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左 [liáo zuǒ]
1. 辽东的别称。
3. 远近。左,左近,附近。
辽左 引证解释
⒈ 辽 东的别称。
引《晋书·慕容皝载记》:“仁 於是尽有 辽 左之地。”
南朝 陈 徐陵 《与王僧辩书》:“起 管寧 於 辽 左,追 王朗 於 浙 东。”
元 虞集 《句容郡王世绩碑》:“夜渡 贵列河,败叛王 哈丹 之军,尽得 辽 左诸郡。”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龙广寒》:“有兄 万年,久征 辽 左,相去万里,母 程氏 思其信音。”
⒉ 远近。左,左近,附近。
引朱益藩 《宣统三年九月二十六日奏折》:“万一近畿生变,辽左效尤,束手坐困,诚有非臣子所忍言者。”
辽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圜门释义:圆门。狱门。清 吴兆骞《闰三月朔日将赴辽左留别吴中诸故人》诗:“身婴木索入圜门,白日阴沉欲断魂。”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二·朝鲜疏》:“金墉十年,内外隔絶,圜门棘户,穴通饮食。”
- 2.
坐名释义:⒈指名。 《西游记》第九七回:“得天明到府里递失状坐名告他。”《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提点相公坐名要问这寳镜,必是知道些甚么来歷的。”《金瓶梅词话》第二三回:“随问教那个烧烧儿罢,巴巴坐名儿教我烧。”⒉具名,署名。明 刘若愚《酌中志·辽左弃地》:“着吏、兵二部查议奏夺……至六年冬,吏部竟坐名覆疏。”
- 3.
寝废释义:停止;废弃;废除。《隋书·天文志上》:“至 大业 三年,勑诸郡测影,而 焯 寻卒,事遂寝废。”唐 刘知几《史通·申左》:“然自 丘明 之后,迄于 魏 灭,年将千祀,其书寝废。”明 刘若愚《酌中志·辽左弃地》:“何权 为备御,武备渐弛,边防寝废,遂退地数十餘里,山上立碑为界。”
- 4.
格五释义:古代博戏名。 棋类。《汉书·吾丘寿王传》:“吾丘寿王 字 子赣,赵 人也。年少,以善格五召待詔。”颜师古 注:“刘德 曰:‘格五,棊行。’《簺法》曰:‘簺白乘五,至五格不得行,故云格五。’”《后汉书·梁冀传》:“﹝ 梁冀 ﹞性嗜酒,能挽满、弹棊、格五、六博、蹴鞠,意钱之戏,又好臂鹰走狗,驰马鬭鸡。”宋 沉括《梦溪笔谈·技艺》:“蹙融,或谓之蹙戎,《汉书》谓之格五。虽止用数棋,共行一道,亦有能否……其法﹝以﹞已常欲有餘裕,而致敌人於嶮。”清 吴兆骞《闰三月朔日将赴辽左留别吴中诸故人》诗:“拟从执戟奏《甘泉》
- 5.
沈陷释义:⒈亦作“沉陷”。沦陷。清 侯方域《定鼎说》:“熹皇 初御,辽左 沉陷,弯弓跃马,仇讐是寻。”⒉地面或建筑物的基础陷落下去。如:正桥基础没有位移的沉陷。⒊沉沦,陷入不好的境地或不愉快的情绪之中。《花城》1981年第5期:“一位老迈的、心力交瘁的他正沉陷于回忆、反省、矛盾之中。”
- 6.
流移释义:⒈流亡;迁移。《后汉书·朱穆传》:“百姓荒饉,流移道路。”《旧唐书·回纥传》:“﹝ 迴紇 ﹞无君长,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宋 司马光《论赈济札子》:“凡人情恋土,各愿安居,苟非无以自存,岂愿流移他境。”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广东起义前后清方档案》:“若各乡復以畏清乡之故相率流移,全局可立形瓦解。”⒉指流离失所的人。宋 李纲《与折仲古龙学书》:“境内盗贼,悉已净尽,流移归业。”《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二年》:“卿宜务忠实以革欺诞,施威信以戢溃衄,广惠爱以抚流移。”清 吴伟业《赠辽左故人》诗:“曾募
- 7.
辽左释义:⒈辽 东的别称。《晋书·慕容皝载记》:“仁 於是尽有 辽 左之地。”南朝 陈 徐陵《与王僧辩书》:“起 管寧 於 辽 左,追 王朗 於 浙 东。”元 虞集《句容郡王世绩碑》:“夜渡 贵列河,败叛王 哈丹 之军,尽得 辽 左诸郡。”明 陶宗仪《辍耕录·龙广寒》:“有兄 万年,久征 辽 左,相去万里,母 程氏 思其信音。”⒉远近。左,左近,附近。朱益藩《宣统三年九月二十六日奏折》:“万一近畿生变,辽左效尤,束手坐困,诚有非臣子所忍言者。”
- 8.
辽渖释义:今 辽宁省 沉阳市 及其周围地区。 明 刘若愚《酌中志·辽左弃地》:“天启 元年春,失 辽瀋,二年春失 广寧,全 辽 沦陷。”清 蒋良骐《东华录》卷二:“辽瀋 界内之人民已不能保,寧问田禾?”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辽瀋 旧人,胜朝遗耉,比肩叠踵,同掌丝纶。”易宗夔《新世说·惑溺》:“未几,李闯 将迫畿辅,清 师亦集於 辽瀋。”