臺。”
时谋是什么意思 时谋读音 怎么读 时谋,拼音是shí móu,时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时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