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一终 一终的意思
zhōng

一终

简体一终
繁体一終
拼音yī zhōng
注音ㄧ ㄓㄨ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zhōng,(1) 末了(liǎo ),完了(liǎo),与“始”相对。【组词】:年终。终场(末了一场)。终极。终审(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终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而很少能坚持到底)。(2) 从开始到末了。【组词】:终年。终生。饱食终日。(3) 人死。【组词】:临终。送终。(4) 到底,总归。【组词】:终归。终究。终于。终将成功。(5) 姓。

基本含义

指一切事物都有一个最终的结局或结果。

一终的意思

一终 [yī zhōng]

1. 谓十二年。一岁之终。全尽。犹一遍。古乐章以奏诗一篇为一终。每次奏乐共三终。

一终 引证解释

⒈ 谓十二年。参见“一星终”。

《左传·襄公九年》:“十二年矣,是谓一终,一星终也。”
杜预 注:“岁星十二岁而一周天。”
《宋书·律历志中》:“各以一终之日与一岁之日通分相约。”
郭沫若 《访日杂咏·别须和田》:“一终天地改,我如新少年。”

⒉ 一岁之终。

《吕氏春秋·季冬》:“凡在天下九州之民者,无不咸献其力,以供皇天上帝社稷寝庙山林名川之祀,行之是令,此谓一终。”
高诱 注:“终,一岁十二月终也。”

⒊ 古乐章以奏诗一篇为一终。每次奏乐共三终。

《礼记·乡饮酒义》“工入,升歌三终” 唐 孔颖达 疏:“谓升堂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每一篇而一终也。”

⒋ 全尽。

明 叶子奇 《草木子》卷三:“昔 宋 末海潮不波而 宋 亡, 元 末海潮不波而 元 亡,亦天数之一终也。”

⒌ 犹一遍。

李一 《荆宜施鹤光复记》:“乌乎!使诸读者瀏览一终,而即知夫 荆 宜 施 鹤 方面光復平定之难。”


一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成释义:⒈古谓方十里之地。⒉谓一经成就。⒊一重;一层。⒋谓击一下。⒌一定的规格。⒍初次制成的。⒎谓奏乐一终。
    • 2.
      一星终释义:古人划周天为十二次,以为木星一年行一次,十二年满一周天,故以十二年为一星终,用以纪年。 《左传·襄公九年》:“十二年矣,是谓一终,一星终也。”杜预 注:“岁星十二岁而一周天。”宋 王十朋《白帝城》诗:“火德重兴六合同,金行数止一星终。”
    • 3.
      一竟释义:⒈一曲奏完谓之一竟。 亦称“一成”、“一终”。《周礼·春官乐师》“凡乐成则告备”汉 郑玄 注:“成,谓所奏一竟。”贾公彦 疏:“云‘成,谓所奏一竟’者,竟则终也。所奏八音俱作,一曲终则为一成,则乐师告备。”⒉竟自。明 高明《琵琶记·乞丐寻夫》:“他道是若有寸进,即便回来。如今年荒亲死,一竟不回。”⒊犹言径直。《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当下 史应、魏能 一竟来到他家拜望了,各述来买红花之意。”
    • 4.
      年律释义:犹年月,年岁。以一年之十二月配十二律,故名。唐 冯贽《云仙杂记·乔敷嗜鱼》:“乔敷 嗜鱼而贪,日向渔人贷食。渔人送鱼一斤,以白堊标门记之,后日偿价。年律一终,白堊盈门。”宋 陈与义《度岭》诗:“年律将穷天地温,两州风气此横分。”
    • 5.
      水数制释义:秦始皇 以昔时 文公 出猎获黑龙,以为水德之瑞。水在五行中由一终始相次为六,故规定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这种规定叫“水数制”。

一终(yizh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一终是什么意思 一终读音 怎么读 一终,拼音是yī zhōng,一终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一终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