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衣 [chūn yī]
1. 春季穿的衣服。
春衣 引证解释
⒈ 春季穿的衣服。
引北周 庾信 《春赋》:“宜春苑 中春已归, 披香殿 里作春衣。”
唐 施肩吾 《长安春夜吟》:“露盘滴时河汉微,美人灯下试春衣。”
宋 陆游 《雨》诗:“纸帐光迟饶晓梦,铜炉香润覆春衣。”
春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冰麝释义:冰片与麝香。《镜花缘》第七回:“﹝ 林氏 ﹞将产时,异香满室,既非冰麝,又非旃檀,似花香而非花香,三日之中,时刻变换,竟有百种香气。”清 陈维崧《解语花·鸣高弟昔年曾与一年少为狎游,昨偶遇市上,已不复相识》词:“因记 杜陵 元夜,有春衣醉宿,肌沾冰麝。重来繫马,谁提起昨夜月中私话,扬州 梦假。”
- 2.
准折释义:⒈抵消;抵折。《红楼梦》第五回:“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準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廿载繁华梦》第二二回:“﹝ 周庸祐 ﹞随即往寻 梁早田,説个明白,求他将煤矿準折。”⒉变卖;折价。元 曾瑞《哨遍·羊诉冤》套曲:“穷养的无巴避。待准折舞裙歌扇,要打摸暖帽春衣。”《水浒传》第四四回:“三人酒至半酣,计算酒钱,石秀 将这担柴也都准折了。”《红楼梦》第八十回:“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银子,把你准折卖给我的。”⒊偿还;抵偿。《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便是 褚 家那六十两头,虽则年年清利,却则是些货钱准折,又还
- 3.
宜春苑释义:⒈古代苑囿名。 秦 时在 宜春宫 之东,汉 称 宜春下苑。即后所称 曲江池 者。故址在今 陕西 长安县 南。《史记·秦始皇本纪》:“以黔首葬 二世 杜 南 宜春苑 中。”《艺文类聚》卷三引 北周 庾信《春赋》:“宜春苑 中春已归,披香殿 里作春衣。”《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还过 宜春宫”张守节 正义引 唐 李泰 等《括地志》:“秦 宜春宫 在 雍州 万年县 西南三十里,宜春苑 在宫之东,杜 之南。”唐 马怀素《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诗:“仙舆暂下 宜春苑,御醴行开荐寿觴。”参见“曲江池”。⒉古代苑囿名。宋
- 4.
春袍释义:春衣。唐 李商隐《春游》诗:“庾郎 年最少,青草妒春袍。”宋 王安石《开元上方》诗:“青青千里乱春袍,宿雨催红出小桃。”
- 5.
玉鹤释义:⒈玉雕的鹤。 《后汉书·楚王英传》:“英 后遂大交通方士,作金龟玉鹤,刻文字以为符瑞。”⒉指白鹤灯。清 孙枝蔚《元夕观灯有怀令弟季角》诗之二:“踏歌年少着春衣,但为红粧醉不归;何似诗人会行乐,金鰲玉鹤照珠璣。”
- 6.
白纻释义:⒈亦作“白苧”。白色的苧麻。宋 袁文《瓮牖闲评》卷四:“晁无咎 诗云:‘上山割白紵,山高叶摵摵,持归当户绩,为君为絺綌。’”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苧麻》:“白苧叶面青,其背皆白。”⒉指白紵所织的夏布。唐 张籍《白紵歌》:“皎皎白紵白且鲜,将作春衣称少年。”宋 范成大《晚春》诗之一:“轻颸宜白紵,时节近清微。”元 郭翼《阳春曲》:“宫中裁白苧,犹怯剪刀寒。”清 龚自珍《莺啼序》词:“凌波袜懒,绣线裙鬆,换 吴 棉白苧。”刘成禺《洪宪纪事诗》之一七八:“白紵轻衫紫玉歌,府中狎客妙年多。”⒊白衣。古代士
- 7.
胡姬释义:原指胡人酒店中的卖酒女,后泛指酒店中卖酒的女子。 汉 辛延年《羽林郎》诗:“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壚。”南朝 陈 徐陵《乌栖曲》诗之二:“卓 女红妆期此夜,胡姬酤酒谁论价。”唐 李白《少年行》之二:“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宋 周邦彦《迎春乐》词之二:“解春衣貰酒城南陌,频醉卧胡姬侧。”明 李攀龙《送卢生还吴》诗:“辗然一笑别我去,春花落尽胡姬楼。”
- 8.
青杨巷释义:⒈地名。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南齐书·始兴简王鉴传》:“上为 南康王 子琳 起 青杨巷 第新成,车驾与后宫幸第乐饮。”唐 韩翃《送丹阳刘太真》诗:“春衣晚入 青杨巷,细马初过 皂荚桥。”清 厉鹗《秋晓过敬身幽居》诗:“好在 青杨巷,题诗语最遒。”⒉地名。在今 湖北省 江陵县。《隋书·儒林传·何妥》:“时 兰陵 萧眘 亦有儁才,住 青杨巷,妥 住 白杨头,时人为之语曰:‘世有两儁,白杨 何妥,青杨 萧眘。’”
- 9.
领襘释义:古代衣领交叉,其交叉处称“领襘”。亦借指衣服。唐 刘禹锡《代赐谢春衣表》:“执领襘而抃舞失次,被纤柔而顾盼增辉。”瞿蜕园 笺证:“﹝领襘﹞《左传·昭十一年》:‘衣有襘,带有结。’注:‘襘,领会也。结,带结也。’”
- 10.
食檗释义:⒈亦作“食蘗”。亦作“食櫱”。服食味苦的黄檗。唐 薛逢《与崔况秀才书》:“饮冰励节,食蘗苦心。”明 刘基《懊憹歌》:“食檗苦在口,食莲苦在心。”⒉比喻受辛苦。唐 令狐楚《谢赐春衣牙尺状》:“臣实何人,叨居重任,履冰非惧,食蘗为甘。”唐 白居易《三年为刺史》诗之二:“三年为刺史,饮冰復食檗。”一本作“食蘖”。前蜀 杜光庭《莫庭乂青城甲申本命周天醮词》:“叨膺宰字,获诣仙山,虽食蘖苦心,饮冰洁己,功应无补,过必彰闻。”
- 11.
食浮释义:谓俸禄优厚,超过才能所应得。语出《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於人也,寧使人浮於食。”唐 刘禹锡《代赐谢春衣表》:“臣素乏器能,谬膺驱使,每慙效薄,常惧食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