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土 [táo tǔ]
1. 用于烧制陶制品和粗瓷器的高岭土。
英[potter's clay; kaolin;]
陶土 引证解释
⒈ 烧制陶器。
引《新唐书·百官志三》:“甄官署。令一人,从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掌琢石、陶土之事;供石磬、人、兽、碑、柱、碾、磑、瓶、缶之器,敕葬则供明器。”
⒉ 烧制陶器或粗瓷器的高岭土。
引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二节:“每群陶窑中间有一个灰土废物坑,附近还有一个储存陶土的坑。”
国语词典
陶土 [táo tǔ]
⒈ 地质学指黏土中含有杂质者,可用来烧制陶器。
陶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伯埙仲箎释义:是中国的成语,解释: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 2.
伯埙仲篪释义: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 3.
坯体释义:陶土,制陶工艺中未经烧制前的器件物件。
- 4.
山货释义:⒈山区的一般土产,如山楂、榛子、栗子、胡桃等。⒉指用竹子、木头、苘麻、陶土等制成的日用器物,如扫帚、簸箕、麻绳、沙锅、瓦盆等:山货铺。
- 5.
擦擦释义:擦擦,一词据说是源于古印度中北部的方言,是藏语对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复制,指一种模制的泥佛或泥塔,藏地发现的早期印度风格的擦擦多由红色陶土塑成,边缘不规整,胎泥外溢,图案以神降塔吉祥塔和菩提塔居多,且大都印有般若经咒,擦擦是指一种用凹型模具捺入软泥等材质压制成型脱范而出的模制小型佛像塔,绝大多数擦擦是由一二件模具压制成型脱范而出的,是为
- 6.
明器释义:古代陪葬的器物。最初的明器是死者生前用的器物,后来是用陶土、木头等仿制的模型。也作冥器。
- 7.
橡皮泥释义:用白石蜡、火漆、生橡胶、陶土、水泥、石膏等材料掺和颜料制成的泥,柔软有塑性,不容易干,供儿童捏东西玩儿。
- 8.
水吊子释义:烧水用的器具。用陶土或金属制成。
- 9.
沙壶释义:用陶土和沙烧成的壶。
- 10.
沙盆释义:用陶土和沙子烧制的盆子。
- 11.
沙罐释义:用陶土和沙烧制的罐子。《恨海》第四回:“灶上安放着一口铁锅,旁边放着一个沙罐。”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四:“一位中年妇女一手提一沙罐子温茶,一手拿几个粗碗,放到谈话的人们跟前的一张朱漆墩椅上。”
- 12.
沙钵释义:用陶土和沙烧制的钵头。用作盛器或食具。
- 13.
沙铫子释义:用陶土和沙烧制的铫子。
- 14.
沙锅释义:用陶土和沙烧制成的锅,不易与酸或碱起化学变化,大多用来做菜或熬药。也作砂锅。
- 15.
沙鼎释义:用陶土和沙烧制的一种三脚锅。
- 16.
瓦棺篆鼎释义:瓦棺:泛指古代陶土制的葬具,如陶罐、长方形的陶棺等。 篆鼎:铸有篆文的钟鼎。泛指古董、文物。
- 17.
瓦炉释义:用陶土烧制的香炉。
- 18.
瓦缶释义:⒈小口大腹的瓦器。 ⒉古代陶土制的打击乐器。
- 19.
白土释义:⒈即白垩。石灰岩的一种。俗称白土子。《史记·三王世家》:“封於西方者取白土。”《后汉书·皇甫嵩传》:“以白土书京城寺门及州郡官府。”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榆白杨》:“其白土薄地,不宜五穀者,唯宜榆及白榆。”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三:“白土俗名光粉,餘杭 产最多,置米中,助白色。不过市井作伪,而耗米中之精华,久而膏枯,食之无味。”参见“白堊”。⒉陶土、瓷土的俗称。⒊鸦片的别称。⒋中土。即古 冀州。《后汉书·张衡传》“愁蔚蔚以慕远兮,越 卬州 而愉敖”李贤 注引《河图》:“正中 冀州 曰 白土。”
- 20.
窑作释义:窑作中国古代建筑工程中制作陶土、琉璃、砖瓦和装饰构件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